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信息技术;农村教育;普及
作者简介:韩培德,任教于甘肃陇南市武都区两水中心小学。
我国信息技术教育发展至今,虽然有了很大的发展,但信息技术教育主要还是集中在城市,离信息技术教育的普及还有一段距离。特别是在农村小学教育这一块,信息技术教育起步晚、发展缓慢。据调查,我国城市与农村信息技术教育指数相差甚远。作为一名农村教师,笔者将浅谈一下农村信息技术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应对的策略。
一、农村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受农村经济现状与农村学校办学水平的制约
信息技术教育的开展,它需要一定的硬件设施,而这些硬件设施的配置,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从学校角度来看,虽认识到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要性,也做拿不出钱来投资,有些也是为了响应信息教育的号召而象征性的购置设施,许多地区上课的时候,几个学生共用一台电脑,甚至一些村小连教师都没动过电脑,学生跟本就没上过信息技术课,这些学生跟本没法和城市的学生相比,因此不同程度的制约农村信息教育的教学进程。这样,信息技术教育就缺乏它必备的物质载体和知识基础,实为“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从学生的角度来看,由于生活条件的限制,学生自己拥有计算机几乎是不可能的事,而计算机又是信息技术教育的最基本的设施。没有足够的计算机,开展和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就只能是一句空话。由此可见,资金的短缺,是农村信息技术教育的最大制约因素。
二、现行教育评价体系对信息技术课的冲击
从学校方面来看,虽然现在实施的是素质教育,但是,在教育主管部门对学校的办学进行评价时,主观上看的还是学生的学习成绩,这样,信息技术课就得不到应有的重视;从学生方面来看,即使想学,也会因担心影响必修课程的成绩,而不得不放弃。这样,给开展和普及信息技术带来了相当的困难。受这些条件的限制,即使开设信息技术课,也是作为一种选修课被排入课程表。
三、广大教师信息技术进修学习没有时间进行,知识体系落后
从专门从事信息技术教育的师资来看,大多数是自产自销的,在信息飞速发展的时代,知识的更新就日新月异的,要求老师不断的进行相关的学习和进修,而这些又需要很多的培训资金和学习时间。一般的学校又很难解决。信息技术教育不仅仅是专业教师的事,而应当是全体教师共同参与并把信息技术同自己的本学科相结合,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但许多教师对信息技术教育中的基础工具的操作应用知之甚少,甚至有的教师还对计算机有或多或少的排斥感、畏惧感。所以很多教师还停留在“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张嘴巴”的旧教学模式上。
四、农村学校有限的资源得不到有效的利用
有些条件较好的地方,已经初步拥有了信息技术教育的条件,修建了诸如多媒体教室、计算机教室等硬件设施。学校在课程及时间安排上就限制了学生只能在上课时才能用得上这些设备;再一方面,学校也没有意识利用这些设备对教师进行信息技术教育素质方面的培训。甚至现在还有很多农村的老师办公室还没有用上电脑这个基本的办公设备。条件差的学校全校只有一台电脑或没电脑。
目前,一些农村小学通过多种渠道筹措资金,修建了诸如多媒体教室、计算机教室,已经初步拥有了应用远教资源进行信息化教育教学的条件。但是同时又有很多制约因素:
一方面学校远教工作人员和信息技术教师没有经过专业化的技术培训,不具备维护、管理、升级设备等方面的能力,一段时间后设备功能降低或损坏,学校也没有经费请服务公司进行维护、改造或升级,致使资源应用的物质载体处于瘫痪状态;
另一方面,不少农村小学由于缺少教室,争取的多媒体教学设备无处安放,使资源应用缺少它必备的物质载体和环境。这些学校接收的优质资源成了无人问津的“垃圾”。一些学校,只有一间多媒体教学教室,就限制了学生只能轮班上课。
再次,少数农村学校领导认识淡薄,观念滞后,对现代远程教育资源不甚了解,缺乏对现代远程教育工作的组织和引领。老师教育观念守旧,欠缺信息技术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资源应用仅局限于课程资源中教学课件媒体资源的应用。
五、教师信息化教育素质不高,缺乏资源应用的主动性
远程教育资源、毕竟是一种新技术,目前大多数教师对信息技术存在“先天不足,后天营养不良”,远程教育的应用和学校的设施、上课环境相矛盾。知之甚少,底气不足,心里发虚。同时存在思想守旧、观念落后、改革创新意识不强,对信息化远教资源的加工、处理及整合应用,都存在一定困难,产生畏难情绪,缺乏资源应用的主动性。很多学校教师现代教育理论与操作技术校本培训不到位,主要原因在于学校学科教师数量不足,缺少校本培训的师资、条件和相关激励制约机制,开展专业培训和教学研究很难形成氛围并保证质量。校本培训缺乏实用性、针对性,未能有效提高教师信息化教育素质与能力。不少教师还对计算机有或多或少的排斥感、畏惧感。教师们一是怕出错--电脑操作失误而出笑话;二是怕出力--花时间、花精力学习现代教育理论、技术和加工处理。三怕,学过的知识没有地方用,现在学校的多媒体教学设施很少,只是上公开课,示范课时使用,平时跟本就没有地方用,所以学了,做了之后还是没有地方用。所以很多教师仍固守于“一支粉笔一本书、一块黑板一张嘴”的传统教学模式。这是制约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发展的又一大障碍
