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云安(湖北当阳市长坂坡医院444100)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0)32-0288-02
【摘要】对护理人员进行血液标本的采集、保存与送检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相应对策,确保检验结果真实性。
【关键词】血液标本采集护理对策
随着检验技术的迅速发展,检验结果的真实性及重要性在临床诊治中日趋显见,护理与检验的协同质量管理已引起重视。据报道国内外临床检验中误差分析显示,检验分析前误差占实验室总误差的50%~80%。分析前误差是指标本采集、保存及运输过程中导致的分析误差[1]。标本采集、保存及运送的3个环节都与护理工作密切相关。为确实把好检验前护理质量关,将血液标本采集中的护理影响因素及对策综述如下。
1.血液标本采集中常见的护理问题
1.1对患者交待不够详细
患者的饮食、起居、精神状态是保证检验参数质量的重要因素。但是护士对患者在留取标本前注意事项的交待却过于简单。如抽取肝功能、血糖等,仅交待患者禁食,未说明还应禁水、禁药;有的患者禁食时间过长,致体内某些成份下降或代谢产物升高;患者活动量、服药、情绪、体位等也直接影响检验结果。尤其门诊患者人数多、流动性强、就诊时间短,如交待不细致,晨起后大量运动或匆匆赶来抽血,也将影响检验结果。
1.2采集标本方法不当
标本凝固或溶血是生化标本不合格的主要原因。我院2009年532份急诊生化标本,不合格样本有81份,占15.23%,标本凝固和溶血共计59份,分别占首位和第2位。原因(1)静脉采血时不顺利,时间过长。(2)采血量与抗凝剂比例失调。(3)采集须抗凝的血标本时未及时摇匀或采血顺序不当。(4)抗凝管误用普通管[2]。
1.3采集部位不当或采集标本量不够
采血时,若从静脉留置针或头皮针与输液管连接处取血采集的血样中往往含有小的凝血块,有时还会混有经此途径给予的药物。假如封管的肝素返流至样本中,有可能导致凝血时间的延长,而从静脉输液管道同侧取血,不仅会稀释血样,同时药液也可致血液成份发生改变,从而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采血量的多与少均可影响检测结果。尤其对加有抗凝剂的标本,如采血量不足,抗凝剂浓度相对偏高;而采用量过多抗凝剂浓度则相对偏低。因此要严格控制采血量,否则会影响血常规中凝血项目检测的准确性。
1.4标本送检不及时
血标本采集后应尽快送检,时间最好不超过2h。血沉应于2h内测定完毕,否则血沉减慢。心肌损伤标志物检验要求总周转时间小于1h。血气分析、细菌培养标本等应该在30min内测定。血糖测定应于半小时内送检,因为采血后室温放置,由于糖酵解作用,每小时可降低0.05mmol/L,夏季采血后血糖将以每小时7%~10%的速度分解,标本留置时间过久易影响血糖的检验结果[3]。
1.5护士对检验报告质量认识不足
据调查我院189名护理人员,48%的护理人员认为检验报告无助于制定护理计划,有55%的护士认为检验报告无助于减少医护藕合性差错。错误的观念使护士对检验质量淡漠,浪费了患者的信息资源,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医疗护理质量,降低了患者对护士的满意度。
2.主要对策
2.1正确指导患者作好准备
2.1.1明确禁食时间及内容
实验证明,在常规生化指标的2l项分析中,有5项餐后浓度明显变化,其中血糖和甘油三脂增高最为突出,分别会增高9.9%和24.0%,血清甘油三脂浓度与食物品种有关。但空腹时间超过16h,会使血清中蛋白、补体C、转铁蛋白、葡萄糖含量下降、胆红素上升。因此,护士在各种检验标本留取前要告诉患者明确的禁食时间(10~12h)及禁食的内容,以避免饮食带来的误差。
2.1.2适当的休息后抽取血液标本
运动时血液的物质如糖氧耗加快,游离脂肪酸、酮体在肌肉中被利用,代谢产物会增加,剧烈运动时血管内会溶血,受到影响的项目就更多。门诊抽血患者,往往是从院外匆匆辗转赶来,可能会导致乳酸、丙酮酸、酶类升高,对患者要提前交待清楚,剧烈运动后要休息15min再抽血,以免出现假阳性的结果。
2.1.3避免精神干扰,消除紧张心理
