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络群体性事件认知及引导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8-18
/ 3

大学生网络群体性事件认知及引导研究

徐涛1王诚德2汪全新3

徐涛1王诚德2汪全新3

(1、南昌工程学院,江西南昌330099)

(2、南昌工程学院,江西南昌330099;华南理工大学博士生,广州天河510640)

(3、江西省教育厅,江西南昌330046)

[摘要]基于文献综述,结合个人研究界定大学生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含义,特征;梳理时事新闻,根据调查现实状况归纳大学生网络群体性事件的问题,规律;依据案例分析,总结大学生网络群体性事件原因,对策是本文的三大研究主线。

[关键词]大学网络群体事件

[作者简介]徐涛(1979-),女,南昌工程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王诚德(1983-),男,山东德州人,南昌工程学院讲师,华南理工大学博士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科技社会。

汪全新(1979-),就职于江西省教育厅。

[中图分类号]G4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39-8041(2013)08-0078-03

21世纪已经完全称得上是赛博(Cyberspace)世纪,再加上转型期内社会问题的叠加,大学生网络群体性事件逐步成为一种社会显学,正引起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从影响角度来看,越来越多的大学生网络群体性事件已经对社会造成了一定的冲击,也给传统的高校教育管理带来新的课题、新的挑战。如何正确客观地研究认识大学生网络群体性事件,如何准确定位其特征,如何掌握其倾向和影响,如何科学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如何合理有效地引导大学生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发展照着积极的方向发展等等是一系列需要思考的问题,理清这些问题对于改善大学生管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

一、大学生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含义、特征

大学生网络群体性事件,即大学生作为一个群体,为了实现一定的共同兴趣、爱好、需求,借助于数字化网络工具(网络游戏、QQ、E-mail、MSN、BBS、Blog、交友网站、同学录、专题网页等等),实行的有组织性的有影响力的社会活动。[1]

大学生网络群体性事件的特征可以概述为以下几点:

首先,大学生网络群体性事件具备群体性事件的一般特征。在我国,关于群体性事件的认识与界定还是存在着一定争议,从50年代的“聚众闹事”到80年代初的“治安事件”,再到80年代末“突发事件”,90年代中期“紧急治安事件”,90年代末“群体性治安事件”,2005“群体性事件”[2]。一般认为,即由有组织的五人以上公众参与的有共同目的的集体上访、游行、集会、围堵党政机关、聚众闹事、阻塞交通、静坐请愿等群体行为,并对政府管理和社会财产安全等造成一定影响的行为。可分为群体性暴力事件和群体性非暴力事件。群体性事件的一般特征主要表现在:群体性,起因具有一定的合理性,组织性,仿效性,破坏性,反复性;数量增多、规模扩大;涉及的部门行业多,主体成分多元化;城乡群体性事件的指向对象不同,维权内容不同;表现方式激烈,内部矛盾逐渐对抗化;组织程度高,经济矛盾趋向政治化;各种矛盾相互交织,处置难度加大。

其次,大学生网络群体性事件具备网络群体性事件的一般特征。网络群体性事件,简称网群事件,其除去具备一般性群体性事件特征外,主要的特征就在于其兼有“快捷、匿名、技术、草根性”的网络属性,理论上主要指在互联网上发生的有较多网民参与点击、讨论的事件。比较知名的有:“南京天价烟房产局长事件”、“张家港官太太团出国事件”、“贫困县县委书记戴52万元名表事件”、“云南躲猫猫事件”、“汶川特大地震中,网民对参与救援干部的好评”、“中国向索马里派出护航舰队”等事件,由上述事件可见,网络群体性事件并不是只有单纯的负面色彩。一般而言,网络群体性事件具备“滚动散发型”、“现实与虚拟并存型”、“感染性”,“现实诱发型”,“现实诱发网内网外变异型”等等特征。

再次,大学生网络群体性事件具有自身的特征。大学生网络群体性事件的特征主要体现在参与主体“大学生”层面。与一般网民群体不同,大学生网络群体自我实现的渴求性较强,大学生网民群体是当代网民中的一支生力军,是一个特殊的网民群体。这个主体大都属于80后、90后,清一色“三门弟子,知识水平高[3];思维敏捷开放,个性鲜明,他们是网络信息的土著居民,技术性水平更高等等,所以有人称他们为“数字原生代(DigitalNatives)”。但是他们也存在社会锻炼少、实践阅历浅,“在家里是独生子女、心肝宝贝、掌上明珠”,“顺境中长大,承受挫折能力弱”、“网络依赖较强”等劣势。

