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施工安全风险防范及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7-17
/ 7

高层建筑施工安全风险防范及措施

陈百校

浙江柏耀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摘要:随着人民生活水平和建筑施工技术的不断提高,城市建设快速发展的今天、节约土地资源问题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一幢幢高层建筑拨地而起。但在建造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风险无处不在,施工企业按照法律法规的要求,虽然制定了相应的制度和措施,但由于麻痹侥幸心理的存在,以致于高处坠落、物体打击、机械伤害、倒塌、触电、火灾等,重、特大事故得不到有效遏制。这就需要我们项目建设的各级管理人员要牢记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规定。切实增强施工安全意识,科学辨识各分部分项工程中所存在的重大危险源,要从四M一E着手、做到早辨识、早评估、早分解,排除环境及物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只有规范施工、措施到位,才能遏制安全事故的发生。

关键词;遏制安全事故.

第1章深基(础)坑施工安全风险防范及措施

1.1深基(础)坑安全施工方案;

建筑施工单位应坚持“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的理念,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以实现作业行为规范化、安全管理制度化、安全生产标准化为管理目标。在项目实施前应组织各工种班组长(技术人员)认真阅读设计文件、仔细领会设计意图进行图纸会审,按照住房城乡建设部2018年6月1日起施行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规定》编制具有针对性、具有操作性的专项施工安全方案,经总承包商、监理(建设)单位审核批准后方可实施。对危险性较大的(1、人工挖孔桩工程,2、开挖深度超过3m(含3m)的基坑(槽)的土方开挖、支护、降水工程。3、开挖深度虽未超过3m,但地质条件、周围环境和地下管线复杂,或影响毗邻建、构筑物安全的基坑(槽)的土方开挖、支护、降水工程,4、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可能影响工程施工安全,尚无国家、行业及地方技术标准的分部分项工程。)对超过一定规模危险性较大的(开挖深度超过5m(含5m)的基坑(槽)的土方开挖、支护、降水工程),总承包商应组织专家对施工方案进行论证,按专家论证的意见进行修改完善,并经总承包商技术负责人和总监理工程师批准后方可实施。

1.2人工挖孔桩开挖前风险防范及措施;

应首先阅读地质报告、调查了解地面和邻近边坡的地质与变化情况,清除边坡上易滑坡、易坍塌的孤石、碴土,并在上侧设置排水沟和安全网或挡土墙等安全防护设施,以防雨水浸泡边坡和孤石滚落。对可能会发生的流砂、管涌、及有害气体等情况均应全面了解与重视,制订针对性的防护措施,并做好安全施工的技术交底及办理好交底人和被交底人的签字手续。挖孔桩,应在无水、少水的密实土层或岩层中施工。挖孔较深或有渗水时,应采取孔壁支护及排水、降水等措施,严防坍孔。无论地质蔬松、密实,均需按规定设置孔壁支护措施。应根据地质和水文情况选择合适的孔壁支护方案,该支护方案需经过计算后实施。当桩长大于15m采用人工挖孔时,应加强机械通风和安全措施,确保挖孔安全。

1.3挖孔桩的施工安全风险防范及措施;

应经常检查孔壁的稳定、孔内的空气、吊具设备,特别是出土机具应落实专人负责检查管理,在井口设置高出地面约20~30cm的止水围挡、以防雨水等的浸入,距离孔口2米范围内不得堆载渣土及机具设备,作业人员上下桩孔时必须(高挂低用)系好安全带、在软爬梯上进行,并事先在孔上切断抽水电源。严禁用人工拉绳子运送作业人员和脚踩护壁凸出处上下桩孔施工。孔口应配置安全监护人员密切监视孔内作业情况,动态控制孔内、孔外物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积极配合孔内人员的工作,施工时不能离开岗位,孔内上下递送工具物品时,严禁抛掷,严防孔口物件落入孔内的伤害事故。孔内操业人员必须戴好安全帽、穿绝缘胶鞋及劳动保护用品,吊运碴土时、在作业人员的上方应设置安全防护盖。

1.4挖孔桩的爆破安全风险防范及措施;

