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城市道路透水砖路面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1-11
/ 2

浅谈城市道路透水砖路面的应用

蒋全华

厦门中平公路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福建厦门541002

摘要:海绵城市建设是一个系统性工程,但是系统性工程需要每一个关键部件来有机的组合起来,透水路面砖就是海绵城市建设的第一个关键组成部分。有了透水砖的帮助,才能实现第一步的有效收集,为下一环节的雨水处理减轻压力,为整个海绵城市建设“添砖加瓦”。

关键词:海绵城市;透水砖;应用

0引言

随着桂林市经济的迅猛发展,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一大批道路、工业及民用建筑等基础设施的兴建,使大面积的土地遭到硬化,城域绿化覆盖率降低。硬化后的地表如同干燥、密实的皮肤一样,加之城市给排水系统的使用,使地表径流及地下径流引排城市降水被市政排水系统所代替,大气降水无法及时、有效的渗透下去补充地下水,致使降水渗透、大气蒸发自然循环减弱甚至停止,地下水资源采补平衡遭到严重破坏。另一方面,城市在大面积硬化以后,硬化后地

表温度很高,导致市区气温明显高于外围郊区,就像突出海面的岛屿,人们形象地称之为热岛效应,严重地影响着市区人们的生活。

1海绵城市的概念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海绵城市要求在建设过程中,应用低影响开发模式,优先采取各类生态型措施,加大对雨水的吸纳、蓄渗和缓释作用,使城市开发建设后的水文特征接近开发前,有效缓解城市内涝,消减城市径流污染负荷,节约水资源,实现雨水自然渗透和可持续循环。北京工业大学建筑工程

学院教授周玉文认为,海绵城市就是要反思和扭转“灰色设施”的理念,“现在我们提倡需要‘绿色’和‘灰色’结合。‘绿色’就是原有的自然条件,‘灰色’即人为的工程措施”。

城市的下垫面主要有道路、建筑物、广场、绿地等,其中道路面积所占比重最大,通过城市路面进行雨水收集利用,其量相当可观,可有效缓解硬化路面对城市地下水资源的负面影响。“海绵城市”以“海绵”一词极其形象地反应了建设要求,而由透水路面砖铺装的道路将传统的“点式排水”改为“面式吸排”,大大增加了排水速度,满足了最关键的“渗、滞”两点要求,同时,由透水砖铺就的路面既能有效地吸排雨水,又起到初步过滤净化污水的作用。

2透水砖路面结构

透水砖路面由于透水砖材料美观,路表面的铺筑图案可以多样,且要求雨水要渗透到路基中,补充地下水或减轻城市热岛效应,一定程度上降低路基承载能力,从而一般适用于人行道、步行街、休闲广场、非机动车道、小区道路以及停车广场等场合。由于透水砖之间一般无粘结或粘结力极弱,且其规格一般小于车轮当量的面积,因此在路面设计时,透水砖路面可以按照柔性路面进行设计。考虑到这些场合偶尔有汽车荷载作用,因此按照四级公路的标准进行路面结构设计,采用BZZ-100设计标准,累计标准当量轴次为10万次,设计年限5a。

2.1路基

经现场检测,在长期强降雨、路面未施工的条件下,雨水可以渗透到50cm处的路基深度,含水量变化为1%~5%,路基顶面8cm深度以内的路基含水量达到23%,处于潮湿过湿状态,路基顶面50cm以下路基的含水量不变。按照文献规定的查表法,桂林地区路基处于潮湿、过湿状态,从而确定路基的抗压回弹模量分别为23.0MPa与19.5MPa,在进行路面结构计算时,路基抗压回弹模量选择20.0MPa。

2.2基层与垫层

为调节路基含水量变化造成的变形,基层采用级配碎石,考虑到路基顶面浸水后,顶面会变软,防止路基的泥浆上冒,在路基顶面铺设一定厚度的砂垫层作为反滤层。级配碎石粒径较大,局部构造深度大,不易铺设透水砖,因此在级配碎石顶面应铺设一定厚度的中粗砂作为整平层。