二、大学生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原因思考

原因一般可以归纳为内部原因与外部原因,大学生网络群体性事件产生的原因也是如此。

外部原因,一般集中在:信息时代网络技术的更新,高风险社会运行的必然产物,媒介市场化操作的结果,西方社会的别有用心以及其他方面。

信息技术的更新换代越来越快,影响越来越大,大大提高了大学生接受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同时,在技术不断升级的过程当中,也逐步挤压大学生人文世界的建设空间,毕竟他们还正在成长发展状态之中,实事求是地讲,他们从开始学习时,就面临着一个不断更新刺激的网络时间,往往就会被网络媒介牵着鼻子走,网络生活的速度越来越快,再加上读图时代到来,大学生的哲学思考习惯渐渐改变,对待事件的发生根本来不及消化,就已经被人云亦云的信息世界所吞噬。

当下中国社会转型期、矛盾凸显,社会迫切需求一些发泄民众情绪的渠道,而网络因其自由、开放、便捷等特点迅速满足了这种需要,比如近期在网络中所掀起一波又一波的事件就是最有力的证明。如郭美美事件、打酱油事件、艳照门事件、躲猫猫事件、李刚事件等等,当然在这些网络群体性事件始终缺少不了大学生的身影,甚至他们还一度引领网络事件的转向。

大学生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发酵也离不开媒介市场化的推动。中国经济改革不断地促使中国媒体自由发展,互联网,作为新生代媒介迅速吸收了这一时代红利,中国互联网媒介逐步向娱乐化、消费化、经济化趋势转向。在这样的过程中,媒介非常看重民众的需求,广告的需求,非常看重发行量、收视率、点击率,再加上“炒作”、“恶搞”等等方式,大学生网络群体性事件看似热闹,其实已经成为一个沉默的群体。

此外,中西方不断的角力也给大学生网络群体性事件推波助澜。西方社会始终不放弃将自己的民主人权输送到中国。信息时代,网络顺其自然也会被西方国家看作是推行文化霸权的新战场。奥尔布赖特就曾说过:“中国不会拒绝互联网技术,因为它要现代化,这是我们的可乘之机,我们要利用互联网把美国的价值观送到中国去”。大学生网络群体事件的外部原因也需要把这一点考虑进去。

除此之外,社会道德原因,政治改革,经验影响等因素也在外部影响着大学生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发生。

内部原因,一般体现在大学生在网络生活中的集中无意识,受网络的暗示与传染,网络生活群体的压力与从众,还有自我表现的心理预期以及社会责任感的弱化,群体归属感的追求等方面。

在大学生网络群体性事件中,有时存在这样一种实际情况,那就是一个人的网络行动选择往往不是受个人的生活方式、思维意识或性格智力的约束,而是往往受制于一种群体(集体)心理,他们的网络行为以及现实选择往往正是受到这种无意识的群体影响而做出了最终的决定。但是有一点需要强调的是,在这种网络集体活动中,个人并不是以现实中的自我参与的,网络中的身份往往与现实中的身份、背景以及个人经历有着截然不同的表征。在这里,我们可以将这种参与理解为大学生个人是在受到了群体效应的影响而做出的一种集体决定。

当然,要追溯大学生网路群体性事件发生的集体无意识现象,还要从了解人的心理结构体系角度入手,科学认为人的心理体系是“有意识”与“无意识”组成的,“有意识”一般是指逻辑与理性的产物,而“无意识”一般则受群体或周围心理暗示与传染等因素的影响,导致网络行为的选择从一个大脑简单地被复制到另外一个大脑,在这样一种过程中,个人已经失去了判断与选择的掌控力[4]。

在大学生网络群体性事件发生的过程中,除去群体心理对于个体的无意识吸引之外,群体心理还对个人网络意识行为和选择进行一种必需从众的压力和一种虚拟归属感的符合分配。个体总是为了使自己的观点和行为与群体保持一致而积极地表现出符合大众的心理选择。当然有时,网络层面和现实层面有时是存在不一致的,过多的网络服从最后可能导致一种与社会的主流责任的不一致,或者讲,会削弱社会责任感。