当挖孔大于10米时、应采用机械通风措施,孔内采取爆破法时,应采用电雷管浅眼松动爆破法,爆破前应先在孔外进行试验,确定不同岩层孔眼的深度,所采用的炸药用量和有效面积,经试验合格后才能进行孔内爆破,采用单眼爆破、孔眼应用麻袋覆盖,孔壁用模板围护,孔内人员撤出孔外安全地带,上口设置防护设施及警戒线确保安全后才能引爆。爆破后作业人员下孔前应进行机械送风换气、吹排岩石产生的石粉与废气。夜间作业应悬挂警示灯、暂停作业时,孔口应设置安全罩盖及警示标志。

1.5深基坑支护桩施工安全风险防范及措施;

作为支护深基坑的钻孔灌注桩、(止水帷幕)的三轴搅拌桩施工时,作业区域内应无高压线路、地下管网,并实行封闭施工。场地应平坦坚实,当地基承载力达不到规定的承载力时,应采取措施对路基进行处理,以达到承载力的要求,桩机的安装、拆卸应按照相关安全规范、批准的专项方案和出厂说明书规定程序进行、并应设置防雷避雷装置、防止雷击事故的发生。桩机就位后,进行全面的施工用电是否安全?是否已采取接地保护?电线是否破损老化?漏电断路器动作是否灵敏?桩架是否垂直稳定?各操作部位的性能是否完?,刹车是否灵敏?钢丝绳是否出现毛刺断丝?导向部件稳固?泥浆池周边是否设置已设不小于1.2m高的安全防护栏杆?等进行安全检查。钢丝绳锈蚀严重,点蚀麻坑形成沟纹,外层钢丝松动时,不论断丝数量多少或绳径变细多少,都必须立即更换。确保安全符合要求后才能准予施工。

1.6深基坑支护桩作业人员施工安全风险防范及措施;

各特种工种的操作人员,均必须经建设主管部门考核合格,取得建筑施工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资格证书,方可上岗从事相应作业。并懂得本机械的构造、性能、操作规程、能维护保养和排除一般故障。作业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帽及工作鞋、劳保用品、不得穿拖鞋、高跟鞋或光脚进入施工现场,当钻机出现故障需要维修时、应先卸荷,然后切断电源、查明源因,再进行检查维修。登高检修作业时、应做到高挂低用正确佩戴安全带,

1.7深基坑安全防护与内支撑的风险防范及措施;

基坑四周应连续不间断地设置安全防护栏杆,栏杆立柱应采用预埋或打入地面的方式,深度为500~700mm左右。栏杆立柱距离基坑边缘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m。当基坑周边采用板桩时,钢管可打在板桩外侧。在1.2m、0.65m及离地0.1m等高处设置三道防护栏杆,杆件内侧挂设密目式安全立网。横杆长度大于2m时,栏杆立柱的间隔应小于2米。详见下图一,图二。

基坑应设置供作业人员上下通行的通道、不准在未设防护设施的内支撑梁上行走。支撑结构的安装与拆除应符合设计工况及批准的专项施工方案要求。必须严格遵守先支撑后开挖的原则。采用工具式钢支撑体系时、钢支撑体系的杆件及节点应根据实际工兄进行专项设计,杆件、节点应具有承载力试验报告,及验收标准,符合要求才能使用。支撑安装完毕后,应及时检查各节点的连接状况,经确认符合要求后方可施加预压力,预压力的施加应在支撑的两侧同步对称进行,应分级施加,重复进行,加至设计值时,应再次检查各连接点的情况,必要时应对节点进行加固,待额定压力稳定后锁定。支撑拆除前应在主体结构与支护结构之间设置可靠的换撑传力构件或回填夯实。

1.8深基坑降排水的安全风险防范及措施;

应按专项施工方案的要求设置采取有效的排水和降水措施,降排水的深度要求位于分层开挖的底层以下0.5-1米左右。并派专人检查降水深度,当基坑降水可能引起坑外水位下降时,应及时采取回灌水的办法、防止临近建筑物、道路、构筑物和地下管线的沉降、开裂、倒塌等安全措施。基坑周边地面应设置排水沟,且应避免地面水渗漏进入坑内。

1.9深基坑土方开挖的安全要求;

