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祥彭沛易行
(贵州省六盘水市人民医院553001)
【摘要】目的探讨利多卡因与泽泻汤合苓桂术甘汤加味治疗内耳性眩晕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68例眩晕症患者随机分成两组,研究组41例用利多卡因100mg加入5%的葡萄糖注射液500ml静脉滴注;同时口服泽泻汤合苓桂术甘汤,对照组27例用常规治疗方法。脑蛋白水解物60mg,复方丹参注射液20m1分别加入5%葡萄糖注射250ml静脉滴注,每天1次,共7天。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利多卡因联合泽泻汤合苓桂术甘汤治疗眩晕症效果优于脑蛋白水解物联合复方丹参注射液。
【中图分类号】R96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4)08-0237-02
眩晕症是急诊科常见的症候群之一,且复发率高,及时解除症状是当务之急。我科自2009-2013年用利多卡因联合泽泻汤合苓桂术甘汤治疗眩晕症68例,取得了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一、资料与方法:
随机选择眩晕症病人41例作为研究组,其中男18例,女23例,年龄28-74岁,平均49岁。对照组27例,其中男15例,女12例,年龄32~76岁,平均53岁。临床诊断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18例,美尼尔综合征36例,颈性眩晕14例。两组在年龄、性别、发病原因等方面均有可比性。病人主要表现:眩晕突然发作,均有不同程度的视物旋转,自觉周围物体或自身在旋转,严重时伴有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出汗,并可出现水平性或水平兼旋转性眼震,病侧耳内有闭塞或饱胀感兼有耳鸣症状,查体均无神经系统定位体征,经头颅CT检查都除外脑卒中,心电图排除重度房室传导阻滞。
1、治疗方法:
A研究组:用利多卡因100mg加入5%的葡萄糖注射液500ml静脉滴注(糖尿病患者用盐水);同时口服泽泻汤合苓桂术甘汤,{组方:泽泻15g,白术12g,伏苓18g,桂枝12g,甘草9g,半夏15g,陈皮12g,生姜8g,生龙牡各12g(先煎),水煎内服,每日1剂,分2次饭前服用,7天为1疗程};疗程共7天。
B对照组:用脑蛋白水解物60mg,复方丹参注射液20m1分别加入5%葡萄糖注射250ml静脉滴注,每天1次,共7天。
3、疗效评定标准:显效:46例,其中眩晕、呕吐、眼震等症状均消失。恢复正常工作。有效:15例,除头部活动或起床活动时有轻微头晕外,其他症状体征均消失。无效:7例,症状体征仅轻度好转或无明显变化。
二、治疗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两组疗效比较(n,%)
组别n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
研究组4132(78.04)6(14.63)3(0.73)92.67
对照组2714(51.85)9(33.33)4(14.81)85.18
与对照组比较P<0.05
三、讨论
眩晕是临床常见病,它可由多种病因引起。传统治疗方法多用脑蛋白水解物合复方丹参注射液静滴及对症支持治疗,临床症状缓解时间较长。现代医学认为:眩晕是机体对于空间关系的定向或平衡感觉障碍,其病理基础大多为前庭部位的供血障碍,血管痉挛,迷路水肿,迷路神经兴奋性增高,影响前庭功能所致。其发生机制为支配前庭器官的交感神经功能失调或脑供血不足导致膜迷路动脉痉挛,微循环障碍,内耳前庭区域缺血缺氧,导致膜迷路水肿及内耳淋巴系压力增高,内耳淋巴腔扩大及内耳末梢器缺氧、变性引起眩晕。祖国医学则认为:内耳性眩晕病属中医“眩晕范畴”:以突发性眩晕,伴有恶心呕吐,耳鸣耳聋,感到天旋地转为主。眩晕之症,古代记载较多,如刘河间从风治,朱丹溪从痰治,清?罗国刚引《内径》所说“上虚则弦,督脉虚则头重高摇”,“脑髓不足则脑转耳鸣”,指出从髓论治的方法。《内经》又说“诸风掉眩皆属于肝”,指出从肝论治。历代医家对本病的治疗观点不尽一致,故有:“平肝熄风,滋阴补肾,填精溢髓,补气养血”等治法。中医理论认为,本病之眩晕为水饮内阻,阳应风化而致,并非风痰之邪直接为患。近年来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中西医结合治疗眩晕有了重大进展,在临床治疗上目前多主张中西医结合治疗眩晕。利多卡因是治疗心律失常的常用药,近年来临床上用利多卡因治疗眩晕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其机制可能为:解除血管痉挛,引起脑部微动脉扩张,抑制血小板聚集,从而改善脑组织、前庭和内耳的微循环。另一方面,对脑组织中的游离氨基酸有稳定作用,能降低颅内压。另外,利多卡因可能还有抑制钙调素,拮抗Ca2+的第二信使作用,从而改善内耳循环。不但有镇静作用,而且通过自主神经功能和扩张周围小血管,使耳动脉痉挛缓解,迷路水肿减轻,解除眩晕症状。并且利多卡因组织穿透力强,对运动神经、内耳前庭神经阻滞作用大,可快速到达病灶部位,10~15min症状即可消失,达到快速控制眩晕的目的。《素问?经脉别论》云:“饮入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精并行”,说明人体的水液正常代谢情况,今脾运化失常,水谷入胃不能散其精,化其气,则聚为水饮,水气交阻,清阳不升,浊阳不降,阳应化风发为眩晕,胃失和降则反而上逆,出现呕吐,所以“治水则眩晕自愈”。故用温阳利水之法治之,方中茯苓淡渗利水,桂枝辛温通阳,两药相配则温阳化水,白术健脾燥湿,甘草和中益气,两药同用,补土制水,佐以半夏、生姜、陈皮和胃止呕,合泽泻引水下行,龙骨、牡蛎潜阳。全方配伍合理,共奏温阳利水,健脾化饮之功效,促进内耳淋巴液循环,消除迷路水肿,标本兼治,二者合用可以改善脑组织、前庭和内耳的微循环,降低内耳淋巴循环阻力,从而减轻眩晕症状。
利多卡因与泽泻汤合苓桂术甘汤合用治疗眩晕时可起到协同作用,较常规治疗起效快,恢复时间短。总之,该疗法简便、安全、经济、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邵祥稳,张庆华.利多卡因的临床应用[J].
[2]李立明,周源,利多卡因对急性非完全性脑缺血的保护作用的试验研究[J].中华麻醉学杂志,1992,12(2):70.
[3]李子瑞.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实发性眩晕的疗效观察[J].
[4]《中医内科学》内科著作.上海中医学院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