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肝和胃饮辨证加减治疗肝胃不和型胆汁反流性胃炎疗效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4-14
/ 1

疏肝和胃饮辨证加减治疗肝胃不和型胆汁反流性胃炎疗效观察

徐池

徐池

(六安市第六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安徽六安237431)

【摘要】目的:观察疏肝和胃饮辨证加减治疗肝胃不和型胆汁反流性胃炎疗效。方法:选取40例肝胃不和型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观察组采用疏肝和胃饮辨证加减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胃粘膜胃动素和血管活性肠肽的数值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的胃粘膜胃动素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血管活性肠肽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肝胃不和型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采用两种治疗方式均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相比较西药治疗,疏肝和胃饮辨证加减治疗效果更好,且不良反应发生的频率较低,值得推广。

【关键词】疏肝和胃饮辨证加减;肝胃不和型胆汁反流性胃炎;治疗效果

胃炎是消化内科中最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主要是因为胃粘膜发生炎症而引起的发病,胃炎主要分为急性胃炎和慢性胃炎两种[1]。肝胃不和型胆汁反流性胃炎的形成原因主要是由于胆汁异常反流入胃部,临床医学上主要采用西药进行治疗。但是,临产研究发现中医治疗对肝胃不和型胆汁反流性胃炎也同样具有疗效,并且传统中医治疗讲究“健脾益气”主要是疏肝和养胃来治疗胃炎[2],本文就观察疏肝和胃饮辨证加减治疗肝胃不和型胆汁反流性胃炎疗效,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6月至2019年3月我院消化内科收治的40例肝胃不和型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以下两组:研究组20例,其中女10例,男10例;年龄20-76岁,平均(50.12±5.12)岁;病程1-3年,平均病程(0.89±0.32)年。对照组20例,其中女9例,男11例;年龄21-73岁,平均(49.41±6.89)岁;病程1-5年,平均病程(1.97±0.57)年。对比两组资料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选取常州康普舒必利片(常州康普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2022166),一天200毫克,分两次进行口服;奥美拉唑肠溶片(山东新时代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44871),一日1-2次,一次20-60毫克,晨起吞服或早晚各一次;铝碳酸镁咀嚼片(遂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8566),咀嚼后咽下多在患者睡前或胃部不适用时服用,1次1-2片,一日3次。

观察组采用疏肝和胃饮辨证加减治疗,选取当归10克,白芍15克,柴胡10克,枳实6克,瓜蒌10克,薤白10克,半夏10克,陈皮5克,甘草3克,蒲公英10克,煅瓦楞10克等用水煎服,每日一剂,日服两次。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中药成分的加减,胃胀痛患者,加枳实至15克,胃痛重,加延胡索15克等[3]。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1.4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20.0软件做统计学结果分析,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卡方检验,P<0.05表示差异显著。

2结果

2.1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胃粘膜胃动素和血管活性肠肽的数值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的胃粘膜胃动素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血管活性肠肽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肝胃不和型胆汁反流性胃炎容易导致肝胃不和,严重的甚至会引起胃癌癌变,影响患者的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因此在临床西药治疗中主要是通过抑制胆汁的反流来保护胃粘膜,减少反流物对肝胃的损害。疏肝和胃饮汤疗法的主要功效是疏肝何胃、制酸止痛。通过多种中药成分达到清热利湿、健胃开脾,调节患者的胃肠道运动、增加粘膜屏障和利胆的作用,从而减少胃酸的分泌,降低胃蛋白酶的活性,达到调节胃肠道的功能,从而改善胃炎状况。本研究的数据显示,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胃粘膜胃动素和血管活性肠肽的数值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的胃粘膜胃动素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血管活性肠肽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在中药治疗过程中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状况,达到疏肝解郁、“养阴化饮和胃”功效。

综上所述,针对肝胃不和型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采用两种治疗方式均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相比较西药治疗,疏肝和胃饮辨证加减治疗效果更好,且不良反应发生的频率较低,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林清义,周萍.疏肝和胃饮辨证加减治疗肝胃不和型胆汁反流性胃炎疗效观察[J].陕西中医,2017,14(2):115-117.

[2]韩宜哲.疏肝和胃护膜法治疗肝胃不和型胆汁反流性胃炎的理论及临床研究[D].2017,74(12):47-48.

[3]王怀宇.疏肝和胃法治疗肝胃不和型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疗效[D].2016,45(74):741-7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