土方开挖前应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并履行交底人和被交底人签字手续,应根据设计及专项施工方案的施工顺序及工况进行土方开挖。不得超越工况,特别是现浇钢筋混凝土支撑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规定的要求,决不能擅自开挖。土方应分区、分块、分层均衡开挖,土方分区、分块、分层开挖后应按设计及专项施工方案的要求及时支撑、浇筑垫层。进行分层开挖、严禁超挖,以防土应力的快速释放对支护结构的有害影响。基坑开挖过程中,严禁挖土机械和施工人员在同一工作面作业。应采取措施防止碰撞支护结构、工程桩或扰动基底原状土。应根据基坑监测数据及周围环境情况指导土方开挖施工;当基坑及周围环境监测数据超过设计报警值时,应立即停止施工,采取措施后方可继续施工。

1.10深基坑土方开挖的安全措施;

如果在基坑开挖过程中发现支护漏水,涌砂,或坑底土隆起等现象,应立即进行回填反压措施,材料可采用砂包。反压完成后对漏水涌砂部位进行灌浆加固。如发生支护结构侧向位移、或地面沉降开裂较大,超过设计提供的报警值时,应立即暂停施工、加强监测频率,召集参建各方进行现场勘测、分析产生原因,及时采用回填土方,灌浆加固,坑顶卸载,增加支撑等控制变形措施。加强数据监测,在落实各项措施、周边重要建(构)筑物变形趋于稳定或变形趋于恢复减小的情况下再继续施工;若出现在垫层浇注期间,则可适当提高垫层的强度等级或在垫层中增加钢筋网;加快施工进度,缩短垫层浇注时间,尽快形成垫层支撑。

如出现在内结构施工阶段,则可增加临时支撑,同时增加施工作业人员,缩短结构施工周期,尽早形成安全、稳定的永久支撑结构。

为防止特发事件的发生、应设置应急预案,配备双路供电或临时发电设备,确保不间断抽水。和钢管,砂袋,脚手架,灌浆设备,确保灌浆设备和抽水设备的完好无损,能够随时启动进行灌浆加固和抽水排水的需要。如出现支护结构位移偏大或位移不止的险情时,应立即采用砂袋反压措施、稳定坑壁。

1.11深基坑监测的范围与对象;

开挖深度大于或等于5m的基坑工程及开挖深度小于3m,但现场地质情况和周围环境比较复杂的基坑工程必须实施监测,监测应包括施工企业现场监测和建设单位委托第三方专业单位的监测。监测单位应编制监测方案,监测方案需经建设单位、支护设计单位、监理单位的认可,必要时还需与基坑周边环境涉及的有关管理单位协调一致后方可实施。

基坑监测应综合考虑基坑设计方案、建设场地的岩土及周边环境条件、施工方案等因素,按规范的要求制订科学合理的监测方案,精心组织实施科学监测。监测的对象应包括支护结构、地下水状况、基坑底部及周边土体、建筑、管线及设施、周边重要的道路及其他应监测的对象。技术要求主要包括监测项目、测点位置、监测频率和监测报警值等。监测单位应严格按批准的监测方案实施监测。当基坑设计或施工有重大变更时,监测单位应与建设单位及相关单位研究并及时调整监测方案。应及时处理、分析监测数据,并将监测结果和评价及时反馈建设、监理、施工等相关单位。当监测数据达到设计规定的监测报警值时必须立即通报相关单位。

1.12深基坑安全风险的防范与检查;

施工期间施工单位应安排专人进行巡视检查;支护结构成型质量,冠梁、围檩、支撑有无裂缝出现,支撑、立柱有无较大变形,止水帷幕有无开裂、渗漏,土体有无裂缝、沉陷及滑移,基坑有无涌土、流砂、管涌。开挖后暴露的土质与岩土勘察报告有无差异,基坑开挖分段、分层厚度是否与设计及专项施工方案一致,有无超长、超深开挖。地表、地下水排放及降水、回灌设施是否运转正常。

1.13深基坑周边的环境风险与措施;

应检查;地下管道、管线有无破损、泄露?建(构)筑物有无裂缝出现?道路(地面)有无裂缝、沉陷?邻近基坑及建(构)筑物的施工变化情况。当出现下列情况时,应提高监测频率,及时向建设及相关单位报告监测结果:监测数据已达到报警值,监测数据变化较较快,存在与勘察不符的不良地质,超深、超长开挖或未及时加撑等违返设计工况,基坑和周边大量积水、长时间连续降雨、市政管道出现泄漏,支护结构出现开裂,周边地面突发较大沉降或出现严重开裂,邻近的建(构)筑物突发较大或不均匀沉降、严重开裂,基底、支护结构出现管涌、渗漏或流沙等现象。当出现监测数据达到监测报警值的累计值,影响基坑及周边环境安全的异常情况时;必须立即报警,并实时跟踪监测,立即停止施工,并对基坑支护结构和周边的保护对象采取应急措施,确保安全施工。

