卤米松乳膏治疗婴儿湿疹25例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2

卤米松乳膏治疗婴儿湿疹25例分析

廖俊

廖俊(成都市成华区建设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610051)

【摘要】目的观察卤米松乳膏治疗婴儿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5例湿疹婴儿采用卤米松乳膏外搽患处。结果10天后观察疗效,痊愈19例(78.76%);显效4例(13.04%);好转1例(8.70%);总有效率100%。结论采用卤米松乳膏治疗婴儿湿疹疗效显著,方法简单。

【关键词】婴儿卤米松治疗分析

婴儿湿疹,俗称“奶癣”。是婴儿常见的一种具有湿疹特点的过敏性疾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其中包括部分婴儿的异位性皮炎。临床上本病的发病率似有逐年上升趋势,特别是非母乳喂养的婴儿更易发病,其发病率可高达10%以上,占北京儿童医院皮肤科门诊患儿的1/3。其主要临床表现为:多见于出生3个月以内婴儿,好发于头面部,呈对称性,严重的可伴发全身各部位皮疹,皮疹表现为多形性,如红丘疹、片状红斑、小水疱、黄褐色鳞屑及痂皮、渗出、糜烂等,并容易继发细菌感染和真菌感染,甚至出现很严重的情况。患儿因瘙痒而燥动不安,甚至整夜哭啼不眠,给患儿及家属带来了极大的痛苦和精神负担。

婴儿湿疹是婴儿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一般见于1~2岁之间的婴幼儿,好发于头面部、臀部及四肢屈侧,多见于两颊及前额,影响了婴儿的健康成长和正常发育。近年来本病的发病率有增多的趋势,2010年6月~2011年6月应用卤米松乳膏治疗湿疹婴儿23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本组患儿25例,男13例,女12例,年龄都在40天~2岁之间,均具有典型的红斑、渗液、结痂伴瘙痒临床表现,各病例病变部位多在头面部、肩、颈、胸部,少数可累及四肢。

诊断标准:符合美国皮肤学会特应性皮炎诊断标准中的必备两项指标即可诊断。①瘙痒;②具备典型表现及年龄特征,婴儿面、颈及肢体屈侧急性、亚急性、慢性湿疹。排除疥疮、脂溢性皮炎、接触性皮炎、银屑病、鱼鳞病等。

治疗方法:单纯外用卤米松乳膏,每天早晚各1次擦患处,禁用香皂及其他刺激性洗涤剂清洗,以免刺激皮疹。10天1疗程,2岁以下7天1疗程。

疗效判断标准:10天后观察疗效。①痊愈:皮损全部消退;②显效:皮损消退70%以上;③好转:皮损消退50%~70%;④无效:皮损消退50%以下。

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12.5统计学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

结果痊愈18例(78.76%);显效3例(13.04%);好转2例(8.70%);总有效率100%。治疗期间1例出现轻度毛细血管扩张,停药后观察1个月恢复正常。

护理

换药前用生理盐水局部清洗,将自制药膏均匀涂于患处,为保持其药效防止感染,用无菌纱布覆盖以促其干燥。重新敷药时,用30C温生理盐水将药糊洗净再敷。

(1)严密观察皮损大小,皮损处禁针刺。

(2)正确指导母乳喂养,积极调节饮食结构,嘱奶母切不要进食鲜虾、蛋及其他海鲜类食物,人工喂养的孩子应及时

(3)调换奶的品种,奶品加热时间不少于20min以减少其中的过敏成分。

(4)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房间应有充足的阳光,空气流通,每上下午各通风1次,每次10-15min,避免对流。

(5)因新生儿皮肤娇嫩,毛细血管丰富,对冷热环境调节功能差,婴儿衣服应宽大柔软,尤其是患湿疹婴儿应及时更换,注意保持皮肤清洁干燥,确保呼吸道通畅。

(6)保持床单清洁干燥,随时更换被褥。

(7)为患有湿疹的婴儿沐浴时,为减少刺激,可用1:1000的皮肤康洗液或清水沐浴。

综上所述,婴儿湿疹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十分有效,尽管婴儿湿疹是由诸多因素所致,但早期发现,早期治疗,精心护理,是加速治疗的关键。

讨论

湿疹是皮肤科最常见的和多发的瘙痒性皮肤病,尤其是婴幼儿更为多见,多因各种因素引起的一种具行明显渗出倾向的皮肤炎反应,其临床表现轻重不一,轻者皮肤见局部红斑、丘疹、水疱,行分泌物渗出;重者以糜烂瘙痒为主反复发作,是一种常见的小儿变态反应性皮肤病,近年发生率逐年增加,1岁内婴儿是湿疹发生率最高人群,且多于生后6个月内起病,部分患儿1岁半后可自愈,但仍有部分患儿迁延至儿童期,发展为特应性皮炎。因皮疹反复发作且瘙痒剧烈,常致婴儿啼哭不安。因此,婴儿湿疹应予积极治疗,预防反复发作。瑞典哥德堡大学对多例儿童进行调查后发现,婴儿生后6个月内接受抗生素药物治疗者,患过敏性疾病的危险比未使用者增高,其原因是抗生素类药物治疗的同时,也破坏了婴儿肠菌群平衡从而引起免疫失调。湿疹等过敏性疾病与肠道菌群失调密切相关,婴儿期湿疹的高发年龄,可能与婴儿肠道菌群建立迟缓或肠道菌群平衡破坏而引发的免疫功能和肠道屏障功能发育不完善有关。所以建议在用外用药物治疗小儿湿疹的同时,积极恢复肠道菌群平衡,以帮助恢复免疫平衡,提高疗效、预防复发。

中医学认为,湿邪是婴儿湿疹的主要病因,而湿邪的产生主要责之于胎中遗热遗毒、饮食失调或外受风湿热邪。中医古籍中虽无湿疹这一病名,但许多文献对于该病症状的描述极为相符,如“浸淫疮”“肥水疮”“旋耳疮”“奶癣”等。如《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中记载:“敛疮始发头屑间,胎中受热受风缠,干痒白屑湿淫水,热极红晕类火丹”。《外科正宗》记载:“奶癣,因儿在胎中,母食五辛,父餐炙博,遗热于儿,生后头面遍身发为奶癣,流滋成片,睡卧不安,瘙痒不绝”。《证治准绳》云:“胎毒疮疥,回禀胎热,或娠母饮食之毒,七情之火”。《诸病源候论》云:“癣病由风邪侵入皮间,变成隐疹,并予儿饮乳,乳汁渍污儿面而生”。婴儿湿疹病变在体表,目前常用的外用药物是糖皮质激素外涂治疗,其疗效确切,在临床上已得到证实,但是,这两类药物长期反复应用于新生儿、婴幼儿均有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对皮肤局部的不良反应如毛细血管扩张、皮肤萎缩等也无可避免,对婴儿皮肤损伤大。卤米松乳膏为糖皮质类固醇药物,对非感染的皮肤病有显著的抗炎作用,经过应用观察,其对婴儿湿疹疗效显著,总有效率100%,不良反应低,仅有1例出现毛细血管扩张,在停药后1个月恢复正常。因此,卤米松乳膏尤其适用于治疗婴儿湿疹疗效确切、不良反应低,使用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刘红.中西医治疗婴儿湿疹的效果比较及分析[J].内蒙古中医药,2010,(10).

[2]王李敏.婴儿湿疹预防和治疗现状[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9,(12).

[3]刘桂华.中药外洗治疗婴儿湿疹240例[J].中华皮肤科杂志,2004,37(4):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