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山县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四病区广西钦州535400)
【摘要】目的:分析神经内科结核性脑膜炎规范治疗效果。方法:将2015年3月—2017年10月作为本次研究时间段,在该时间段内选择接受治疗干预的80例符合本次研究标准的结核性脑膜炎患者作为本次研究案例。根据随机数字法原则将80例患者划分为实验组与常规组。常规组采取常规抗结核治疗与脱水治疗,实验组采取规范性抗结核、激素以及脱水治疗。对比两种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常规组,总有效率数据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规范性抗结核、激素以及脱水治疗能够显著提升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疗效,对于患者的预后康复有着较高临床价值,值得推广普及。
【关键词】神经内科;结核性脑膜炎;治疗效果
【中图分类号】R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8)15-0167-02
结核性脑膜炎是临床当中常见的脑膜、脊膜炎症性疾病,其发病主要是因为结核杆菌的影响,属于常见的神经系统性结核疾病[1]。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致残率与致死率均比较高,同时随着环境污染问题不断加重临床发生率也在不断提高[2]。对此,为了更好的提升临床治疗效果,本文以我院部分患者为例,探讨结核性脑膜炎的规范性治疗方法及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15年3月—2017年10月作为本次研究时间段,在该时间段内选择接受治疗干预的80例符合本次研究标准的结核性脑膜炎患者作为本次研究案例。根据随机数字法原则(保障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等数据无统计学差异)将80例患者划分为实验组(n=40)与常规组(n=40)。实验组患者中男性26例,女性14例,平均年龄(43.25±4.12)岁;常规组患者中男性患者27例,女性患者13例,平均年龄(44.25±2.97)岁。两组患者的多项数据无明显差异(P>0.05),具备对比研究价值。
1.2方法
常规组采取常规抗结核治疗与脱水治疗。
实验组采取规范性抗结核、激素以及脱水治疗。
抗结核治疗:对于轻度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给予利福平、雷米封、链霉素三联药物进行治疗,造成空腹状态下口服雷米封0.6g,每天一次,利福平450mg,每天一次,肌肉注射链霉素0.75g,每天一次。中度与重度患者采取利福平、链霉素、雷米封、吡嗪酰胺四联药物治疗,列密封0.6g加入到500ml5%葡萄糖注射液中进行静脉滴注,每天一次。链霉素0.75g,每天一次肌肉注射,早晨空腹状态下口服450mg,每天一次。利福平0.75g,每天两次。
激素治疗:轻度结核性脑膜炎患者采取伯尼松20至30mg口服用药,每天一次。中度与重度患者采取地塞米松10mg实行静脉滴注,每天一次,治疗4周之后逐渐减轻药量,并口服伯尼松20至30mg,每天一次。
脱水治疗:中度与重度患者采取静脉注射20%甘露醇250ml,每天一次。
1.3疗效评定
对比两种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
临床疗效评定标准。显效:临床症状完全消失,脑脊液基本恢复正常;有效:临床症状有明显改善,脑脊液基本恢复正常;无效:临床症状无任何改善甚至更加严重。
1.4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治疗效果等数据均采取SPSS统计学软件实行统计与分析,计量资料采取均数方式表达,例如(3.1±1.1),数据之间的检验采取P值实现,P<0.05代表数据差异明显。
2.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常规组,总有效率数据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
3.讨论
结核性脑膜炎早期症状主要是以烦躁、倦怠、意识冷淡为主,大多数患者还存在低热症状,一般在1至3周之后会发生头痛、恶心等脑膜刺激征,并会逐渐发展成为意识障碍、路神经损伤等,如果无法及时治疗会导致患者发生永久性的残疾甚至是死亡[3]。
在本研究当中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采取了针对性治疗。其中,雷米封和利福平、链霉素等药物是临床中较为常用的抗结核药物,其可以对病菌实现一定的抑制与杀灭作用,轻度患者在用药之后一般可以痊愈。中度与重度患者普遍需要联合吡嗪酰胺进行治疗,其作为半杀菌药物,能够实现穿透血脑屏障的作用,可以有效的提高临床杀菌作用,提升患者的整体治疗效果[4]。治疗之后患者的脑脊液会有明显的转变,结核性脑膜炎脑脊液压力和蛋白质会有明显的改善。另外,有研究人呢为,脑脊液的变化对于患者的预后效果会形成直接影响,吡嗪酰胺可以以高浓度的特征穿透血脑屏障并进入到脑脊液当中,这也是只针对中度、重度患者的主要原因,可以达到显著的治疗效果[5]。另外,结核性脑膜炎患者接受规范化治疗后患者的生活质量可以得到显著的提升,尤其是对于临床症状的改善作用比较突出,早期应用药物可以促使炎症逐渐吸收与消散。其中,地塞米松可以实现对脑脊液中抗结核相关药物浓度的提升作用,可以实现一个杀菌环境的优化,促使脑脊液当中的细胞数量、蛋白含量得到改善,从而实现预后效果的提升目标。
本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常规组,总有效率数据差异显著。这一结果充分证明规范化治疗效果更加突出,能够更好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对于患者的预后效果有明显推动作用,疗效准确同时安全可靠,可以作为临床常规治疗方案。
综上所述,规范性抗结核、激素以及脱水治疗能够显著提升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疗效,对于患者的预后康复有着较高临床价值,值得推广普及。
【参考文献】
[1]李小波,米芳,杨毅宁,等.结核性脑膜炎颅神经损害与脑脊液特点的关系研究[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6,16(10):1901-1904.
[2]龚思引,罗海彦,吴禹.结核性脑膜炎预后预测因素分析[J].中国热带医学,2016,16(3):269-272.
[3]李国勤,黄继良,陈炫幸,等.结核性脑膜炎的多层螺旋CT及MRI影像特点及诊断价值分析[J].中国CT和MRI杂志,2017,15(4):17-20.
[4]薛忠元,李群,陈艳丽.脑脊液内细胞学变化对老年结核性脑膜炎病情评估和临床预后的意义[J].热带医学杂志,2016,16(9):1181-1183.
[5]江红.脑脊液乳酸脱氢酶检测在小儿脑膜炎中的应用分析[J].河北医药,2016,23(4):572-5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