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京文
(河南省济源市妇幼保健院耳鼻喉科459000)
【摘要】目的探讨鼻内镜下矫正局限性鼻中隔偏曲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9月至2013年9月我院收治的102例局限性鼻中隔偏曲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患者鼻内镜下矫正手术的疗效。结果术后患者仍出现流涕症状的有14例,鼻塞症状的有16例,头面部痛视觉模拟评分为(3.0±0.9)分,患者中表示满意的有62例,33例患者表示满意。结论鼻内镜下矫正局限性鼻中隔偏曲效果确切,操作简便,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鼻内镜局限性鼻中隔偏曲矫正临床分析
【中图分类号】R765.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4)08-0258-02
近年来,鼻中隔偏曲发病率逐渐增高。以往,临床多采用鼻中隔黏膜下切除术进行治疗,但效果令人不甚满意。随着鼻内镜手术水平的提高和完善,鼻内镜下矫正局限性鼻中隔偏曲得到了广泛地应用。2010年9月至2013年9月,我院收治了102例局限性鼻中隔偏曲患者,临床给予鼻内镜下局限性鼻中隔偏曲矫正术治疗,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9月至2013年9月我院收治的102例局限性鼻中隔偏曲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63例,女39例;年龄23~62岁,平均年龄43.5岁;下鼻甲或中鼻甲肥大21例,鼻窦炎鼻息肉31例,单纯鼻中隔偏曲50例;Ⅰ型慢性鼻窦炎19例,Ⅱ型慢性鼻窦炎17例,变应性鼻炎32例;102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鼻塞、头痛或反复鼻出血等临床症状。
1.2方法
102例患者均行鼻内镜下矫正局限性鼻中隔偏曲术。手术仪器:德国WOLF公司电视显像系统、超广角鼻内窥镜以及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器械;Xomedon公司耳鼻咽喉科动力系统以及配套设备等。手术方法[1]:患者取仰卧位,垫肩,抬高头部,头偏向手术操作者。采用0.1%肾上腺素和1%地卡因局部浸润麻醉,行鼻窦冠状位CT检查,并观察鼻中隔偏曲范围、形态以及部位,根据鼻中隔偏曲部位以及类型选择手术切口。对伴有棘状突起,于棘状突起部位行水平切口,之后,沿切口钝性分离黏骨膜,暴露偏曲棘突,之后用电钻磨平偏曲棘突;对伴有嵴状突起,在嵴状突起处行水平切口,沿切口分离软骨膜,切开皱褶处黏骨膜,切开软硬骨的交界,分离对侧软骨膜,之后,切除偏曲,使用电钻磨平突起。对伴有鼻息肉或鼻甲肥大的患者,手术过程中要一起切除,对伴有鼻窦炎患者,术前给予抗感染治疗,之后行功能性鼻内镜手术。
1.3疗效判定
观察病患者术后3个月流涕、鼻塞情况,以1-10分表示严重程度,并且应用视觉模拟评分法判定患者头面部疼痛感觉。以问卷的形式对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进行调查,问卷内容由医院自拟,共50个题目,每题2分,共计100分,90-100分为满意,60-89分为较满意,小于60分为不满意。
2.结果
102例患者经鼻内镜下矫正局限性鼻中隔偏曲术治疗,术后3个月患者仍表现出流涕症状的有14例,表现出鼻塞症状的有16例,患者临床症状得到改善。给予患者头面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为(3.0±0.9)分。102例患者术后均未出现鼻中隔煽动、穿孔、感染或血肿等并发症,效果较确切。对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有62例患者表示较满意,33例患者表示满意,7例患者表示不满意。
3.讨论
鼻中隔偏曲指的是鼻中隔偏离中线而向一侧或两侧发生弯曲或局部形成突起,引起鼻功能障碍或出现一些列影响患者生活治疗的症状者。相关研究表明,人体鼻中隔正直者在实际生活中甚少,如不出现功能障碍,可不作诊断与临床治疗;如发生功能性障碍,临床上多引起反复鼻出血、鼻塞或鼻源性头痛等症状,可采用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加以治疗。一直以来,临床采用鼻中隔黏膜下切除术[3]矫正局限性鼻中隔偏曲,但该传统方法手术时间较长、出血多、并发症多,临床效果不佳。近年来,随着鼻内镜手术技术的不断发展,在鼻内镜下行局限性鼻中隔偏曲矫正术逐渐广泛地应用在临床治疗中。
2010年9月至2013年9月,我院对收治的102例局限性鼻中隔偏曲患者给予鼻内镜下局限性鼻中隔偏曲矫正治疗,经积极治疗,患者术后流涕、鼻塞以及头面部疼痛等视觉模拟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患者无鼻中隔穿孔、煽动及其它不良反应,效果令人满意。目前,对局限性鼻中隔偏曲患者给予鼻内下鼻中隔矫正术已得到了认可,其主要理论依据是鼻中隔支架骨骨化过程不同步,上颌骨鼻突、筛骨垂直版、颚骨鼻突、犁骨等先骨化,之后方形软骨生长挤压,造成偏曲棘突、嵴突,棘突和嵴突作为鼻中隔主要受力部位,切除二者之后可立即解除张力,从而矫正鼻中隔偏曲[4]。临床经验指出,鼻内镜下矫正术在电视显像系统的监控下可确保术野清晰,同时,手术可根据患者鼻中隔偏曲类型和部位选择切口,这对于分离骨膜、软骨膜以及充分暴露棘突或嵴突有着重要的意义;鼻内镜下行矫正术允许术者选用剪刀或圆刀等尖锐性器械,这样有效避免了扭转或撕扯损伤黏膜;鼻内镜下行矫正术无须分离对侧骨膜,可利用条形切除法切除局限性偏曲软骨或骨等等。总之,在鼻内镜下矫正局限性鼻中隔偏曲有效地降低了对骨组织或软骨组织的破坏,降低了损伤周围黏膜的可能性,有效地保护对侧黏膜,降低鼻中隔穿孔可能性。本研究中,术后患者仍出现流涕症状的有14例,鼻塞症状的有16例,头面部痛得到改善,充分证实了该治疗方法的确切疗效。
综上所述,在鼻内镜下矫正局限性鼻中隔偏曲能明显缩小手术范围,降低手术复杂程度,缩短手术时间,同时,鼻内镜矫正局限性鼻中隔偏曲具有微创、安全、操作简便等优点,给患者造成的痛苦相对较小,患者预后良好,且能显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因此,临床在治疗局限性鼻中隔偏曲患者时,建议在鼻内镜下行局限性鼻中隔偏曲矫正术。
参考文献
[1]段怀.鼻内镜下矫正局限性鼻中隔偏曲40例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2,07(24):130.
[2]张兴友.内镜下三线减张法矫正鼻中隔偏曲[J].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0,45(2):154.
[3]郑涛.鼻内镜下矫正局限性鼻中隔偏曲50例[J].实用医学杂志.2009,25(13):2131.
[4]胡逢春.经鼻内窥镜鼻中隔偏曲整形矫正[J].基层医学论坛,2013(05):639-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