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意图出发——说明文阅读教学新探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09-02-12
/ 2

从意图出发——说明文阅读教学新探索

陈晶

关键词:意图重构教学内容

说明文教什么这是一个问题。我曾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大多数教师对于说明文的教学内容的定位基本相同:一、学习各种说明的方法。二、了解不同的说明顺序。三、学习说明语言的准确性。对于上述教学目标的定位,我们似乎并没有太多的疑问。可是,说明文的教学仅仅如此吗?说明文教学,教什么,怎样教,取决于文本写的是什么。怎么写的?为什么这样写?所以我们主张从作者的意图本位出发,重构说明文的教学内容。并将此概括为如下几个方面:

一、作者为什么写这个作品?二、作品是写给谁看的?三、作品是怎样写的?四、作品写了什么?五、有什么值得我们学习和质疑的地方?之所以提出这样五个问题,是因为在语言活动中,我们不能只关注说话者表达了什么意思,任何人的任何话语都是表达某种意图的事件,说话的本质就是表达意图和实现意图。从人与人的关系这一新的语文教学逻辑起点上,再看说明文的教学,可以说作者的意图和作品的读者对象是说明文教学内容构成中的前提性要素。从学以致用的要求看,只有明确了作者的写作意图和作品的读者对象,说明的内容、顺序、方法等才有真正的用武之地。

一、从意图出发,打破传统标准

比如教《中国石拱桥》,作者的意图似乎主要在于介绍中国石拱桥的特点、结构、功能等有关知识。而我们的老师也将重点放在对“桥”的说明上。但我们发现作品中的很多文字与上述意图并不匹配,是不是还有别的更为重要的意图呢?细读作品,我们看到一种无比自豪的感情始终奔涌在作者的心中,因为作品时时流露出对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勤劳勇敢和卓越才能的赞扬。以此观照,全文很多文字才找到了它们的“意图之家”。由此我们可以推断作品的意图:一、介绍有关中国石拱桥的知识;二、歌颂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勇敢和卓越才能。茅以升先生的创作谈里也证实了第二个意图要比第一个意图来得重要的多。作者同时明确告诉我们,他的主要意图不是把桥单纯作为一个物质存在说明有关科技方面的知识,而是把它作为一种精神的体现,“显示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将本文与同一题材的另一篇说明文——马执斌的《闻名中外的赵州桥》比一比,本文的意图就更明晰了。《闻名中外的赵州桥》的着力点在于桥本身,所以把桥的有关知识说明得非常详尽透彻,读者几乎不会产生任何疑问——两文相较,意图并不完全相同,写法自然有别。同时,茅以升的这篇文章是写给谁看的呢?初中生?普通大众?还是别的什么人?当我们看到作者在1983年11月16日在与一位读者的通信的一段文字时,才恍然大悟:该文原刊登于《人民日报》,对象是一般读者,其后选入中学课本,也未有再修订。从这段话看来,如果作者一开始就是为中学生写的,作品的内容以及遣词造句可能就会有所不同。综合以上两点,文章的上述定位才较为准确。

二、从意图出发,还原真实的语文

人教版第四单元《大自然的语言》一课的“研讨与练习”:

一、阅读课文,分别用一两句话回答下列问题。

1、什么叫物候和物候学?

2、物候观测对农业有什么重要意义?

3、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有那些?

4、研究物候学有什么意义?

《教师教学用书》在“教学建议”中说“重点还是积累科学知识”。可见,编者对文本“教什么”的定位就不够准确。这是一种典型的技术性阅读,偏离了语文的轨道。我在教学的时候就采用了以写作意图(或人的情感)为出发点的教学方式,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比如,我们教学生理解什么是物候的时候,可以与《词典》的“物候”进行比较。

《词典》的“物候”是这样描述的:

主要指动、植物的生长、发育、活动规律与非生物变化对节候的反应。例如:植物的冬芽萌动、抽叶开花、落实、落叶,动物的蜇眠、复苏、始鸣、交配,繁育、换毛、迁徙等均与节候有密切关系。非生物现象,例如:始霜、始雪、始冻、解冻等,也属物候现象。

