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义乌市宾王中学李阳春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思维是学习的开端,质疑是思维的源泉。当前大力提倡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成为教育界的重大课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必须从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入手。笔者是从以下四方面入手的:
1.奠定质疑基础
自然科学教学中的质疑,主要是从观察到的自然现象,从实验中得到的现象,从实验的理论依据,从理论和验证等方面提出问题。如果学生没有掌握观察的一般方法,不善于观察,不能清楚地归纳自然现象和实验现象,不懂得实验理论解释和理论的推理逻辑,就不知其然;也就是说,失去了学习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于是便缺乏了质疑的基础。因此作为教师,应立足教材,讲清教材中的概念、原理、规律等,是奠定质疑的基础。
例如,在数学式子“a=”中,说明a与b成反比,a与c成正比,但在密度“=”定义中,与m、V的大小无关;而在“I=”中,却有I与U成正比,I与R成反比;因此要弄清概念公式的意义,而不能随便套用公式。
尽可能在初学新课时,使学生的思维与教材同步,先掌握教材的基础知识,从而排除一些不必要的疑问;同时指导学生学会观察,并培养其口头表达能力,为质疑奠定良好的基础。
2.强化质疑意识
对于提问题的学生要特别爱护,这类学生总是有问不完的“为什么”,但是问题的质量会有明显差异。不管问题的质量如何,教师都要尊重学生的想法,因为其中的任何一个“为什么”都表达了学生对自然科学某一现象真实的理解和看法,而且学生的提问往往还代表其他学生的类似想法;通过学生的提问,教师可以了解其他学生的学习情况。
用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往往都善于提问的事例告诫学生要争取质疑,要求每个学生都能提出一些问题。对于学生的提问,要因材施教,采用不同的回答方式。对于基础问题,要有耐心找出学生学习的障碍,直至学生弄懂为止;对于含有错误的问题,首先要找出概念混淆的原因,不仅要给以正确回答,还要让学生明白提问中的错误与不足;对于有层次的问题,要精心点拨,让学生自己找到答案,同时还可以反问学生,进一步提高问题质量,形成人人提问的局面。
3.创设质疑氛围
教师上课前总是精心地加工教材内容,课堂上非常有条理地传授知识,这在一定程度上会抑制学生的主动学习,使学生产生学习的依赖性,造成学生只会听课,不会提问题,不爱思考。学生自己探究所得到的知识是不容易遗忘的。因此教师在加工教材时,要留给学生适当的思考空间,留给学生自己开垦的知识土壤,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会质疑,掌握知识。
例如,在学习“地图”这节内容时,我安排了三个探究:
①同学们到大自然去开阔眼界,若在野外迷了路,你如何了解方向?
②教材中的三幅地图是怎样来定方向和表示该图比例尺的?
③比较不同的比例尺,包括范围大小和反映的事物详略。
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学生对生活中的问题展开探究,然后小组汇报发言,让学生自己归纳总结出地图上方向和比例尺的三种类型,以及比例尺大小与表示范围大小,反映事物详细的关系。在每个环节中,让学生都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交流自己的看法,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4.鼓励发散质疑
发散思维是创新思维的重要部分,发散质疑是创新质疑的前提。中学生尤其是女学生大多长于求同思维,短于求异思维。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应将教材内容设计成开放性问题,设置问题的转化、问题的极端化,使学生能提出有创意、深层次的问题。特别是要精选习题,编写和选择一些综合性、灵活性的典型习题。
例如,原题:有一块部分氧化的锌片,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后生成0.2g氢气,求锌片中单质锌的百分含量。
变型题:将14.6g部分氧化的锌片投入到盛100g稀硫酸的烧杯中,刚好完全反应,过后发现烧杯内溶液的质量比投入锌块前增加了14.4g。
求下列问题:
①放出氢气多少?
②锌块中锌元素的百分含量为多少?
③原硫酸溶质量分数为多少?
④配制这一稀硫酸需9%的浓硫酸(密度1.84g/cm3)多少毫升?
⑤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多少?
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用,收到了培养学生思维灵活性的较好效果。同时开展竞赛辅导,因材施教,给善于钻牛角尖的学生开小灶,组织学生进行专题讨论,互提问题,争论辩论,从而拓宽思路,有意识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批判性,使学生能提出与众不同的问题和见解。更重要的是,能使学生养成独特的优秀思维品质,将来终身受用。
综上所述,质疑能力的培养是创新思维的必由之路,作为新世纪的一名教育工作者,只有从小处抓起,从课堂着手,狠抓学生质疑能力培养的过程,使之从小就学会质疑,敢于质疑,善于质疑,才能造就一代具有创新精神、适应时代要求的复合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