三、大学生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引导对策

大学生网络群体性事件虽是网络社会的新兴产物,但是已经发挥出了较大作用。在积极方面,可以形成舆论主流,保障公民权利,开辟民意输送的新渠道,扩大民众知情权,提高政府的决策透明度、执政能力、应对突发性公共事件的能力,推进我国法治民主、公正的进程。但万事都有两面性,大学生网络群体性事件也存在一定的消极意义:比如,非理性的情绪化的群体网络不良言论事件容易误导大众舆论,混淆是非,同时,“网络暴力”还容易成为侵犯公民隐私的一种冷血工具,甚至通过超越理性,超越道德的只言片语破坏正常的社会秩序,甚至干扰司法。

针对大学生网络群体性事件的积极方面,我们应该积极鼓励,将网络的开放性、互动性、虚拟性、即时性等特征广泛应用起来,为社会正义的舆情提供发展载体。但是针对大学生网络群体性事件的消极方面,我们也要深思熟虑,毕竟网络的随意性、偏激性、非理性也是一把双刃剑,一旦处理不好引起网络群体事件,往往直接关系社会的稳定。

具体措施可以概括为两点,第一点是营造一种科学的网络群体文化;第二点那就是实践层面要下足功夫。

首先,要做好大学生网络舆情的情报收集与问题反馈机制。舆情反映了民意,是大学生意见表达的主要渠道。因此,所有高校应建立全方位、多层次情报收集与反馈机制,这就要求与广大学生保持紧密联系,敢于去深入学生,了解学生的真实问题与思想动态,公开一些比较敏感集中的校园问题,及时帮助师生解决学习、工作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争取将事件消灭在摇篮里。

其次,要善于分辨、掌控网络事件的发生流程。网络有很强的技术性、隐蔽性以及即时性,这就要求在网络群体性事件管理中不能有丝毫的马虎大意,要起用一批有技术有素养的管理人员,充分利用研究网络平台,研究大学生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发生规律,掌握学生的思想状况及发展趋势。

再次,加强“网络外管理”。网络群体性事件的爆发听起来是网络事件,其实,更深层次地讲,应该是现实问题,再加上大学生的“智力成熟但易偏激”、“自尊性强但易形成逆反心理”、“情感丰富但波动大”等特点,往往会在一个偶然性的事件上选择爆发口。作为管理者除去在技术层面加大投入之外,笔者认为,最主要的方面还在于大学生现实问题管理的科学化,以及校园文明和社会公德的教育,通过在现实中争夺思想高地,彻底解决大学生网络群体性事件中的不可控因素。[5]

最后,要把大学生网络群体性事件作为一个系统问题来处理,还要做好预警和应急等机制问题,还要做好校园网络管理与教学相衔接的问题,还要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还要做好家校共建,另外,还要寻求社会的支援等等。

总之,大学生网络群体性事件并不可怕,是人类文明过程中的一个本能反应,也可以理解为是必然过程,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怀着一颗积极的心境投入到火热的网络世界中去,充分调研,大胆假设,小心求证。

主要参考文献:

1.曹银忠.大学生网民群体研究[D].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2(12):55.

2.2005年7月7日,中组部副部长李景田在新闻发布会上明确指出,当前中国改革进入了关键时期,有些矛盾集中显现,他纠正了国外记者所谓“骚乱”这一说法,而代之以“群体性事件”.

3.即从小学校门到中学校门,又从中学校门到大学校门,故被称为“三门弟子”.

4.王扩建.网络群体性事件:特性、成因及对策[J].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2009(5).

5.万颖.对“网络群体性事件”的理性反思[J].法制与社会,2009(23).

6.汪建昌.网络群体性事件:舆论生成与政府决策[J].中州学刊,2009(6).

(责任编辑:王胜强)

(本文系江西省高校人文社科“大学生网络群体性事件认知及引导研究(MKS1323)”以及江西省高校人文社科“信息环境与大学生“人的异化”之研究(MKS1320)”阶段性成果,受江西省南昌工程学院十二五省级重点学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资助。)

AStudyontheNetworkGroupEventofCollegeStudents

XuTao,WangChengde,WangQuanxin

Abstract:Basedontheliteraturereview,thepapermakesadefinitionandstatesclearthecharacteristicsofNetworkGroupEventsofcollegestudents.Italsotriestocombingthecurrentnews,sumuptheproblemsandpatternsofNetworkGroupEventsofcollegestudents.Meanwhile,thepapersummarizesthecausesandcorrespondingstrategiesofnetworkgroupeventsbasedoncaseanalysis.

Keywords:college;networkgroupev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