以上的原因,制约了信息技术的全面普及有效的教学应用。
针对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发展中所面临的问题和困难,农村学校要高度重视,提高认识、制定规划、采取措施,逐步缩小城乡差距。当然涉及到的国家政策方向的,我们还是没有更好的办法去应对,但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还是有很多方式和办法去解决的:
1.加大资金投入完善远教资源应用物质载体及环境建设
现代远程教育以计算机技术为依托。资源应用离不开多媒体教室、教师电子备课室等。由于远程教育、信息化教育硬件设施装备的耗资较大,农村小学贫穷无力承担。为此希望地方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加大资金投入,争取中央和地方专项经费,完善远教资源应用物质载体及环境建设。同时,各学校增加设备、设施、及环境的日常运行、维护经费的投入,以保资源按时完整接收和应用。
2.学校远程教育工作人员和网络技术人员及信息技术教育人员要自觉加强自身角色调整和素质的提高
远教工作人员要在学校远程教育、信息化教育的深化推进中找到实现其自身价值和社会价值的位置与平台。一是学校各学科任课教师在日常运用远教资源进行课堂教育教学中遇到信息技术处理困难时,积极主动同他们进行合作配合,加强指导与交流,相互提高,发挥自己的特长;二是增强自身工作职责,做好远程教育设备管理;三是加强学习,不断“充电”,提高自身能力素质。
学校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信息教育总体发展规划。引进激励、竞争、制约三大机制,将信息教育设备、资源应用纳入日常教育教学、教育科研工作考核范畴,制定完善学校信息教育设备、资源应用检查、评比的相关制度,激励和督导广大教师充分使用设备和资源。把信息教育资源设备管理,资源接收下载、整理和学科教育教学、教育科研应用同教师的学期、学年考核相结合,对积极应用远教资源进行学科课堂教学、教育科研取得成效的教师给予奖励,并在评优选先、调资晋级时在同等条件下给予优惠的政策。同时对未应用远教资源进行学科课堂教学的或应用不好的教师给予适当的制约。通过制度管理和激励制约机制,鼓励教师自觉主动熟悉设备使用,浏览资源,并在学科教育教学、教育科研中积极有效、优化整合地应用资源,促进学科现代远程教育设备、资源的应用,不断提高远程教育资源、设备使用效益,提升教师自身信息化教育素质。
六、加强培训,大力提高教师信息化教育素养
现代信息教育工程的目标宗旨是资源应用,而教师又是信息教育的主力军。目前农村小学教师信息技术素养普遍不高。要开展信息教育,实现资源与课堂教学的融合,学校应结合远程卫星数字远教资源和校本资源,坚持现代教育理论与技术培训相结合,采用全员培训与骨干培训相结合,集中培训与日常学习实践相结合等培训方式,大力开展校本培训。组织教师认真学习、理解新课程的理论。对骨干教师的培训重在“术”,不断提高教师对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对一般教师重在如何应用。通过校本培训,提高全体教师的信息化教育素质。
七、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信息化教学水平,建设一支数量足够、素质较高、适应教育信息化的师资队伍是推进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关键。为了尽快解决这个问题,应采取多种方法和形式,加快信息技术教师的培养。采取优惠政策吸引人才,多种途径培养人才。积极落实(教育部关于推进教师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意见),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多种形式对教师进行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信息素养。既要对他们进行现代信息技术培训,也要对他们进行现代教育技术培训,还要使他们掌握先进的教育观念。使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还是现代教育的研究者和开拓者。使他们自觉地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作为自己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
(作者单位:甘肃陇南市武都区两水中心小学746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