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扩大农村内需的策略思考

/ 2

关于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扩大农村内需的策略思考

陈莹(武汉工业学院工商学院,湖北武汉430023)

作者简介:陈莹,武汉工业学院工商学院。

摘要:在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冲击下,我国的宏观调控政策已把扩大农村需求作为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立足点。本文针对我国总体经济及农村经济的发展现状,分析目前我国在推进农村经济建设及扩大农村内需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进一步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消费水平,从而扩大农村内需的对策。

关键词:农村经济;扩大内需;策略中图分类号:F320.3

1我国总体经济及农村经济发展现状

我国当前的经济面临着严峻的国际环境:在全球性金融危机下,造成美国及欧洲国家经济发生衰退,日本经济持续低迷。引起了世界消费的疲软。加上部分国家在危机下加大实施贸易保护主义力度,对于我国这样一个对外贸易依存度较大的国家而言,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从我国内需情况来看,一般产品的产能相对过剩,有效需求相对不足,工业部门的生产能力的增加不能完全被有效需求充分消化。表现为:尽管国内资本品及农产品价格大幅上扬,但一般消费品因有效需求不足而导致价格平稳甚至下降。

近几年,中央连续制定出一系列的支农惠农政策,对种粮农民发放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农资综合补贴的基础上,又发布了第11个关于“三农”工作的文件,内容包括加大对三农的支持力度,稳定发展农业生产,强化农业物质支撑和服务体系,稳定农业生产等五部分。

2扩大农村内需中存在的问题

①农民手中可支配收入较少。农资的上涨导致农民的生产成本大幅提高,造成农民的增产不增收;农民自身综合素质不高使部分农民不容易接受新技术、新方法用于农业生产,阻碍了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加上,在全球的金融危机背景下造成很多出口企业生产、销售锐减,对农民工的用工需求减少,农村的剩余劳动力转移困难,也是造成农民手中可支配收入减少的原因。

②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不完善,造成农民储蓄倾向过强。与城镇居民不同,农村社会保障机制尚未能整体建立。在养老方面,大部分农民依然是养儿防老的观念,不习惯于用养老保险这种保障形式。因此,农民们更多地把钱往银行里储蓄,而不敢随便消费,制约了正常的农村内需。

③农村金融信贷环境不够完善,消费信贷落后。农民的贷款一般期限短,额度小,频率高,风险大,贷款要提供抵押担保物,加上农民个人信用无法衡量,一般得需要很多的担保证明,办理手续繁杂,正规的金融部门从成本-收益角度考虑不愿向农民贷款,而农村当地的民间金融利率很高,农民们难以进行大额消费,制约了农村消费品市场的拓展。

④企业缺乏对农村市场的重视,不能提供适销对路的商品。长期以来,大多数企业把产品的开发、生产、销售重点放在城镇,部分企业甚至把城市积压商品、劣质商品拿到农村去推销,使供应给农村的商品结构与真正的农村需求结构错位。这些适销不对路的商品使农村居民的内在需求无法满足。

3推进农村经济的策略

3.1继续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力度

①要切实落实各项政府的“四减免四补贴”的惠农政策,实施“家电下乡”,对农民所购家电按国家规定给予销售价格一定比例的补贴;②积极发展农业现代化,增加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利用,并对农民进行免费培训、普及、应用,用现代科技提升农业,提高农业整体竞争力,建设社会主义的新农村。

3.2进一步促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延伸产业链

①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产业。通过对农产品进行精深加工,提升产品附加值,从而获得农业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的增强。积极探索农民用土地使用权、产品、技术资金要素入股,采取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形式,逐步与龙头企业结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共同体。②健全农村流通网络。流通环节上,在农产品的生产区,建设一批产地专业批发市场,成为农产品及其加工产品的生产区,建设一批专业批发市场,成为农产品及其加工农产品的重要集散地;积极培育和扶持农产品流通中介组织,通过多种形式的合作经济组织,增强分散的农户有抵御和防范市场风险的能力;规范市场流通秩序,加强农产品流通的管理。

3.3完善农村金融体系建设

积极推进农村金融改革与创新,解决农村资金流出问题,使资金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二是解除信用社沉重的包袱,理顺管理体制,建议国家提高信用社的转存银行款的利率及贷款浮动利率,降低支农再贷款利率。

3.4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为了解除人们对住房、教育、就业、医疗、养老等问题的后顾之忧,国家在尽快建立起安全、规范、覆盖面广的社会保障制度,并增强其实施的透明度,使居民减少不必要的储蓄,增加即期消费,使居民对经济前景及自身保障的担忧转变为对体制改革和未来生活的乐观心理预期。

4扩大农村内需的对策

4.1提高农民的购买力

4.1.1要增加农民收入。

①鼓励劳动力转移至非农产业。政府应加大对发展农村非农产业的政策扶持力度,盘活农村闲散资金,加大金融系统对农村非农产业投入力度,让劳动力、土地、房产资金、科技在非农领域自由流动,优化配置。②切实壮大乡镇集体经济。要把发展乡镇企业作为一项基本政策长期坚持下去,各地可以利用本地的资源优势和劳动力优势,兴办家庭、集体或民营企业,通过农村工业化来带动农民增收。

4.1.2切实减轻农民负担。

要降低农民生产成本,政府及主管部门应加大农资市场的监管力度,采取有效措施,遏制农资价格过快上涨。同时还要加大对坑农、伤农等不法商贩的打击力度,严格杜绝假冒伪劣农业生产资料进入市场,切实维护农民利益。

4.1.3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

加大对农村地区的教育和培训投入,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培养新型农民。

①要加强农村地区的基础教育,改善农村办学条件,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②重点对农民进行实用技术培训,培育现代农业经营主体;③是加强农民市场经济意识的教育,培训农民适应市场的能力。

4.2加强基础建设,改善消费环境

①继续增加对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加快对农村电网、广播电视网、邮政通讯网、公路网、医疗卫生网等的改造。②减低过高的电费、电话费以及各种不合理收费,实现城乡同价,让家用电器进入农户,改善其消费环境,进一步扩大农民的需求。③扩大农村商业网点,建立完善农村市场体系,建立专业市场、批发市场、集贸市场等多种市场并存的市场销售网络,抓好以县城为重点的农村市场建设;

4.3发展农村现代消费品流通体系

①以现有流通网络为基础,发展双向流通模式,将工业品下乡和农产品进城集符合条件的流通组织于一身。国家不仅应鼓励大型流通企业发展双向流通运营模式,同时也要充分发挥供销社、邮政等双向流通功能,并探索在“放心粮油工程”中引入安全食品的流通机制。②整合供销社、邮政、粮食系统的网点资源,提高其配送能力,将其作为“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网点布局的基础,提高农村流通网络的利用效率。

4.4开发适合农村市场消费的产品

目前,占全国人口总数70%以上的农村居民所实现的消费品零售额只占社会消费零售总额的43%,处于很低的水平。企业要通过市场调查和预测,了解农村消费者的真实需求,开发设计适合农村和农民消费需求特点以及消费环境的产品系列,并积极做好产品的售后服务。

参考文献:

[1]杨晓艳.美国金融危机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及对策建议[J].经济师,2009,(2).

[2]郭春丽,俞建国.对当前扩大消费需求的几点建议[J].宏观经济管理,2009,(2).

[3]祁永忠.农民收入增长与农村金融发展[J].经济师.2009,(2).

[5]柳思维,张贵华.农村市场营销研究[M].北京:中国市场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