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海萍(江苏省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消化内科江苏无锡214000)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09)28-0163-02
肝硬化是常见病、多发病,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其严重的发并症之一,也是常见的死亡原因,是消化内科急症,该病来势凶猛,首次出血的死亡率高达30%-50%[1]。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为控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首要措施,对此类患者的护理甚为重要。
1临床资料
我科于2006年03月至2009年03月应用三腔二囊管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患者共计20例,男性9例,女性11例,年龄43-76岁,平均年龄48.6岁。
2插管
2.1插管时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时,应及时采用三腔二囊管进行食管、胃底压迫止血。
2.2插管前准备①物品准备:三腔二囊管、急救药品、50ml注射器、石蜡油、滑轮、绷带、无菌手套、换药碗、听诊器、治疗盘、重0.5kg的输液瓶、血管钳、绳等。②检查三腔二囊管:用50ml注射器向胃管囊内注气150-200ml,向食管囊内注气100-150ml,用血管钳夹紧后仔细检查气囊有无损坏、漏气或变形,如有损坏、漏气或变形,应立即更换重新检查。判断有无漏气方法:放入水中查有无气泡溢出,观察抽出气体是否相等,将气束放在耳旁倾听有无漏气声,最后抽尽气囊内空气备用。③患者心理准备:插管前认真做好患者及家属的心理护理,详细说明插管的意义及可能出现的不适反应,消除病人的恐惧、紧张心理,使其能更好地配合医护人员顺利完成插管过程。
2.3插管过程先将胃管、胃气囊、食管气囊及病人鼻腔处涂以石蜡油,并用注射器将囊内空气抽尽,然后将三腔二囊管的远端从鼻腔一侧插入,达咽部时嘱病人吞咽,使三腔二囊管顺利送入至50-60cm标记处为止,若经胃管内抽出胃内容物表示管端已达幽门。若遇到不合作或昏迷者,插入的三腔二囊管容易盘曲在口腔内,此时宜用开口器将口张开,用食、中指并拢于咽部顶住下插的管端,同时协助进管,使其顺利进入食管直至入胃。确认管子是否在胃内,可接注射器抽吸,有胃液被吸出,可置听诊器于胃部用注射器快速向胃内注入10ml空气,听到气过水声或吹风声,还可将三腔管末端放于盛水杯内,应无气体溢出。固定三腔二囊管,向胃囊内注气150-200ml,向食管囊内注气100-150ml,然后封闭管口以免漏气,管子末端系绳一根,绳另一端系0.5kg重的输液瓶,通过滑轮装置悬挂于床头用作牵引,压迫胃底,达到止血的目的,检查固定是否牢固,防脱落。做好记录。
3插管后护理
3.1严密观察患者的意识、体温、血压、脉搏、呼吸、尿量,胃肠减压液、呕吐液及大便的色、量、质等,以判断有无继续出血,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量,并做好记录。
3.2管道观察与护理密切观察牵引是否有效,三腔二囊管有无脱落,保证位置正确,固定妥当。经常抽吸胃内容物。在气囊压迫期间每4-6小时检查气囊内压力一次,如压力不足及时注气补充,每8-12小时放气松开牵引30分钟,先放食管气囊,后放胃气囊,同时让病人吞咽石蜡油20ml,以防囊壁与粘膜粘合,再次充气时先将胃气囊插至标记的刻度处,其操作过程同前。一般压迫时间不超过3-5天,个别放气后又有出血,且又不能采取其它治疗方法者,在精心护理下可留置一周。在压迫出血停止24小时后松开牵引并放气,口服石蜡油20ml,观察24小时未再出血者应抽空双气囊,将三腔二囊管慢慢拔出。拔管后仍观察有无出血现象。
3.3保持鼻腔粘膜清洁湿润,及时清除分泌物及结痂,经常用石蜡油棉签涂口唇以防干裂,同时做好口腔护理。用石蜡油滴入插管的鼻腔内,每日2-3次,以减少导管对鼻粘膜的刺激。保持床单位清洁干燥,保持皮肤清洁舒适,定时用温热水擦洗臀部。
3.4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在应用过程中有一定的并发症发生,因此,应加强患者的心理护理,培训操作者熟练的插管技术,改进插管方法,插管后严密观察患者的病情,积极做好并发症的护理。
3.5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插管前认真做好患者及家属的解释工作,消除病人的恐惧、紧张心理,使其能配合治疗;插管过程中及插管后密切注意患者的心理变化,做好安慰解释工作。
4结果
我科应用三腔二囊管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20例患者,疗效显著。好转出院14例(70%),转外科3例(15%),死亡3例(15%)。无1例出现食管破裂、窒息等并发症。
5讨论
三腔二囊管为应急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成功的关键在于:放管位置要准确;充气要足;牵拉固定要确切;定时放气和抽吸胃内容物及食管囊上方的分泌物。三腔二囊管的护理技术含量高,操作程序复杂,因此要求护理人员的业务素质要高,并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专科知识,能熟练掌握三腔二囊管的操作程序,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及时发现病情变化,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
[1]曾明德.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及其治疗对策.食管和胃静脉曲张出血的现代治疗.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