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电力工程项目管理朱建强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浅议电力工程项目管理朱建强

朱建强

(从化输变电工程有限公司510900)

摘要:随着我国电力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化,电力基建项目将面向全国甚至是全世界招标。激烈的市场竞争已摆在所有基建企业面前。目前,广大电力基建施工企业推进了项目管理机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可以说,经过若干年的发展,我国电力建设的水平不断提高,为实现电力建设管理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奠定了基础。本文对电力工程项目管理的定义进行了探讨,分析了电力项目管理的几种常见模式和电力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内容、原则以及在中国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

关键词:电力工程项目管理成本管理质量管理

引言:随着我国电力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化,电力基建项目将逐步打破垄断局面,面向系统外招标,激烈的市场竞争给外部施工单位提供了机会,同时也给电力行业内部工程管理敲响了警钟,电力工程管理水平的改进和提升迫在眉睫。目前,项目管理机制已经在很多电力企业中推广应用,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为实现电力建设管理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奠定了基础。

1电力工程项目管理定义

工程项目是为完成一定的建设任务而进行的有组织活动,其特点是具有期限性和个别性。作为一种管理方式,项目管理是以一定时间为期限,以完成特定项目为目标,以对参与人员进行有效组织管理为主要内容,来最大限度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科学控制项目进程。项目管理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实现项目各要素效用的最大化。与多数工程管理相似,电力工程项目非常重视项目的质量、成本、安全以及工程进度管理。

2电力工程项目管理发展

我国目前建设项目管理的发展路径,与西方一些工业发达国家曾经经历的发展模式相似。但是这些国家的投资者们依据以往的发展经验、吸取了失败的教训,对自身能力的局限性有了更加清醒的认识,并且较早地意识到了技术专家在项目管理上的突出作用,将技术专家的专业知识和经验应用到项目决策、项目实施等环节中来,促进了项目管理水平和效果的提升,推动了项目管理的发展。

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步伐的加快,我国的工程项目管理与以往相比,无论是在质量上还是效果上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具体到电力建设施工的项目管理上,相比其它发达国家的管理模式,我国的电力基建施工的项目管理模式有自己的特点,表现为:通过施工图预算控制成本的模式;通过施工图预算控制人、材、机资源消耗的模式;通过电力基建企业“内部定额”编制施工预算,实施工程成本控制的模式;其他管理模式。

3当前电力工程项目管理存在问题

鉴于项目管理在优化管理效果、提高生产要素使用效率、提升企业经济效益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当今各行各业都非常重视对这一管理方式的运用,电力建设领域也不例外。项目管理对于提高电力建设工程管理的效率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但不容忽视的是,我国的项目管理由于起步较晚,在许多方面都需要改进。

另一方面,在电力建设领域,我国的电力建设水平近年来有了很大提高,但相比国际先进水平还存在着不小的差距。这些不足和差距可以归纳为如下几点:工程项目管理不规范、安全生产基础还不牢固、工艺质量不高、施工企业管理基础薄弱,集约化管理程度低、内部经营机制缺乏活力,企业的管理理念以及员工的管理素质急需进一步提高。

究其原因,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与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同时也是企业项目管理水平低下、经营理念跟不上时代要求的表现。

4对电力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思考

电力项目建设的目的是通过推进能源建设,提高相关能源的产出与供给,有效缓解供需矛盾,为国民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提供能源保障。而对于电力建设的项目管理来说,就需要在此基础上,追求投资、质量和工期三个目标的最优。在实际中,要求电力建设施工方做好质量成本管理,防止“质量过剩”现象的出现,避免经济效益低下的被动局面。同时,通过引进、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在保证工程质量达标的基础上,最大限度降低工程成本。在项目成本管理的众多环节中,如何处理好工期与成本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问题。施工企业需要改变工期越短成本控制越好的认识,通过合理调整工期,寻求最佳工期点成本,从而实现工期成本的管理与控制的最佳效果。

4.1对项目组织结构的思考一个充满活力、拥有快速重组能力的项目组织,对电力项目工程管理的最后效果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矩阵式的组织结构是大多数电力建设企业的选择。

