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鄠邑区建筑业管理服务中心陕西省西安市710300
摘要:职业培训能够有效提升农民工的就业能力,是提高农民工就业质量的重要途径。但目前还存在农民工职业培训积极性不高,职业培训主体不明确,职业培训满意度不高,职业培训效果不显著等问题。因此,应宣传引导农民工积极参加职业培训,明确政府就业服务机构的主体地位,并优化职业培训内容,注重职业培训质量,以提升农民工职业培训的社会认可度,增强职业培训的满意度,提高职业培训的效果。
关键词:农民工;职业培训
1、农民工职业化的影响因素
1.1政府层面
农民工职业化缺少顶层设计和宏观规划,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2.8亿农民工职业化是一个庞大工程,需要从中央到各级政府进行统筹规划,整合各方社会资源。目前,政府对农民工职业化问题尚未达成共识,农民工职业化缺乏宏观调控,如相关政策法规的制定、专门管理机构的建立、专项财政的拨款、规范用工管理、农民工职业教育与职业培训的统筹、职业资格的认证、就业指导平台的建设等方面均缺乏统一的规划和指引。在农民工城镇化进程中,政府虽然出台了一些社会保障制度,如农民工积分入户政策、医疗社保制度、子女入学制度等,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了农民工在城镇立足,但二元户籍制度造成的社会保障、劳动保障、工资待遇、职业培训、就业晋升、子女教育等城乡差异问题仍然存在,成为农民工职业化发展的障碍。
1.2企业层面
农民工职业培训缺乏长期规划,培训激励机制不健全。部分企业只从眼前利益需要出发,没有考虑农民工职业发展与企业发展的关系,对农民工职业培训缺乏长远规划,以致农民工难以学到整套技能。部分中小型企业没有专门的员工培训管理部门,企业不舍得在农民工培训方面花费更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农民工看不到职业发展的未来,对企业缺乏归属感,流动现象严重,这也导致企业更不想在农民工职业培训方面下力气,进而形成了恶性循环。此外,大部分企业缺乏行之有效的职业培训激励机制,农民工参加职业培训不能与待遇提升、职务晋升有机结合起来,农民工感受不到职业培训带来的好处,体会不到职业培训与自身职业发展的联系,自然失去了参加培训的兴趣。企业不能为员工搭建职业培训和职业发展的平台,再加上部分企业内部的劳动权益保障不到位,员工收入低,工作环境、居住环境差,以致农民工不能在企业安心工作,与企业的“心理契约”达成度较低。
1.3职业教育层面
失去吸引力,职业培训效果不明显。职业教育是职业化的起点,但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并不理想。高等教育的扩招,使不少家长和孩子产生“唯学历论”思想,对技工存在偏见和歧视,再加上职业教育经费不足、师资缺乏等原因,使我国职业教育发展陷入了困境。尽管我国把职业技术教育作为教育规划发展的重点,但大部分农村户籍初中毕业生更愿意选择外出打工及早就业。职业教育发展不景气,导致一线技术工人严重不足,阻碍了我国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的进行,也极大地妨碍了农民工职业化的发展。尽管一部分农民工走上工作岗位后,接受过来自政府或企业组织的就业前或就业后的职业培训,但总的来讲职业培训还存在不少问题:一是培训目标功利化,以掌握入门式职业知识和技能为目的,旨在尽快适应工作;二是培训内容单一化,以职业知识技能及生产安全卫生知识学习为主;三是培训方式理论灌输为主,实践操作不足;四是培训设施陈旧,教学场地有限,教学设备不足;五是培训教师缺乏实践经验,难以进行有效的实践指导;六是培训评价程式化,缺少职业资格认证的引导。职业教育与职业培训是农民工职业化的重要渠道,职前教育不得力,职后培训失效力,极大地阻碍了农民工职业化的发展。
1.4农民工层面
职业技能不强,职业意识不足,没有确立长期职业发展规划。与老一代农民工相比,农民工从小随父母来城镇生活,他们起点更高,更容易接受城市的新思想和新观念。但大部分农民工初中或高中毕业后就工作,不仅相关工作经验少、职业知识薄弱、职业技能不足、职业素养不高,也没有取得相关的职业资格认证。这一代年轻人来自农村,一部分人只看眼前利益,缺乏长远的职业发展规划和个人发展规划,且欠缺职业化意识,不能认识到人力资本投入的重要性,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不足。
