梁艳
(黑龙江省虎林市人民医院158400)
【摘要】目的:探讨32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有效护理方法,总结护理经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死亡率。方法:对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32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护理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护理经验。结果:通过急救和经过精心护理治愈25例,好转4例,转入外科手术2例,死亡1例。结论: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必须密切观察病情,加强内科护理,配合医生积极抢救,预防并发症,患者预后效果良好。
【关键词】上消化道出血内科护理护理体会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4)25-0316-01
上消化道出血指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主要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或胰胆的急性出血,常因发病急而又诊断不清楚而危及患者的生命。临床上常见的上消化道出血病因有消化性溃疡、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急性糜烂性出血性胃炎和胃癌等,病情变化迅速,若不及时诊治,危及患者生命,病死率高达9%~13.6%以上。临床上加强观察,精心护理,能促进患者疾病好转、延长出血周期和减少出血次数,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复。我院内科于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了32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现将临床护理情况总结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消化内科收治的32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22例,女性10例,年龄在27~79岁之间,平均年龄(45.6±3.8)岁。食管胃底部静脉曲张出血患者5例,胃癌出血患者2例,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18例,胃黏膜损伤出血患者3例,腹腔血管畸形导致上消化道出血患4例。32例患者都表现为呕血、嗳气反酸、黑便、发热、腹痛、乏力、精神萎靡、血象升高和休克等临床症状。经治疗护理治愈25例,好转4例,转入外科手术2例,死亡1例。
1.2.临床表现
32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都表现为呕血和黑便,患者会伴有低热、头昏、心悸、恶心、口渴等现象,皮肤呈灰白、湿冷、甲床苍白,突然起立会发生晕厥、血压偏低,严重者呈休克状态。上消化道大量出血后,会出现肠源性氮质血症,患者一次出血后数小时血尿素氮就开始不断地上升,24-48h就能达到高峰,一般不超出14.3mmol/L(40mg/dl),3-4天后降至正常值。对所有患者输血补充血容量、输氧,建立静脉通道,积极抢救进行治疗。
1.3.诊断标准
以屈氏韧带以上的食管、胃、十二指肠、胰、胆等病变引起的出血定为上消化道出血。即:患者出现呕血与黒粪,失血性周围循环衰竭,发热、贫血和血象变化以及氮质血症等症状。本组患者均符合该标准。
2护理体会
2.1.止血护理
患者入院后,应立即测量生命体征,及时观察发现休克、肝昏迷等并发症,并认真记录。遵医嘱迅速让患者取平卧位休息,必要时吸痰、吸氧,保持患者呼吸道的通畅。把患者双下肢抬高约30°,头偏向一侧,防止呕血的时候将血液吸入造成窒息。注意保暖,慎用热水袋取暖,谨防烫伤。食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患者,要观察患者的出血量,用垂体后叶素稀释后缓慢静脉注射,不宜过快,以防出现副作用。也可以用三腔管压迫止血。
2.2.饮食护理
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严重呕血时,一定要禁食。少量出血且无呕吐者,大约需24~72小时,可给患者少量营养丰富、易消化、无刺激性温凉流质的饮食,每日5~6餐,每餐100~200mL,给患者补充足够的液体和电解质。患者出血停止后,约15~20天,可以给患者温凉半流质的饮食,为每餐300mL左右,每日4餐,根据患者病情给少量的温凉软食,增加食盐和蛋白质量。巩固阶段可以吃易消化、无刺激、富有营养的饮食,避免食用粗糙、生冷、辛辣和有刺激性的食物。禁烟、酒、浓茶和咖啡,宜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
2.3.健康宣教
患者对医院环境陌生,对治疗效果不了解,会产生疑惑、忧虑、抑郁、等心理活动。护士要微笑和患者沟通,尊重患者,帮助患者调整好情绪,积极进行康复治疗。向患者讲解病情,增加患者心理力量,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3护理体会
上消化道出血发病急,以呕血或黑便伴周围循环衰竭为临床表现,不难确诊。临床上的有效护理配合,能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减少死亡率。精心护理能使患者增强对此病的自我防护意识,降低复发率,达到尽早治愈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杨淑英.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心理护理[J].吉林医学.2010(28):182.
[2]吴伟英,黄贝燕,田娜.综合护理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0(05):(第137-138页+第142页).
[3]李红.舒适护理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焦虑情绪的干预效果[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03):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