患者精神紧张状况对检验结果的影响往往不为医务人员所重视。人在精神紧张、兴奋时,肾上腺素分泌增加,血清胆固醇增高、血糖增高、红细胞计数也会增高,在恐怖、发怒、疼痛的刺激与应激状态下,血中的儿茶酚胺均显著上升。在采血前准备中,应用心理沟通法消除患者的紧张、恐惧心理。
2.2掌握采取标本的正确方法
2.2.1患者体位
人体处于不同体位时,同一部位血液标本的实验室检测数据差异十分显著。李素珍等对107例体位改变患者的32项生化指标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发现28项指标坐位均值>卧位均值,有统计学意义,其中l9人立位均值>坐位均值>卧位均值。其原因可能是直立时地心吸引力所致重力作用影响大,一部分水分向血管内渗透。有研究表明,l7个系列检验项目中有12项立位高于卧位,且差别显著,例如站立5min可使血脂浓度提高5%,站立15min可提高16%。因此采血时最好取坐位。
2.2.2采血部位
临床采血部位多用肘正中静脉或贵要静脉,婴幼儿可用颈外静脉或股静脉,偶有用前囟静脉窦采血。不能选择过细的静脉,否则血量不足,导致溶血。新生儿脐带血也不宜作某些临床检验。当患者正在静脉输注药液时,不可采血做电解质、血糖、血常规、肾功能等检查;不宜从输液管抽取血液,因残留的输注液可干扰实验结果;患者输血时,也不可采血做血常规检查,尤其不可做血红蛋白检查。
2.2.3防止溶血
防止标本溶血的预防措施有:①待静脉穿刺处干燥,再行进针。②避免用不合格的抽血器具,不用过细的针头,检查针管与针头是否紧密接合。③抽吸不要太猛、过快,抽血后,先拔去针头,将血沿试管壁缓缓注入。④不要从血肿处取血。⑤不要搅动标本,若有抗凝剂,要轻轻充分混匀。
2.2.4正确应用止血带
止血带使用时间长,血液淤滞,血浆移入组织液中,一般止血带捆扎不超过1min。史特兰德比较了健康人用止血带1min及3min后的一些检查结果,发现用止血带3min者,其血浆蛋白及蛋白结合物质,较1min者升高5%~10%。用止血带采血,可使血钾增高。测定乳酸、丙酮酸和血氨时抽血尽量不用止血带,必须用时先将针头刺入血管后松开止血带,等待数分钟后再抽血。特别是血气分析时,不得使用止血带。
2.3掌握标本的采集时间
理想的采集血标本的时间是早晨7∶00~8∶00,血培养标本应在发热初期或发热高峰期采血。一般要求选择在应用抗生素治疗前采血,对已用药而不能终止的患者,也应在下次用药之前采血。复检标本采集时间应尽量选择上次检查的同一时间进行。
2.4正确持送标本
2.4.1准确标记
护士执行医嘱时须看清检查项目,了解各项检查的注意事项,标记准确完整,有患者姓名、病历号、病室床号,标本采集时间。
2.4.2及时送检
标本采集后应迅速送到检验室,防止标本中某些成分的降解或标本受污染。目前,许多医院由卫生员或临床支持中心的工人持送标本,由于缺乏相关知识,会使标本的质量受到影响,要加强这部分人员岗前培训的力度。
2.5护士要补充检验的相关知识
在临床护理中,发现许多护士对患者的检验报告单很少关心,常用的检验正常值也了解甚少,采集标本的时间、部位等操作也不规范。应从业务训练人手,利用护理查房、业务学习、晨会等方式提问扩大护士的知识面,确保检验前标本的采集质量,并不断建立和健全检验质量管理的标准与质量要求,使护理质量和检验质量得到同步提高。临床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往往受诸多因素的干扰,在提倡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成本的当今,提高检验前的质量控制,不仅是护理质量的需要,更是以患者为中心的需要。护士采集的标本是检验质量的第一道关卡,只有把好这一关,才能提高医疗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温旺荣,曹燕.拒收不合格标本是减少临床检验分析前误差的关键.临床检验及实验室设备,2006,8(3):1617.
[2]陆瑾,黄建业.临床抗凝标本凝血原因和对策[J].实用护理杂志,2001,17(5).
[3]朱媛媛.加强医院临床科室与实验室之间信息交流,保证分析前质量.临床检验及实验室设备,2007,9(2):4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