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伦旗库伦镇小学内蒙古通辽028200
【摘要】孩子既是每个家庭的未来,也是国家的希望,所以对其的教育具有重大的意义。我们要突破传统应试教育的牢笼,注重孩子的素质教育、文化教育。所以应当要顺应新课标的发展,打破原本死板的教育模式,让课堂活跃起来,让孩子的身心得到全面的发展。新课程的推行要求教师在语文的教学上下更大的功夫,切实提高小学语文的教学质量,积极构建高效的课堂。
【关键词】新课程;小学;语文;教学评价;高效课堂
一、新课堂小学语文教学评价构建目标及要素
(一)新课堂下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构建目标
新课堂下的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要充分注重目标的科学制定,高效语文课堂的构建就要实现最少精力的投入而获得最佳教学效果的目标。主要就是要实现教学效率及效益的最大化,让学生在课堂有限的时间内最大化受益,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效率,在高效课堂的学习过程中,加强对学生学习兴趣及习惯和能力的培养,保障学生语文知识学习综合能力水平的提高[4]。实际教学中,教师就要充分注重将教学效率的最大化及效益的最大化作为语文课堂教学的目标,将两者进行有机的统一,保障学生整体学习质量。
(二)新课堂下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构建要素
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语文高效教学,就要充分注重高效课堂构建要素的准确把握,准确控制教学时间,将语文课堂教学的任务量和教学的时间紧密结合,按照时间来设计教学任务量,保障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实际设计的教学任务量。要保障教学效果的良好呈现,从不同的角度提高语文课堂的效率。如从学生的角度提高教学效率,就要将教学的整体性效果提高作为高效课堂的一个表现指标,基于有效课堂提高教学的质量,让学生的学习能力都能在课堂中不断提高。
二、新课堂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的转变
新课堂要求从教学目标、教学标准、教学过程、课程结构、课程评价等进行全方位变革,从而提升学生的参与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主要分析教学转变的三个方面:
(一)教学观念的转变
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只需接受“标准的答案”。但教学本就不是一个单向输出知识的简单过程。新课堂下,要求这种传统的、单向的教学观念做出转变。教学是一个漫长的、双向的过程。相应地,教学观念的转变必须从教师和学生两方面进行。一方面,教师仍作为课堂的重要部分,但不同于传统的课堂主导者身份,而是作为学生学习的指引者,思维的开发者,循循善诱,帮助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帮助学生树立个性,发挥长处。另一方面,学生不能认为老师说的一切都是标准的,尤其是语文这种开放性高、情感度高的学科,在老师的鼓励下、帮助下,要敢于主动表达自己的想法。尤其是不认可或不理解老师提出的看法时,要主动提出疑问,甚至与老师进行深度探讨等。
(二)教学情感的转变
传统的教学模式围绕教材与教学目标展开,所以教师很注重进度,严格把控基础知识的传授与灌输。但其实,这个过程中忽视了情感的投入,不仅是老师自己的情感,对学生的关心与亲切等,更忽视了学生的情感投入,有的学生可能只在机械地记忆知识,而没有主动学习和思考,却因完成任务较快反而得到了老师的夸奖。这样长期忽视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学生会变得失去主动学习的能力,也对语文这门学科失去兴趣和思考能力。对此,教学中投入的情感必须转变。既要求老师投入更多的情感,包括对课堂的情感、对学生的情感,帮助他们更好的理解和思考,更加代入自己的理解。当然,这需要老师做出很多调整,将课堂变得更加有趣,多使用鼓励的语言,鼓励发言等。还包括学生自己的情感投入,要更加主动地融入课堂,真正爱上语文的课堂和这门学科。
(三)教学氛围的转变
除了前文所说,还要注意教学氛围的转变。虽然是为了教学达到目标,给学生传授知识,但一定要注意教学的氛围,不仅要生动有趣,还要保证留给学生开放自由的学习空间,即思考、讨论的空间,以尊重学生的创造性和新颖的观点。不可随意否定学生,即使是不完善的观点,也要鼓励学生更深层次地思考,逐渐完善。其次,还可以通过实践性课程教学,来转变教学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如在日常交流中、拜访中、写信等活动中,鼓励或要求学生将学到的语言文字或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并灵活运用和创造,使相对静态、表面的语文教学变成动态的实践教学。
三、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方式推动改革的渠道
新课改下,针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为了推动改革,需要教师这一角色做出更多努力。主要通过以下三种渠道来达到推动课堂教学方式的改革:
(一)遵循教学规律
虽然新课改下,教师需要帮助课堂做出很多转变,但无论怎么改变,也要遵循教学规律。不可丢了原本好的东西。一般来说,教学与学习都是由易到难,由特殊到一般,并坚持“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不断推进教学开展。其中,既要不偏离教学目标,要求学生充分掌握基础知识,又要求学生自己去理解和感受。最后,教师可以精心设计课堂问题,通过提问来引导学生,领会作者思想感情,把握要旨等。
(二)明确学习目标
这不是指教师要明确自己课堂的教学目标,而是教师要帮助学生明确这门学科的学习目标。学习目标是学生对语文课堂的关注点,也是一堂课的统帅和灵魂。教学活动也要紧紧围绕学生的学习目标,同时制定出相应的教学目标。所以,教师要在每堂课前提出学生参与这堂课的学习目标,交代清楚需要完成的任务,甚至开展的方式,最终的标准等,以提高效率和关注度,但具体操作还是要遵循新课改的改革要求,注重学生自主学习和讨论等。在课堂最后,要对学习成果进行检验,并进行课堂回顾、知识巩固。
(三)开展适度评价
每个学生都是不同的,有的学生生来活泼开朗,有的就较为腼腆内向,他们的课堂参与度、学习能力等也有不同。对此,老师既要保持公平公正的教学态度,又要遵循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给予适当的个别指导,多多给予鼓励的眼神或言语,还有适当的、有效的评价。不断强化评价的激励功能、调节功能。当然评价要是客观准确的,既要表扬优点,又要指出缺点,并引导改正,有效保护学生的积极性和自尊心。
参考文献:
[1]常靖.让新课改走进语文课堂[J].时代教育,2009(10).
[2]储开芬.新课改背景下语文课堂教学现象的思考[J].当代教育科学,2014(14).
[3]吕九生.谈新课改下学生学习方式的轉变[J].教育教学论坛,201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