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浦东新区老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302
摘要:目的:分析行为教育干预对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作用。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6年4月我院在岗的医护人员80名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和B组,A组40例实施行为教育干预,B组40例未实施,比较2组手卫生依从性。结果:A组手卫生依从性与B组手卫生依从性比较,组间出现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医护人员进行行为教育干预可显著提高其手卫生依从性,有效防控医院感染,值得临床借鉴和积极推广。
关键词:手卫生依从性;行为教育干预;医护人员
手卫生主要指的是对医护人员洗手和手部消毒的专业化称呼。大量研究证实[1],医护人员手卫生与院内感染发生率存在非常密切的关系,30%左右的院内感染都是因为手卫生状况不佳导致的,特别是内科重症患者,因为家属和外界监督指导力度不够,再加上频繁进行侵入性操作,所以感染情况更为严峻。院内感染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患者的医疗费用,延长住院时间,也会增加医疗纠纷发生率[2]。基于此,医学界必须高度重视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保障患者生命安全。本文选取我院在岗的医护人员80名作为研究对象,现整理与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8月-2016年4月我院在岗的医护人员80名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36名,女44名,年龄介于20-46岁之间,平均年龄(36.8±6.4)岁;其中医师48名,护士24名,医技8名。其中中专18名,本科30名,大专32名。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和B组,各40例。统计比较两组自然资料,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对比价值。
1.2方法
A组40例实施行为教育干预,主要内容包括:①建立健全手卫生管理制度。对医护人员的手卫生行为进行规范,将《医疗机构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3]发放给本组人员,对其学习和践行行为进行监督指导,帮助其了解手卫生和消毒的指证。②健康教育:定期开设健康宣教专题讲座,设定专门的手卫生知识宣传栏和海报,将手卫生宣传图片张贴在显眼位置,进行宣教指导的同时定期组织培训手卫生常识性知识和注意事项,在医护人员考核标准中纳入手卫生知识的考试要点,使医护人员可以积极主动的保持手卫生。③建立并完善手卫生医疗结构设施:嘱医护人员必须对手卫生执行过程中经常出现的问题给予高度重视,对其洗手和手消毒流程进行严格规范,切实提高洗手正确率和卫生达标率。④强化手卫生监督和指导工作:成立手卫生专业检查小组,对医护人员的手卫生情况进行定期抽查,主要包括双手菌落数、洗手、手消毒流程规范程度等,严肃批评指正检查结果不合格者,表扬和鼓励手卫生达标者。B组40例未实施。
1.3观察指标
使用卫生部颁发的洗手规范的观察表对两组医护人员手卫生情况进行隐蔽观察,统计其手卫生依从性。
1.4统计学处理
应用统计学软件处理器SPSS20.0分析所有涉及到的相关数据,手卫生依从性采用(%)表示,行x2检验,若P<0.05,则说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A组与B组医护人员的手卫生依从性比较,A组优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所示。
3讨论
洗手是所有医护人员每天都要进行的一项工作,通过肥皂和流动水规范洗手,可将手部碎屑、致病菌等清理干净,防止发生医院感染。医护人员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直接影响洗手质量。通过行为教育干预中的手卫生宣教指导、培训考核等可增强医护人员对规范洗手的重视程度。发放洗手宣传图片和材料等可帮助医护人员切实提高对手卫生知识的认知能力,使其真正理解洗手是预防细菌传播和感染的主要途径,从而提高其配合意识和手卫生依从性[4-5]。
由本次实验得到的结果可知,A组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显著高于B组(P<0.05)。这充分证明对医护人员进行行为教育干预可显著提高其手卫生依从性,有效防控医院感染,值得临床借鉴和积极推广。
参考文献:
[1]李晓.行为教育干预对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影响[J].医药前沿,2013,07(18):369-370.
[2]季蓉.行为教育干预对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影响[J].黑龙江医学,2012,34(10):793-794.
[3]叶剑,章雪影,钟玉居等.教育干预对医务人员手卫生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2013,51(35):107-109,112.
[4]陈惠芳,黎少英,郭翠莹等.教育干预对手术室入科护士手卫生依从性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1):342-343.
[5]张雪梅,李国华.干预教育在提高实习生手卫生依从性有效控制医院感染中应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5,04(22):3153-3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