第2章建筑高处施工安全风险防范及措施

2.1高处坠落的持点;

高处作业即:凡在坠落高度基准面2米以上(含2米)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的作业。在高层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高处作业时;作业条件差、临时设施多、施工作业人员多、各工种相互交叉作业多,作业面广、工程量大、施工周期长、施工人员流动性大等特点而导致高处人、物坠落事故的频发,据我们区域的统计高处坠落事故约占总安全事故的40%以上。

2.2人的不安全行为;

由于管理人员、作业人员安全意识淡薄、缺乏安全知识,在施工作业中违章指挥、违章操作,翻爬脚手架进入或退出作业面,特种作业人员、无证上岗、过度疲劳,身体亚健康、情绪不稳定。未正确使用安全防护用品和穿高跟、易滑鞋等人的不安全行为,因而引发高处坠落事故。

2.3物的不安全状态;

由于楼梯口、通道口、预留洞口、电梯井口及临边安全防护设施不完整、不到位、不严密,楼层混凝土结构浇筑完成后、脚手架的搭设跟不上施工进度的要求或未按规定高于作业层一步以上、二步以下,四口及临边安全防护设施不完整、特别是电梯井内未按规定、每层搭设防护设施、每隔二层且不大于10米挂设安全平网,洞口未及时配制安全防护门。未按规定对所用材料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进行验算,使用的材料不符合要求,未按搭设方案和相关规范要求搭设,作业层未满铺脚手板、未绑扎或存在探头板及如;(大风、雨、雪、冰冻、高温、严寒)等。都有可能导致物的不安全状态。

2.4安全管理的缺陷;

安全组织机构、管理制度不健全,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配备不到位、不作位,安全管理职责不明确。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未编制专项施工方案或专项施工方案缺乏针对性、指导性,未按规定要求组织专家对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专项施工方案进行论证,分部分项工程实施前,未向操作人员做详细的安全技术交底、各班组各工种不能及时相互协调,未对分部分项工程施工过程是否符合方案的安排和交底要求进行及时、认真检查,未对分部分项工程施工的结果进行验收。由于安全管理不到位会而导致;人的不安全行为发生、物的不安全状态存在。

2.5卸料平台安全风险的防范与措施;

卸料平台的搭设应进行设计计算、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应是独立的支撑系统,严禁与脚手架、支模架、垂直运输机械等连接。平台应采用厚40mm以上木板铺设,并设有防滑条。外脚手架吊物卸料平台应制作定型化、工具化,通过4根匹配的钢丝索与预埋的钢筋吊环可靠拉结自成受力系统,预埋的钢筋吊环要保证锚固长度,混凝土强度应达到100%。严禁使用扣件式钢管搭设悬挑卸料平台。必须设置限载及安全警示牌,做好临边防护。

2.6楼梯、通道、预留洞、电梯井口及临边安全风险的防范与措施;

通道口、予留洞口、电梯井口、楼梯口及临边,低于0.8米、坠落高度在2m以上(含2m)的楼层、阳台、平台、窗台等临边口,应采用钢管扣件搭设,钢管横杆和栏杆柱均采用φ48*3.5mm的管材,上道栏杆离地1.0--1.2m,下道栏杆离地0.5--0.6m,立杆高度1.3m,立杆间距2m。杆件内侧挂密目式安全立网。

详见下图一、图二、图三、图四;

电梯井口必须设定型化、工具化的可开启式安全防护栅门,涂刷黄黑相间警示色。安全防护栅门高度不得低于1.8m,并设置180mm高踢脚板,门离地高度不大于50mm,门宜上翻外开。电梯井内应每层设置硬质材料隔离措施。安全隔离应封闭严密牢固。当隔离措施采用钢管落地式满堂架且高度大于24m时应采用双立杆。

电梯井洞口安全防护措施,详见下图一、图二、图三、图四;

楼层面等短边长为250~500mm的水平洞口、安装预制构件时的洞口以及缺件临时形成的洞口,应设置盖件,四周搁置均衡,并有固定措施;短边长为500~1500mm的水平洞口,应设置网格式盖件,四周搁置均衡,并有固定措施,上满铺木板或脚手片;短边长大于1500mm的水平洞口,洞口四周应增设防护栏杆。