2、农民工的职业培训策略
2.1加强宣传引导,激发农民工参加职业培训的积极性
一是加强对农民工职业培训宣传的力度。首先,注重发挥实体宣传阵地的作用。进一步加强职业培训政策的宣传力度,在政府职业培训部门、人才招聘市场、私人职业培训机构、社会职业介绍中介机构等相关场地设立政策宣传栏,强调职业培训的重要性,并将职业培训的时间、地点、内容、形式等展示清楚。其次,重视发挥媒体宣传阵地的作用。应广泛利用互联网、报纸、电视、广播等媒介,宣传职业培训的必要性及其明显效果,通过典型案例分析,调动农民工参加培训的积极性。此外,应重视农民工返乡重要时间点,集中宣传职业培训的政策和重要性,提高农民工对职业培训的认识,增强其参与职业培训的意愿。二是加强对农民工就业观念的引导。在农民工职业培训过程中,不仅要使农民工的专业技能得到提升,更重要的是帮助农民工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择业观,要使“活到老,学到老”的观念深入人心,增强农民工不断学习新技能的动力。对于那些消极寻找工作、没有进行失业登记、没有领取失业补助的特殊群体,更要加强职业培训的引导,帮助他们实现再就业。
2.2优化培训内容,提升农民工参加职业培训的满意度
根据农民工自身特点和市场需求,有目的地开展多样化、实用性强的职业培训,避免搞形式主义,让农民工有更多的获得感。具体来讲,首先要量身定制适合农民工的培训项目;通过对不同农民工职业发展的需要,结合其年龄、性格、文化水平、职业需求等开展个性化职业培训规划;其次要注重农民工职业培训内容的实用性,将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相结合,尤其注重实际工作经验的积累。为掌握一定技能的农民工,提供更高层次的技能培训;为有一定资金积累且有创业意愿的农民工,提供创业指导培训,帮助其成功创业。
2.3注重培训质量,提高农民工参加职业培训的效果
一是培训前要注重引导。国家相关部门应该出台一些政策,引导农民工、培训机构以及用人单位等相关主体重视并积极参与到职业培训中来。政府要提供信息服务,及时向农民工发布企业用人信息,并有计划地引导农民工参与职业培训,在农民工与用人单位之间搭建桥梁,帮助参加职业培训的农民工找到合适的工作,切实提高职业培训的效果。二是培训要注重质量。培训质量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具体培训的内容、培训的方式以及培训的资金投入。而培训质量的好坏进一步影响培训效果。因此,职业培训中应该丰富培训内容,以真正满足农民工的需求;要打破传统培训方式的局限,采取多种多样的手段;应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力度,改善培训设施和环境;要善于倾听农民工的声音,致力于从多方面提高培训质量。三是培训后要注重跟踪。在培训工作结束后,主管部门或者培训机构、用人单位应该采取不同措施进行跟踪,了解农民工的职业培训效果,有针对性地改进培训项目。三是加强与农民工所在单位领导、同事的交流,深入细致地了解其在工作岗位的实际表现,分析职业培训的具体效果。只有把培训的知识和技能应用到工作中,职业培训才能产生真正的价值。
结束语
总之,在加大宣传和引导的基础上,明确以政府就业服务机构为主、民营就业服务机构为辅的职业培训主体,优化职业培训的内容和形式,注重职业培训的追踪效果,农民工职业培训必将大大提升农民工的就业能力。
参考文献
[1]胡类明,许海燕.武汉市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培训实证研究[J].职教论坛,2016(12):58-63.
[2]朱明芬,郎晓波.建筑业农民工人力资本价值实现的影响因素研究[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16,38(03):1-10.
[3]杨菊华.只见数字不见人:流动人口职业培训变动趋势研究[J].山东社会科学,2014(10):48-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