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城市道路转型提质视角下的地区空间形态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基于城市道路转型提质视角下的地区空间形态研究

高宇1袁葆芳1陈敏莉2

1.深圳市坪山区规划国土事务中心;2.惠东碧桂园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摘要:本文对深圳107国道沿线地区发展历程和现状问题进行了总结分析,阐述了107国道沿线地区正经历着城市功能、产业结构及土地资源配置的重大调整,因过于注重城市用地资源的利用以及较为粗放的开发建设模式,造成了城市物质空间结果失意,城市空间品质不理想的问题。本文从将道路线性空间与两侧用地相结合,综合考虑车行、人行的需求,构建高效、舒适、友好的空间秩序,把握影响107国道沿线地区城市空间形态的关键要素,塑造有序、特色的城市空间,提出有针对性的设计要素和控制要求,为城市道路沿线地区的空间形态设计提供有效参考。

关键词:107国道;空间形态;道路转型

1、项目背景

107国道又名北深线,是以北京为中心纵向辐射的国家干线公路,是原宝安县最早的国家级公路。在改革开放之前,107国道成为连接广深之间的唯一通道。改革开放之后,演变成为宝安经济发展的核心道路。随着《深圳市干线道路网规划》和《宝安综合规划》等规划的批复,107国道的定位由国家公路转型为兼具交通与城市服务的城市干道。

在转型过程中,由于过于注重城市用地资源的利用以及较为粗放的开发建设模式,对于城市形态环境、空间特色、建筑形象乃至视觉感受和审美情趣的考虑有限,造成了城市物质空间结果失意,城市空间品质不理想的现状问题,同时107国道城市快速路的道路性质也必然带来更多的对于道路及周边地区人的视觉尺度和活动感受的设计缺失。

2、认知与解析

2.1沿线道路网系统

107国道沿线除新乡段城市道路网系统较为完善有序外,其他区段道路多为自然发展形成,道路网杂乱无序;各地块道路各自独立,互不相连,地块车流直接汇聚到107国道,交通过分依赖107国道,加大了107国道的交通压力,造成经常性的交通拥堵情况,尤其早晚车流高峰时期,使得107国道作为城市干线性主干道的运行效率低下。

2.2用地现状

整体上,除宝安中心片区外,都是大面积工业或者旧村片区,以低端产业和原始的居住功能为主;各类服务配套设施相对缺乏,没有形成较为集中的综合服务和公共中心。

2.3街区尺度

靠近前海中心区段沿线城市道路主要呈规则的方格网状,包含有居住、工业、商务办公;西侧街区较小,多为8公顷以下,东侧街区稍大为6-16公顷。沿线其他区域地块多为老旧居住和工业地块,总体上呈不规则道路网结构,街区形状不规则,大小不一,局部工业街区和新建住宅区较为规则。

2.4整体风貌

107国道沿线的区段特征较为明显,宝安中心段与“关内”深南大道沿线风貌类似,高层与超高层建筑分布较密集,整体风貌较为新颖。进入空港枢纽片区,受机场限高影响,高层建筑较少。沙井-福永片区与松岗片区,由于旧工业区较多,开发建设相对滞后,整体呈现陈旧状态。

3、建构与提升

3.1规划理念

(1)顺应自然。延续城市大的框架格局,在规划发展中以保持城市、自然、产业、生活的平衡。

(2)双尺度设计。从车、人的角度出发,进行空间形态控制与引导,以建立城市尺度的宏观空间秩序和人尺度的微观空间形态

(3)人性化设计。以人的需求为出发点,将空间秩序落到微观的人的生活感受,提升城市对人的服务能力,建立高品质人性的城市生活。

3.2基础影响要素

3.3.1道路交通体系

在《宝安综合规划》(2013-2020)综合交通体系基础上,结合构建便捷顺畅的综合交通体系目标,局部细化支路网系统,进一步提升沿线地区可达性及交通效率。同时注重车行、人行的双重属性,强化公共服务、生活服务需求。