进出建筑物通道口、木工、钢筋加工场等上方有可能坠落物件或处于起重机回转范围内及外脚手架边缘距离坠落半径的,应搭设防护棚。棚宽大于道口,两端各长出1m,进深尺寸应符合高处作业安全防护范围。坠落半径(R)分别为:当坠落物高度为2~5m时,R为3m;当坠落物高度为5~15m时,R为4m;当坠落物高度为15~30m时,R为5m;当坠落物高度大于30m时,R为6m。

2.7吊篮使用安全风险的防范与措施;

吊篮使用应制定吊篮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吊篮使用的操作规程,根据不同施工阶段、周围环境以及季节、气候的变化,采取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并需专业人员应对吊篮进行定期维护与保养。施工作业前,作业人员应对吊篮进行检查、调试。确保安全后才能进行施工作业。停用2日以上使用前,应对吊篮实行专项检查。作业人员应持证上岗、从地面进入吊篮,不得从建筑物顶部、窗口等其他孔洞处出入吊篮。平台内不得超过2人并保持荷载均衡。遇到雨雪、大雾、风沙及上大风等恶劣天气时,应停止作业,并应将吊篮平台停放至地面,对钢丝绳、电缆进行绑扎固定。吊篮内进行电焊作业时,应对吊篮设备、钢丝绳、电缆采取保护措施。不得将电焊机放置在吊篮内;电焊缆线不得与吊篮任何部位接触;电焊钳不得搭挂在吊篮上。下班后不得将吊篮停留在半空中,人员离开、进行吊篮维修或下班后应将主电源切断,并应将电器箱中各开关置于断开状态并加锁。

2.8人货两用施工升降机安全风险的防范与措施;

人货两用施工升降机的操作、必须持有特种作业上岗证书,并负责卸料平台防护门的开启与关闭。必须有可靠准确的楼层联络通信装置,作业前、按规定进行列行检查与调试,安装、租赁单位应按使用说明书的要求且每月不少于二次的定期检查与保养。

严格控制吊笼额定载货、载人数量,一般不得超过9人,且应装载均匀。

节后施工或经过大雨、大风、台风等恶劣天气后施工时;应对各安全装置进行全面检查,确认安全有效后才能使用。钢丝绳式人货两用施工升降机的钢丝绳不得与遮掩物或其它物件发生碰触或摩擦。升降机使用期间,每3个月应进行1次1.25倍额定载重量的超载试验,确保制动器性能安全可靠。

司机不得擅自离开人货两用升降机。需离开时,应将吊笼停到最底层,关闭电源并锁好吊笼门。将各控制开关拨到零位,切断电源,锁好开关箱、吊笼门和防护围栏门。

2.9塔吊安装、拆卸安全风险的防范与措施;

塔吊安装、拆卸前应向相关单位办理告知手续,在作业时应对操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并切实履行交底人、被交底人的签字手续。安装拆卸作业人员应佩戴安全防护用品,高处作业人员应系安全带,穿防滑鞋,严禁酒后作业。

多台塔吊作业时应确保台与台之间有大于二米的防止碰撞距离,并禁止吊重物件超出安全区域等行为。

安装、拆卸作业应统一指挥、分工明确、不少于四人组成,严格按批准的专项施工方案和使用说明书的的要求、顺序作业,安装前应根据专项施工方案,检查重机基础的隐蔽工程验收记录和混凝土强度报告等相关资料,以及辅助设备就位点的、地基承载力等。连接件及其防松动、防脱落的配件严禁用代用品替代。应使用力矩扳手或专用工具紧固连接螺栓。

并在坠落半径范围外设置安全警戒线禁止无关人员进入危险作业区。危险部位安装或拆卸时应采取可靠的防护措施。应使用对讲机等通信工具进行指挥。遇大雨、大雪、大雾等恶劣天气及四级以上风力时,应停止安装、拆卸作业。安装完毕,安装单位应进行自检自查,自检合格后报检测机构检测,检测合格后由总承包单位组织安装、使用、租赁、监理等单位进行验收,将验收合格后的登记标志挂设于该设备的显著位置。驾驶、司索、信号等工种必须持证作业并配备良好的对讲通信设备,夜间施工应有足够照明,休息、放假、停工期间的臂架应能随风转动,以防倾覆事故的发生。

2.10悬挑式脚手架安全风险的防范与措施;

悬挑脚手架的悬挑梁应采用双轴对称截面不小于160mm有产品质量合格证,无锈蚀、变形、无裂缝的型钢。所用的钢丝绳不应严重断丝、局部集中断丝、绳股断裂等。预埋U型拉环应使用HPB235级热轧光圆钢筋,其直径不小于20mm.

