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豫剧流派的继承与发展的问题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10-20
/ 2

浅谈豫剧流派的继承与发展的问题

赵宝萍

赵宝萍

(河南省禹州市豫剧团河南禹州461670)

中图分类号:J825.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41-1413(2011)11-0000-01

中国豫剧在其形成发展的过程中,曾经形成了不同的地域流派:祥符调、豫东调、豫西调、沙河调,统称为豫剧的四大流派。上世纪四、五十年代至八十年代,四大地域流派逐渐融合,慢慢地消解了地域性的差别,被数位豫剧大师的艺术风格所取代,即:常(香玉)、陈(素真)派、崔(兰田)派、马(金凤)派、阎(立品)派、桑(振君)派、唐(喜成)派、李(斯忠)派、牛(得草)派;还有一个很特殊的现象是,中国豫剧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出现了以演唱现代戏为传统的河南省豫剧三团流派;张岫云先生因为将豫剧带到了台湾,并使其生存发展了起来,因而现在也被成为张派;王素君因为在戏迷中间有很高的威望,所以也被观众呼之为王派;九十年代又出现了王希玲为代表的新流派;今天也出现了以李树建为代表的一个新流派,等等。同时,因为豫剧音乐唱腔在全国各地的变异,那么新的地域流派又在涌现:以河南大地为代表的中原派、以河北为代表的北派、以湖北为代表的南派、以陕西为代表的西派、以台湾为代表的闽派、以新疆为代表的边陲派。在不同的分类派别中,依然是以演员表演风格最为显著,加之新的地域流派的出现更使豫剧呈现出五彩缤纷的局面。

目前的豫剧界,老生行当有以唐玉成为代表的豫东唐派,它形成并发展于地处豫东的商丘,多上演以红脸为主演剧目;它以大本嗓为主,真假声结合,表演洒脱自然,唱腔苍凉遒劲,乡土气息十分浓郁,代表剧目有《地塘板》、《打金枝》、《火烧纪信》、《辕门斩子》、《刘墉下南京》、《诸葛亮吊孝》等,传人有杨启超、刘新民、张枝茂、于福礼、张家训、刘忠河、索文化、谢庆军、洪先礼、朱坤芳、景福仓等。豫东红脸流派的观众群体和后学者主要集中在河南的东部。因为唱腔和表演过于陈旧、粗俗,现在已经很难登上豫剧的高雅之堂,逐渐被人们所摒弃与淡忘。故而,这个流派必须在继承的基础上有较大的发展,只有跟上了时代的步伐,才能焕发出新的风采。另有以唐喜成为代表的唐派,以真假声混合演唱为主,唱腔高亢嘹亮,雄浑豪放,如同虎啸龙吟,在梨园界独具一帜,堪称豫剧界男声唱腔中最大的流派。代表剧目为《三哭殿》、《南阳关》、《大破天门阵》、《血溅乌纱》等,优秀传人有贾廷聚、杨志礼、叶华、张福成、颜永江、任家波、袁国营等。女小生行当有王素君的王派,行腔宽厚清醇,略带鼻音,表演儒雅惆傥,潇洒自如,代表剧目有《陈妙常》、《红楼梦》、《王金豆借粮》、《梁山泊与祝英台》,传人有张三旺、杨国民、吴斌、王燕、李斌等。旦角行当有陈素真的陈派,唱腔古朴典雅,做工细腻传神,代表剧为《宇宙锋》、《春秋配》、《拾玉镯》、《叶含嫣》,传人有关灵凤、吴碧波、袁秀荣、牛淑贤、赵吟秋;桑振君的桑派,唱腔字乖韵巧,轻快活泼,代表剧目有《白莲花》、《对绣鞋》、《八件衣》、《黛玉葬花》,传人有胡小凤、苗文华、郭英丽、常俊丽;崔兰田的崔派,行腔浑厚深沉,做派端庄稳静,代表剧目有《秦香莲》、《桃花庵》、《卖苗郎》、《陈三两》,传人有郭惠兰、张宝英、崔小田、杨素霞;阎立品的阎派,表演委婉细腻,含蓄典雅,代表剧目有《秦雪梅》、《游龟山》、《碧玉簪》、《盘夫索夫》,传人有李喜华、白文芝、张美贞、原淑静;马金凤的马派,唱腔简洁明快,表演刚健清新,代表剧目为《花打朝》、《对花枪》、《穆桂英挂帅》、《杨八姐游春》;常香玉的常派,表演奔放舒展,刚柔相济,代表剧有《花木兰》、《拷红》、《大祭桩》、《破洪州》,传人有谷秀荣、王素珍、高玉秋、陈小香。净行有李斯忠的李派,行腔浑厚粗犷,表演大气豪迈,代表剧目有《下陈州》、《铡美案》、《忠烈千秋》、《包龙图坐监》,传人有马东法、王清海、兰力、张钰东。丑行有高兴旺的高派,表演淳朴自然,张驰得体,代表剧目为《借靴》、《推磨》、《喝面叶》、《王二楞卖烧饼》,传人有葛圭章、高小旺、吉冠武、孟庆刚等;牛得草的牛派,表演寓庄于谐,趣味盎然,代表剧目有《七品芝麻官》、《卷席筒》、《拾女婿》、《做文章》等。

