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学慧1李爱春1邬鹏宇(通讯作者)2
(1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肿瘤血液内科河北唐山063000)
(2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心胸外科河北唐山063000)
【摘要】目的:观察爱立敷外用结合红外线照射预防PICC置管后静脉炎的疗效。方法:将98例行PICC的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48例,对照组50例,实验组于PICC置管12h后在穿刺点上方沿血管走行给予爱立敷外贴长度5cm×6cm,同时红外敷线照射,每天2次,连续7d;对照组按常规方法进行导管护理+红外线照射,观察两组静脉炎的发生率、发生严重程度、发生时间级治愈时间。结果:实验组静脉炎发生率8.3%,对照组为2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静脉炎发生时间延迟(74±19.16hVS119±28.51h,P<0.05);治愈时间缩短(88±15.95hVS55±16.10h,P<0.05)。结论:爱立敷外贴结合红外线照射能有效防治PICC所致机械性静脉炎。
【关键词】爱立敷;红外线;PICC;机械性静脉炎
【中图分类号】R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5)14-0012-02
输液治疗在恶性肿瘤的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而化疗药物刺激性及长期反复输液均给患者带来巨大痛苦;因此,临床上出现经外周静脉插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therallyInsertedCentralCatheter,PICC),为肿瘤患者提供了一条简便有效的无痛性输液途径。但是PICC置管后的并发症时有发生,其中静脉炎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发生率为12.3%~23%[1],多发生于置管后3~7d,给部分患者带来新的痛苦,甚至置管失败;为此,我科采用近来爱立敷外敷结合红外线照射来防治PICC置管后机械性静脉炎,取得满意效果,现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收集2013年6月~2015年6月在我科行PICC置管的恶性肿瘤患者98例,将这98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48例,男25例,女23例,年龄48±12岁,右上肢10例,左上肢40例;对照组50例,男例22,女28例,年龄45±13岁,右上肢15例,左上肢35例。两组性别、年龄、选用静脉、穿刺次数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结果见表1。
2.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用美国巴德三向瓣膜式PICC导管,型号为4Fr,长度为65cm;实验组在置管后12h,于穿刺点上方3~5cm处沿血管走行给予爱立敷外贴5cm×6cm,同时行红外线照射20~30min,2次/d,连续7d;对照组在置管后以3M透明贴膜固定,每日更换贴膜,同时给予红外线照射20~30min,2次/d,连续7d。如有静脉炎发生两组均继续原方案至痊愈,观察治愈时间。
观察指标:置管后每日观察穿刺处有无疼痛、红肿,穿刺静脉有无条索状改变、硬结,持续7d。静脉炎分级:采用美国静脉输液护理学会所规定的标准:I级,穿刺点疼痛,红和/或肿,静脉无条索状改变,未触及硬结;Ⅱ级,穿刺点疼痛,红和/或肿,静脉有条索状改变,未触及硬结;Ⅲ级,穿刺点疼痛,红和/或肿,静脉有条索状改变,可触及硬结。
3.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2.0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行t检验;计量资料行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结果
4.1两组患者一般情况:表1
4.2两组机械性静脉炎发生情况比较:
实验组中I级静脉炎2例,II级静脉炎2例,没有Ⅲ级静脉炎;而对照组中I级静脉炎6例,II级静脉炎5例,Ⅲ级静脉炎1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5.讨论
尽管PICC在临床输液中应用日趋广泛,但置管后静脉炎的发生,增加了患者痛苦,加重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和心理压力,因此,预防如何有效静脉炎的发生是关键。据研究PICC引起的静脉炎多为机械性静脉炎,属于无菌性炎症,是由于导管对血管壁的磨擦、撞击作用,造成血管的痉挛和血管内膜的损伤,激惹静脉壁发生的静脉炎症反应[2~3]。
红外线可穿透皮肤,直接使肌肉、皮下组织等产生热效应,加速血液循环,增加新陈代谢,有消肿止痛的作用,可促进药物和炎症的吸收,从而达到预防和治疗静脉炎的作用[4]。
爱立敷是一种新型的自粘式薄型敷料,独特的三层结构,能给受损血管提供理想愈合环境,改善局部微循环,促进受损血管的修复,避免摩擦力和剪切力,从而有效地预防静脉炎。同时也能为血管周围提供低氧或无氧的愈合环境,在低氧或无氧刺激下巨噬细胞可释放生长因子,刺激毛细血管生长,低氧时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最理想,能够促进受损血管壁的修复[5~7]。
我们研究结果表明,对照组静脉炎发生率为24%,其中Ⅱ、Ⅲ级为6例;而实验组静脉炎发生率为8.3%,且无严重静脉炎发生;实验组静脉炎发生时间延迟明显延缓时间为119±28.51h,而对照组发生时间为74±19.16h;治愈时间缩短实验组为55±16.10h,而对照组为88±15.95h;经爱立敷及TDP照射后PICC患者静脉炎发生率明显降低,发生时间延缓,程度减轻,治愈时间缩短;考虑爱立敷给予患者局部提供一个封闭透气的愈合环境,结合红外线照射促进炎症吸收互相增效,达到防治效果。这种方法护士操作简便易掌握,不良反应少,患者易于接受,减轻患者痛苦,有一定临床使用价值。
【参考文献】
[1]郑春辉,王凤,陈强谱.经外周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并发症及防治[J].中华护理杂志,2004,39(9):700-2.
[2]王萍,金立秀,李海凤.PICC所致静脉炎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J].护士进修杂志,2015,30(1):75-6.
[3]ElaynePenney-Timmons,RN,CRNI,etal.OutcomeDataforPeripherallyInsertedCentralCathetersUsedinanAcuteCareSetting[J].JournalofInfusionNursing,2004,27(6):431-6.
[4]黎容清,吕玉洁,郭振洁等.TDP不同时点照射预防PICC机械性静脉炎的效果观察.护理实践与研究[J].2013,10(10),114-5.
[5]李玉英.爱立敷治疗化疗药物局部毒副反应的效果观察[17.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68(10);63-4.
[6]王建芸,李兰芝,崔尼尼.爱立敷敷料对延长留置针留置时间的效果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15,53(1):84-6.
[7]吴碧钦,黄朝青.新型敷料预防PICC置管术后静脉炎的疗效观察[J].护理研究,2015,28(7):275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