题目为“物候”,所以一上来就下了个定义,再通过分类别并举出例子进行具体说明。全段力求用例子说话,以达到准确客观的目的。对于这一类说明性话语,恐怕不宜用打比方等非中性的说明方法。全段的表达精确、简练。

如果说,《词典》的“物候”是静态的、中性的,那么《大自然的语言》的“物候”似乎真的能让我们呼吸到大自然的气息并能听到大自然的耳语。

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枯荣、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杏花开了,就好象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象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这些自然现象,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称它为物候。

这样一段说明文,与《词典》的“物候”相比,由于意图不尽相同而形成体式、特别是情调的巨大差异:《词典》的“物候”是专家撰写的面向大众的精确解释,其主要意图是向广大读者介绍物候的有关知识,努力做到全面、客观、准确,以满足读者对这一知识的需求。所以表达客观,几乎不带任何感情色彩。而竺可桢的这篇科普说明文是用来指导农事活动的,他的阅读群体是广大的劳动人民。因此,他笔下的“物候”,带着一种特有的温情,为的是使原本抽象的道理介绍得具体可感。这恐怕是竺可桢写作的真正意图吧。

因此,我想,课后的练习可否这样设计:

1、什么是“物候”,文中是怎么解释的?与《词典》中“物候”相比较,两者的用语有什么区别?

2、作者为什么要这么写?你能在文中能找到依据吗?

3、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有四种,请你以其中一种为例,说说作者是如何说明的?

4、作者怎样用准确的语言把一门复杂的学科介绍清楚的?请举例说明。

5、文章的这种写法对我们有怎样的启示?

这样的设计虽然不是最好的,但它无疑更具有“语文味”。

三、从意图出发,避免支离破碎

下面是本校一位老师执教的《生物入侵者》的公开课的片段:

(屏显)阅读科技类文章的方法之一,是捕捉信息、筛选信息、处理信息。

一篇科技说明文所提供的信息是多方面的:有科学知识信息,有关于作者生活和创作方面的信息,这些都是显性信息;还有一些隐性信息:包括文章的思路结构、说明顺序、说明语言;另外,还有一些生成信息等。

请你读读看:你能从这篇科技文中筛选出多少条有价值的信息。

这位老师在引导学生明确“生物入侵者”的含义并理清了文章的结构这些显性信息之后,紧接着又提出了这样的问题:本文主要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并举出文中的实例并阐明作用。学生按部就班的一一找出并说明。在接近下课的几分钟是,这位老师呈现出了这篇文章的缩写让学生匆匆看过就下课了。

我认为前面的学法指导不失为一种新颖有效的指导方式,但后面的问题处理起来未免过于平淡和草率。如果让我来执较这篇课文,我会这样设计:先呈现出原文的缩写。问:与原文相比它省略了那些内容,并作出标志。反复读原文,看看这些内容可否省略,它们有什么作用。

这也是一篇科普说明文。它面对的也是人民大众。为了把一个科学道理阐释清楚,作者列举了大量生活当中的实例,以期达到讲清话的目的。这个设计就从写作者把道理说清楚的意图出发,将说明方法自然融入其中,便于学生整体把握文章内容。此题解决了说明文教学新构中“怎样写”和“为什么这样写”的问题。

以上我们从作品为什么写、写给谁看、怎么写、写了什么等几方面为说明文的教学提供了一些新的思考。如果我们仅以学习说明文的知识为宗旨,那么就有可能永远被“标准”牵着鼻子走或将文章读得支离破碎甚至脱离语文的轨道。这里我们并不是以抛弃说明的顺序、方法、语言等为前提来重构教学内容,而是从意图出发,站在一个新的角度来考察说明的顺序、方法和语言等,从而让学生真正读懂作品。依此教学,不但有利于学生提高说明文的阅读能力,更有利于提高学生说明文的写作能力。

参考文献:

1、王尚文《走进语文教学之门》

2、《中学语文教参新编》,语文出版社1997年版。

3、《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

4、王荣生《“科普文章阅读”单元样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