3.2.2土地利用

在宝安综合规划用地布局的基础上,对产业用地和居住用地布局进行深化,针对工人和居民的生产和生活配套需求,增加各项配套设施用地,完善产业和居住功能片区的服务配套功能。产业功能聚集片区配套设施相对集中设置,集约发展;居住功能片区公共配套分级配置,集中与分散结合;产业与居住混合功能片区考虑配套设施共享。

3.3立体空间形态

3.3.1优化山水空间格局

(1)空间结构整合

在落实上位规划功能、交通基础上,依托现有资源条件,以自然山水为分隔,形成“一带三廊四区五节点”的总体空间结构。

(2)生态廊道控制

进一步改善城市空气污染状况,缓解热岛效应。建议宽度80-100m范围内保护其生态性,不进行城市开发建设。茅洲河两侧各控制50米一般河流廊道:茅洲河支流及一般河流两侧控制30米

(3)山水视廊控制

山体建筑高度控制。山体视线控制范围一般为山体高度的6倍,即R>6H。通过山体周边建筑高度控制,保证至少1/3高度的山体部分能够被山体视线控制范围所见。

滨水地区高度控制。30米≤水面宽度≤100米时,建筑界面高度应保证河对岸人的最佳观赏角度:18-27度(d=3h,d=2h)。水面宽度<30m时,以河道中心线为原点的45度斜面对建筑高度进行控制(d=h)。

3.3.1把控特色区段空间形态

(1)宝安中心段——综合服务中心区

突出门户标志性地区及生活气息浓厚的商业、居住区;控制以高层界面为主,结合水系打造主要公共开放空间及地标。

(2)空港枢纽段——产城融合创新区

受机场限高影响,控制片区建筑整体高度,以山体为背景,展现舒朗大气的城市空间形象。

(3)沙井-福永北段——新兴产业集聚区

机场限高影响片区,控制建筑高度,注重沿路城中村建筑形象改造,结合立新水库营造片区休闲活动核心节点;展示城市现代、创新的产业形象。

(4)松岗区段——高端装备制造区

结合山水资源,突出门户标志性地区;展现城市现代、高科技和高效生态形象的窗口;形成临河尺度舒展、宜人的自然河流景观及社区生活景观。

3.3.3塑造活力街道空间

加强道路两侧重点区域联系。地下快速公路是地面公路的延伸和扩展。地下空间在需要交汇的地方可以形成立交。通过公路下穿或者城市功能上盖的方式,减少高快速路对城市功能的分割。确定适宜的街区尺度。依照《深圳市城市规划标准与准则》,107国道沿线区域主要为二类、三类城市景观区。城市更新范围内的街区根据所处区位及主导功能,优化街区尺度,强调纵深方向联系。其他区域依托现状支路网尽量完善。建立人性、有序的街道空间。满足现行规范的建筑退线控制的要求;综合考虑用地功能、界面性质,分类对商业、公服、居住、产业等用地功能确定合理的建筑退让间距。

3.3.4激活公共开放空间

连通大型城市绿廊。城市快速路与大型城市绿廊处交汇处,通过公路下穿或者通廊上跨、下穿的方式,减少高快速路对生态系统的分割,保证绿廊及活动通道的系统性、连贯性。

增加城市公共空间,构建完善公共空间体系。结合现状资源条件,以5分钟步行可达范围为基础,建立层级的日常公共空间系统,城市级绿地约2000-3000米设置一处,片区级1000-2000米设置一处,街道级500-1000米设置一处,道路带状绿地沿107国道及主要干道沿线设置。

4、结语

创新驱动背景下,本项目研究立足107国道沿线地区发展需求,创新规划理念与研究手段,因地制宜,考虑车行、人行的需求,构建高效、舒适、友好的空间秩序,促进107国道沿线地区的空间活力不断提升,为城市道路转型提质沿线地区的空间形态设计,提供有效了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