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一人民医院157000
【摘要】目的: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我科收治68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4人,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控制血压、降血脂、控制血糖、抗血小板聚集、银杏达莫静脉滴注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低分子肝素,对临床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二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吡格雷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疗效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氯吡格雷;银杏达莫;低分子肝素;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是指因脑血管病变引起的短暂性、局限性脑功能缺失或视网膜功能障碍,是多因素组成的临床综合征[1]。TIA进一步导致局部脑缺血,有关资料显示发病后最初的1周发生脑梗死的危险很高[2]。据统计病情轻微情况下发作仅持续几分钟,也有的时间极短只有数秒钟,通常在半小时内可恢复,若超过2小时可能会遗留轻微神经功能缺损表现或CT及MRI显示脑组织缺血征象[3]。临床应采取有效方法治该病,避免脑梗死的发生。我科于2016年7月~2017年2月对你68例TIA进行治疗,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68例病人均符合全国脑血管病会议的TIA诊断标准,所有患者均经头颅CT及MRI检查,排除脑梗死、偏头痛、局灶性癫痫等发作性疾病;观察组34例,其中男19例,女15例。年龄52~78岁,平均64.5岁。对照组34例,其中男20例,女14例。年龄51~80岁,平均63.7岁;两组病人在性别、年龄、临床症状、体征、病程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⑴对照组:常规治疗控制血压,降血脂、降血糖用药,给予5%葡萄糖注射液+银杏达莫注射液20ml,静脉滴注,疗程15天。给予氯吡格雷75mg/日,一日一次口服⑵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低分子肝素采取腹壁皮下注射,每次5000ug,每日两次,连续七天。
1.3疗效标准显效:10天内未再发作TIA,无脑梗死发生;有效:10天内偶有TIA发作,但发作的频率较入院前明显减少,无脑梗死发生;无效:发作频度减少不明显,进展至脑梗死。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2结果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7.1%,优于对照组的88.2%,二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短暂性脑缺血在中老年人群中多发,常因发病时间短,恢复快,可自行恢复且一般不留后遗症而经常未能引起人们的注意。其发病机理尚不明确,目前一般认为是颈动脉或椎―基底动脉系统发生短暂性血液供应不足或是粥样硬化引起局灶性脑缺血导致突发的、短暂性、可逆性神经功能障碍[4]。随着医学科学的进步,超声波检查、核磁共振血管成像、脑血管造影等针对脑血管的检查技术在临床应用日趋成熟和完善,发现动脉粥样硬化脑动脉狭窄是导致TIA的重要因素。TIA是脑缺血引起的病理现象,若不及时治疗,持续时间延长,将会大大增加脑梗死的发生[5]。根据受累动脉不同,可表现为颈内动脉系统及椎―基底动脉系统的症状。TIA临床特点为突发的、短暂的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常反复发作、发作间隙期无神经系统定位体征。椎―基底动脉系统常见的症状为眩晕,平衡失调,大多不伴耳鸣,特征性症状有短暂性全面遗忘、跌倒发作等。TIA除针对病因治疗外,抑制血小板聚、防治微栓子的形成是治疗的重点。
银杏达莫注射液为复合制剂,其中银杏叶提取物具有清除氧自由基、调节血流动力学、拮抗血小板源性衍生因子、增强中枢神经功能以及改善血液流变状态等作用[6],起到了改善微循环、增加缺血脑组织的血流量、抗血栓的作用,使血液中的纤维蛋白原含量降低;双嘧达莫是一种传统的心血管系统药物,具有扩张冠状动脉和抗凝的作用。以上成分协同作用,降低了血小板聚集。氯吡格雷是一种ADP受体阻滞剂,服用氯吡格雷会与血小板膜表面ADP受体相结合,从而有效控制纤维蛋白原与糖蛋白GPⅡb/Ⅲa受体无法结合,最后达到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低分子肝素是由普通肝素通过亚硝酸分解、纯化的低分子钙盐,其药理作用主要有:⑴有较强的抗Xa活性和弱的抗Ⅱa及Ⅸa的作用,因此对血栓形成有抑制作用而出血倾向较低;⑵能刺激血管内皮细胞释放组织因子凝血途径抑制物和纤溶酶原活化物,对形成的血栓溶解有间接协同作用;⑶生物利用度高,接近100%,每日注射2次,即可保持有效的抗凝作用。所以说低分子肝素钙具有抗栓作用强、出血少等优点,并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不会对血小板聚集及纤维蛋白原结合血小板的作用造成不良影响。低分子肝素无法对血小板聚集进行有效抑制,也无法促进血液粘稠度的有效降低及血液循环的有效改善等,因此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治疗中通常情况下不单独应用。
本组研究亦表明,银杏达莫、氯吡格雷与低分子肝素联合应用具有增强活血化瘀功能、改善微循环,显著提高TIA的临床治疗疗效的协同作用,是目前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安全有效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饶明利.常见脑血管病的诊断和治疗[J].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2005:27-30.
[2]许风雷,李翠萍,热依汗,等.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0,13(1):32-33.
[3]贺昕,王颖.氯吡格雷治疗短暂性脑缺血的效果评价[J].现代预防医学,2010,37(14):241-242.
[4]姜南.肠溶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高海拔地区颈内动脉地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疗效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1,11(2):137-141.
[5]沈沸.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新认识[J].脑与神经杂志,2004,12(4):315-316.
[6]谢秀娟.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观察[J].卒中与神经疾病,2012,19(3):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