豫剧风格流派的形成,一般需同时具备四个条件:一是作为流派创始人的艺术家,要首先形成自身独特的表演风格,成为有别于其他演员的艺术标示。这种表演特点是在借鉴前辈和同辈表演艺术的基础上,结合自身条件不断摸索而形成的。如崔兰田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吸收老艺人周海水、张庆官的表演风格,充分发挥其中低音区的特长,形成了似断似连、缠绵婉转、深沉抑郁的唱腔风格,并在舞台表演上着力于悲剧性人物塑造,形成了以深沉哀怨为美学追求,以抑郁缠绵为风格特点的崔派艺术,颇具京剧艺术家程砚秋的演唱特色,被誉为豫剧的“程派”,在群众中产生了巨大影响,使人闻其声如见其人,听到《秦香莲》中那段如泣如诉的“三江水洗不尽我满腹冤枉”,就让人不自觉想到崔兰田。二是有艺术的继承人,这是流派群体性的必备要素。形成异于他人的表演风格,只具备了构成流派的基本要素,还要为同行们所钦羡推拱,使一批人竞相学习、拜师求教、追随仿效,才有可能成为一派。有人说“有没有传人,丝毫不影响他们自成一派”(傅谨《戏曲流派是什么和怎么是》)这种看法是不成立的。也只有具备了这种群体性,才能使流派得以代代相传,而不至于“人去艺空”。如今豫剧流派宗师除马金凤和王素君以外,均已谢世,人们还能在舞台上欣赏到他们风格的表演艺术,即在于艺术的传承(尽管这种传承并不理想)。三是有独具特色的代表剧目。所有形成风格流派的优秀演员,都要有相当一批代表作,使人们可以将此一流派和剧目“对号入座”,如马派的“两花一挂”、崔派的“四大悲剧”,这是演员的艺术成就和群众口碑长期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些戏曲剧目不一定都是他们的“私房戏”,却要能够凸显其个人风格。如《辕门斩子》同为豫东红脸流派和唐(喜成)派的代表剧,艺术风格却有所不同;《对花枪》同是马金凤和崔兰田的代表剧目,表演特点也迥然有别。四是有较好的群众基础,这是流派形成的最重要条件。流派既不能自封,也不能人为树立,其形成是一个长期积累探索并被大众逐步认可的过程,难以得到观众的认可与确认,所谓的“流派”只能是一种假设或幻想。

豫剧的繁荣兴旺,和流派的竞彩争辉是分不开的。在豫剧尚处于幼稚的萌芽状态时,由于创作或表演手法还不成熟,风格较为单一,不可能有流派产生。只有在发展到一定阶段,在思想活跃、环境自由的社会条件下,才有可能形成不同的创作或表演风格,促成不同风格流派的诞生。豫剧流派的形成与发展,是艺术全面成熟的结果;不同豫剧流派的自由发展和相互竞争,又加速了豫剧本身的推陈出新,促进了艺术的发展和繁荣。豫剧呈现出辉煌景象的20世纪30年代至80年代,即为流派纷呈、百花竞艳的时期。当今豫剧界出现以某一两个流派取代其他流派,以少数人的风格替代众多艺术家的贡献的不良倾向,以致流派越传越少、风格愈加单一,成为豫剧健康发展的制约因素。2011年9月,第二届中国豫剧节在郑州隆重推出,全国多地的豫剧院团前来展演,才使我们看到了豫剧新的地域性流派的产生。我认为,地域性流派我们应该好好的研究一下,如何使其既是豫剧,又带有鲜明的地方色彩和文化烙印,使其健康地发展下去,是豫剧艺术之花在全国各地开地更加绚丽多姿。以演员的个人表演艺术为流派的,我们更要加大力度去研究它、保护它。例如,投入资金为各个流派做音配像抢救工程,组织、挑选一批优秀的流传传承人开堂授课,专门挑选一批适合该流派的好苗子加以认真地培养,使其成为流派的新一代传人。每个流派既要恢复、加工、提高原有演出剧目,又要重新创作新的一批剧目,形成丰富的流派演出剧目库,这样才能真正地继承、发展流派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