且不得使用锣纹钢筋替代。

悬挑钢梁固定在混凝土结构梁板上,内则水平锚固段长度应大于悬挑段的1.25倍。在悬挑梁调整好位置后用铁质压板双螺母固定,螺栓丝口外露不应少于3扣,采用两道以上预埋U型圆钢或螺栓在悬挑梁的内则端部固定。钢丝绳仅作安全储备措施,不得作悬挑结构的受力构件。

悬挑脚手架每段搭设高度不宜大于18m,脚手架立杆底部与悬挑型钢连接应有固定措施,防止滑移。悬挑脚手架的底层和建筑物的间隙处必须封闭防护严密,以防坠物、以上应不大于三步采取隔断防坠落措施。与建筑主体结构的连接应采用刚性连墙件。连墙件应采用钢性连接,间距水平方向不应大于6m,垂直方向不

应大于4m。在架体立面转角及一字形外架两端处,架体与塔吊、电梯、物料提升机、卸料平台等设备需要断开或开口处应采取加强措施。安装搭设后的扣件螺栓扭紧力矩、经抽样检测应达到40~65N·m的要求。

第3章建筑高层施工坍塌安全风险防范及措施

3.1扣件式钢管模板支撑架安全风险的防范与措施;

扫地杆、水平拉杆、剪刀撑宜采用ø48.3mm×3.6mm钢管,用扣件与钢管立杆扣牢。扫地杆、水平杆、剪刀撑应采用搭接,搭接长度不得小于1000mm,并不少于2个旋转扣件分别在离杆端不小于100mm处进行固定。立杆接长严禁搭接,必须采用对接扣件连接,相邻两立杆的对接接头不得在同步内,且对接接头沿竖向错开的距离不宜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距主节点不宜大于步距的1/3。严禁将上段的钢管立杆与下段钢管立杆错开固定在水平拉杆上。当在立杆底部或顶部设置可调托座时,其调节螺杆的伸缩长度不应大于200㎜。

对高度超过8m,或跨度超过18m,施工总荷载大于15KN/㎡,集中线荷载大于20KN/m的模板支架,立杆的纵横距离不应大于900㎜。步距,不应大于1.8m,

主节点处必须设置一根横向水平杆,每步的纵、横向水平杆应双向拉通。四周应满布竖向剪刀撑,中间每隔四排立杆由底至顶设置一道纵、横向竖向剪刀撑,剪刀撑杆件的底端应与地面顶紧,夹角宜为45º~60º。支架四边与中间每隔4排立杆从顶层开始向下每隔2步设置一道剪刀撑。

钢管立柱底部应设厚度不小于50mm的垫木和底座,顶部应采用可调支托,U形支托与楞梁两侧间的空隙,必须楔紧,其螺杆伸出钢管顶部不得大于200mm,螺杆外径与立柱钢管内径的间隙不得大于3mm。

在立柱底距地面200mm,沿纵横水平方向应按纵下横上的程序设扫地杆。当立柱底部不在同一高度时,高处的纵向扫地杆应向低处延长不少于2跨,高低差不得大于1m,立柱距边坡上方边缘不得小于0.5m。后浇带部位、必须分系统搭设,决不能与其它相互连接。

3.2拆除模板及支撑体系安全风险的防范与措施;

模板及支撑体系拆除应按专项施工方案进行,拆除前应经项目技术负责人和监理工程师的批准。模板拆除的时间应符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的有关规定执行,混凝土未达到规定拆模强度及上层结构未浇筑完成,不得拆除承重支模架。

多个楼层间连续支模的底层支架拆除时,应保留拆除层上方不少于二层的模板支架。拆除时间应根据连续支模的楼层间荷载分配和混凝土强度的增长情况综合确定。必须杜绝、后浇带支模架采取同时拆除、后回顶支模的错误做法。