作为适应大型工程项目管理需要的一种组织方式,矩阵式组织结构的优点在于:一是实现了资源共享。相比传统管理模式,这一模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企业人力资源成本。二是促进问题的快速解决。即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构建一个由不同职能的人才所组成的团队。三是员工可以接触到企业的不同部门。矩阵型组织将职能型组织和项目型组织的优点进行了有效地融合。

4.2电力建设项目后评价项目后评价是指在项目完工并运营一段时间后,对项目的立项决策、设计、施工、竣工验收、生产经营全过程进行系统地分析和总结,是对项目产生的财务、经济、社会和环境等方面的效益与影响进行全面科学地评价。从微观上看,项目后评价有利于保证可行性研究和前评价的客观、公正性;从宏观上看,则有利于促进我国投资管理体制的进一步完善。从后评价的整个过程来看,电力工程项目的后评价通常包括提出问题、筹划准备、调查收集资料、分析研究、编制项目后评价等几个步骤。在这些循序渐进的程序中,分析研究这一环节尤为重要。具体到电力工程项目,其后评价的内容可以分为管理后评价、经济后评价和运营后评价。

电力施工企业的经营管理人员以及经营管理策略、管理规章制度等,是电力建设项目后评价主要针对的对象。通过建设项目后评价,对项目建设的经验教训进行总结,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一些科学合理并且具有可行性的建议,以达到加强电力施工企业管理、促进投资效益更好实现的目的。可以说,项目运营后评价是对整个项目进行综合评价的前提条件,它为项目可行性研究提供了经验教训。

5项目管理提升建议

5.1加强成本管理在施工过程中,要做好责任成本管理。通过对每个施工环节进行效益分析,实现各资源要素在动态施工进程中的优化配置。具体说,就是将成本控制的工作细化、落实到施工过程的每一个环节,并在时间上确保成本核算与施工生产进度的同步性,进而保证每一环节成本核算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这样才能有效控制成本,实现最低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

项目成本控制,指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通过对生产经营所消耗的人力资源、物质资源和费用开支等进行指导、监督和调节,保证各项生产费用在计划成本的可控范围之内,并对已经出现或即将出现的成本偏差进行纠正和控制,确保成本控制的效果。其最终目的就是实现项目成本的降低,促进经济效益的提高。需要注意的是,要实现项目成本控制的最优效果,必须要在项目规划和方案设计阶段做好成本控制。在具体实施控制时,项目负责人可以从组织、经济和技术等方面采取控制措施。

5.2加强质量管理,增强市场竞争力产品质量是企业的生命,构成庞大电力网络的变电站和输电线路就是电力施工企业的“产品”。为了确保这些产品的过硬质量,就需要电力施工企业加强项目管理工作的力度,建立起全面的质量管控制度。与此同时,施工企业应该成立一个负责质量检查的专门机构或部门,来实施日常的施工质量监督与管理工作。为了确保质量管理的效果,施工单位需要建立其一系列的制度措施来作保障,如图纸会审制度、质量自检制度、质量互检制度、专管人员检查制度、工序、工种间交接验收制度、隐蔽工程现场检查签证制度、施工质量记录填报制度、电气装置验收制度等等。

结束语:国经济和社会生产水平的飞速发展令国家总体的电力需求越来越高,现有的电力供应系统开始呈现出供不应求的状态,造成了一定的电力缺口,因此电力工程的建设已经成为我国迫在眉睫的一项工作。为了令电力系统的能效及时跟上电力需求,电力工程的建设不只要质量,更要效率,所以对质量和效率都有很大优化作用的项目管理工作在电力工程中非常受重视。另一方面,由于电力工程的复杂性与长期性特征,项目管理工作需要迎合这些特征进行调整,这样才能保证其适性,令项目管理的能效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

参考文献:

[1]胡岩.电力工程项目管理的三要素分析.东北电力大学学报,2008.8

[2]叶兰.对我国电力工程建设施工中的进度管理的论述.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6

[3]吴桂华.浅析电力工程项目管理及控制.科技天地,2011.12

[4]杨亚林.工程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及应用.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1.9.

[5]高压输配电设备实用手册编辑委员会.高压输配电设备实用手册.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