2.3透水砖面层

选择透水砖应综合考虑合肥气候、路面的荷载等因素,经调查合肥市属于江淮地区,年极端最低气温为-7.6℃,非冰冻地区,年均降雨量为977.1mm,雨日数为112d,据此应选择透水能力较好、具有一定抗冻性能的透水砖。

3透水砖的特点和作用

目前研发的透水路面砖具有以下特点:首先,有良好的透水、透气性能。可使雨水迅速渗入地下,补充土壤水和地下水,保持土壤湿度,改善城市地面植物和土壤微生物的生存条件。

其次,缓解地表径流的作用。透水路面砖由于自身具有良好的透水性能,可有效缓解城市排水系统的泄洪压力,径流曲线平缓,峰值较低,且流量缓升缓降,从而减轻城市排水和防洪压力。第三,对城市热环境的改善作用。透水路面砖可吸收水分与热量,调节地表局部空间的温湿度,对调节城市小气候、缓解城市热岛效应有较大的作用。第四,雨后不积水,雪后不打滑,方便市民出行。第五,表面呈微小凹凸,防止路面反光,吸收车辆行使时产生的噪声,可提高车辆通行的舒适度和安全性。

4透水砖的类型及应用

目前,国内的透水砖品种从材质和生产工艺上主要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以碎陶瓷、工业固体废料和建筑垃圾为主要原料,通过粉碎、成型、烧制而成的具有透水性能、符合透水砖标准的建筑装饰材料,称为烧制透水砖;另一类是以碎石、硅砂等无机非金属材料为主要原料,利用水泥、改性环氧树脂和聚丙烯纤维等无机或有机粘结剂通过常温成型、固化而成的具有透水性能、符合透水砖标准的建筑装饰材料,称其为非烧制透水砖。

4.1烧制透水砖

分类:高温高压产品和中温中压产品。(1)高温高压产品:陶瓷透水砖陶瓷透水砖烧成温度1200℃以上,烧成时间8~12h,成型压力1600t。耐风化、抗压性和抗冻性俱佳,且不褪色;缺点是对设备工艺要求高,生产成本高。

(2)中温中压产品:烧结砖、陶土砖烧结砖、陶土砖烧成温度800~1000℃左右,烧成时间3~4h,成型压力800t以下,但只是表面吸水而不透水。

4.2非烧制透水砖

分类:水泥混凝土透水砖、砂基透水砖、胶粘石子砖。

(1)水泥混凝土透水砖以水泥、粉煤灰等作为粘合剂,将碎石、硅砂等各种骨料按一定级配、水灰比常温压制而成。优点是成本低,对生产设备、工艺等的要求较低;缺点是骨料间隙大,砖体表面易被尘土堵塞从而使透水性能降低,抗冻性能有待提高。

(2)砂基透水砖是以风积沙为骨料,通过有机粘结剂常温固化压制成型,靠破坏水的表面张力来透水。优点是原料成本低,透水性佳;缺点是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及抗冻性能有待提高,且砂基成型是用有机粘合剂粘结而成,粘合剂属于有机物,易风化。

(3)胶粘石子砖。以碎石为骨料,通过有机粘结剂固化压制成型。此种产品工艺已被淘汰。

透水砖的主要技术指标包括透水系数、抗折强度、劈裂抗拉强度、抗冻性、耐磨性和防滑性等。检验方法参见GB/T25993—2010《透水路面砖和透水路面板》。

5结束语

透水砖路面适用于对路基承载能力要求不高的人行道、步行街、休闲广场、非机动车道、小区道路以及停车广场等场合,按照柔性路面设计方法进行路面结构设计。透水砖路面结构应设置柔性基层,以利于调节含水量变化导致路基变形。通过透水砖路面具有补充地下水,消除城市热岛效应,减少城市内涝频次,改善城市人居环境等优点,社会效益明显。

参考文献:

[1]JTGD50-2006,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S].

[2]王庆祝,透水沥青路面在我国湿热多雨地区城市道路应用的可行性研究[J],中外公路.2005,25(6):27-29.

[3]高宏党,陈蕾,李长新,等.城市广场、人行步道采用透水地面的探讨[J],城市道桥与防洪,2006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