模板的拆除作业、应设安全围栏区,从上而下进行拆除,严禁上下同时作业。分段拆除高差不应大于2步,采取先支的后拆、后支的先拆、先拆非承重模板、后拆承重模板。连墙件必须随支撑架逐层拆除,架体的自由高度大于两步时,必须加设临时拉结点,拆下的模板、钢管

扣件及构配件应及时运至地面,严禁抛扔,不得集中堆放在楼层或未拆除的架体上。

第4章建筑高层施工临时用电安全风险防范及措施

4.1临时外电安全风险的防范与措施;

在建工程(含脚手架具)的外侧边缘与外电架空线路之间必须保持安全操作距离。最小安全操作距离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当达不到上表的规定时,必须采取绝缘隔离防护措施,并应悬挂醒目的警告标志标牌。架设防护设施时,必须经有关部门批准,采用线路暂时停电或其他可靠的安全技术措施,并应有电气工程技术人员和专职安全人员监护。

4.2接地与接零安全风险的防范与措施

在施工现场专用变压器供电的TN—S接零保护系统中,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必须与专用保护零线连接。保护零线应由工作接地线、配电室(总配电箱)电源侧零线或总漏电保护器电源侧零线处引出。

当施工现场与外电线路共用同一供电系统时,电气设备的接地、接零保护与原系统保持一致。不得一部分设备作保护接零,另一部分设备作保护接地。采用TN系统做保护接零时,工作零线(N线)必须通过总漏电保护器,保护零线(PE线)必须由电源进线零线重复接地处或总漏电保护器电源侧零线处,引出形成局部TN-S接零保护系统。TN系统中的保护零线除必须在配电室或总配电箱处做重复接地外,还必须在配电系统的中间处和末端处做重复接地。在TN系统中,保护零线每一重复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值应不大于10Ω。在工作接地电阻允许达到10Ω的电力系统中,所有重复接地的等效电阻值不应大于10Ω。

每一接地装置的接地线应采用2根及以上导体,在不同点与接地体做电气连接。不得采用铝导体做接地体或地下接地线。垂直接地体宜采用角钢、钢管或光圆钢,不得采用螺纹钢。接地可利用自然接地体,宜采用与在建工程基础接地网连接的方式。

PE线上严禁装设开关或熔断器。PE线上严禁通过工作电流,且严禁断线。

PE线所用材质与相线、工作零线(N线)相同时,颜色为绿/黄双色线。配电箱金属箱体,施工机械、照明器具、电器装置的金属外壳及支架等不带电的外露导电部分应做保护接零,与保护零线的连接应采用铜鼻子连接。

4.3配电箱、开关箱安全风险的防范与措施;

配电系统应设置配电柜或总配电箱、分配电箱、开关箱,实行三级配电,三级保护,各级配电箱中均应安装漏电保护器。总配电箱以下可设若干分配电箱,

分配电箱以下可设若干开关箱。总配电箱应设在靠近电源的区域,分配电箱应设在用电设备或负荷相对集中的区域。分配电箱与开关箱的距离不得超过30m。开关箱与其控制的固定式用电设备的水平距离不宜超过3m。配电箱、开关箱周围应有足够2人同时工作的空间和通道。不得堆放任何妨碍操作、维修的物品;不得有灌木、杂草,以利于特发事件的因急处理。

动力配电箱与照明配电箱、动力开关箱与照明开关箱均应分别设置。每台用电设备必须有各自专用的开关箱,严禁用同一个开关箱直接控制2台及2台以上用电设备(含插座)。配电箱的电器安装板上必须设N线端子和PE线端子板。N线端子板必须与金属电器安装板绝缘,PE线端子板必须与金属电器安装板做电气连接。进出线中的N线必须通过N线端子板连接,PE线必须通过PE线端子板连接。隔离开关应设置于电源进线端,应采用分断时具有可见分断点,并能同时断开电源所有极的隔离电器。漏电保护器应装设在配电箱、开关箱靠近负荷的一侧,且不得用于启动电气设备的操作。

配电箱、开关箱的进、出线口应设置在箱体的下底面,出线应配置固定线卡,进出线应加绝缘护套并成束卡固在箱体上,不得与箱体直接接触。移动式配电箱、开关箱的进、出线应采用橡皮护套绝缘电缆,不得有接头。配电箱、开关箱的电源进线端严禁采用插头和插座活动连接。

配电箱、开关箱应装设端正、牢固。固定式配电箱、开关箱的中心点与地面的垂直距离应为1.4~1.6m。移动式配电箱、开关箱应装设在坚固的支架上。其中心点与地面的垂直距离宜为0.8~1.6m。配电箱、开关箱应编号,表明其名称、用途、维修电工姓名,箱内应有配电系统图,标明电器元件参数及分路名称。

配电箱、开关箱应进行定期检查、维修。检查、维修人员必须是建筑电工,持证上岗。检查、维修时必须按规定穿、戴绝缘鞋、手套,必须使用电工绝缘工具。

第5章高层建筑施工消防安全风险防范及措施

5.1施工现场消防安全的基本要求;

施工现场必须有消防平面布置图、制订消防因急预案和演练,建立健全消防防火责任制和管理制度,配备消防器材及义务消防人员,定期对灭火器材进行普查换药,日常巡查消防灭火器的压力与时效,确保处于完好状态,消防通道必须保持畅通、不得任意堵塞。

建筑物每层应配备不少于2根、管径不少于DN100的消防给水竖管,每层留设消防水源接口,消防水抢、水带和软管并落实专人负责管理。

5.2施工现场消防设备及作业的安全风险防范与措施;

严格执行动火审批制度,现场确需动用明火作业时必须办理动火审批手续,配备动火监护人员和灭火器材。动火作业前应清除动火点附近5米区域范围内的易燃易爆危险物品或作适当的安全隔离,离地面2米以上的高空动火作业时、必须保证不少于一人在下方专职负责随时扑灭可能引燃其它物品的火花。

施工现场应单独设置易燃易爆危险品仓库,易燃易爆物品堆放间、木工间、油漆间等消防防火重点部位、应采取必要的消防安全措施,配备专用消防器材,并有专人负责。

现场应设固定吸烟室,严禁在现场游动吸烟。现场的施焊、切割作业点与氧气瓶乙炔瓶等危险品的距离不得小于10m、氧气瓶乙炔瓶的距离不得小于5米、与易燃易爆品的距离必须大于30m,当不能满足安全距离时,应采取隔离措施,并且氧气瓶、乙炔瓶等施焊、切割设备上安全附件必须齐全有效。现场的施焊、切割作业点,必须有灭火器和沙箱,特别是在楼层上作业时,通风要良好,必须随时携带灭火器,设置沙箱、铁锹,及做好安全防护屏,不准火花掉落在其他作业面上,以免引起火灾或影响邻近的施工作业。

乙炔瓶使用中应增设回火装置。气瓶使用或存放时均不得平放,氧气瓶乙炔瓶应分别存放,不得在强烈的阳光下曝晒。气瓶必须装有防震圈和安全防护帽,乙炔瓶使用中应增设回火装置。

第6章结论

高层建筑施工、具有层数多,涉及工种多,临边洞口多,安全风险多,施工工序多,安全要求高,工程量大、面广,建设周期长以及建设投资大等特点。

因此就需要我们项目建设的各级管理人员要牢记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规定。特别是作为责任自控主体的施工企业必须要按照法律法规的要求,克服麻痹侥幸心理,切实增强施工安全意识,科学辨识各分部分项工程中所存在的重大危险源,要从四M一E着手,针对性地制定和建立安全施工的制度及风险防范措施,做到早辨识、早评估、早分解,排除环境及物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只有规范施工、措施到位,才能遏制和防范安全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吴座刚.新形势下建筑安全监理工作问题和措施分析.[J].环球市场,2016、(24):246.

[2]梁立峰.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及安全事故预防[J].广东建材,2011(2):103-105.

[3]邓思聪.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J].价值工程,2011(2):86.

[4]陈舂秀.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安全管理[J].科技资讯,2011(4):157.

[5]张新华.浅析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J].中华民居:学术刊,2011(7X):55-56.

[6]姚勇.浅谈新时期如何加强建筑工程安全监督管理[J].大陆桥视野,2011(12):33-34.

[7]陈百校.浅谈工程建设安全监理[J].防护工程,2018、01、(1):127.

[8]薛卫洪.浅谈高层建筑施工安全管理问题《建筑知识:学术刊》2011:160-161[6]

[9]刘香丽.浅究如何有效提高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监理水平.[J].东方企业文化,2014、(15):371.

[10]魏志建.探讨建筑基坑安全监理措施.[J].江西建材,2015、(2):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