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建筑保护与利用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古建筑保护与利用探究

武小鹏

西岳庙文物管理处陕西华阴714200

摘要:对古建筑文物的保护和修缮工作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工作,由于古建筑文物本身承载历史,所以在对古建筑文物进行修缮与保护过程中要遵循其所承载的使命。使得人们可以把古建筑具有的文明、文化得以继续传承,在对古建筑文物进行保护与修缮时,要采取合适的修缮与保护方法,减少对古建筑文物的损坏。确保其有原本的特征,将其尽可能的还原,并采取一系列的保护措施,使得古建筑文物不再受外界因素而受到破坏,从而还可以实现对古建筑文物最好的保护措施。

关键词:古建筑;保护;存在问题;完善策略

引言

古建筑文物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的人文资源,需要温暖全民族自觉地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只有施工单位严格遵守文物保护工程的基本原则,并采用适当的方法和手段,充分重视特殊部位和关键工序,认真组织施工,做好质量目标的控制,才能做好保护工作。需要更多的各级政府实体和部门加强管理,筹集足够的资金,及时配备专业维修人员,使我国古代文物永恒不变,发挥社会文化价值。

1古建筑的历史价值

古建筑作为历史遗留下来的文物,其不可能再进行生产建造,所以每一座古建筑都是独一无二的珍品,一经损毁便不可能再复原。虽然后人可以对其进行复刻建造,但就没有原建筑的历史价值了,仅能作为赝品来供人观看。每一座古建筑,都反映了当时历史时期的社会现状,其可以反映出当时的人民生活方式,技术水平的高低、所拥有的艺术风格等,它在一定程度上是那段历史的见证者。对于古建筑来说,当时历史时期所流行的平面布局、建筑类型以及使用的建筑材料,都体现出来,是历史发展过程中留下来的产物。如果一个古建筑体现不出当时的历史特征,那么它就失去了历史研究价值,也不再属于文物建筑,它跟一般的居住房屋没有什么差别,也就失去了被保护的价值。比如,山西五台山的佛光寺大雄宝殿,将其上方的斗拱与梁柱换掉,就失去了其所代表的唐代建筑特征,也就没有任何的研究价值了。如果古建筑在历史长河中失去了自己原有的样貌,它的历史价值就会减小,甚至就完全没有价值。

2古建筑保护中存在的问题

2.1缺乏施工管理文物保护规划的观念

目前,我国古代建筑文物保护的大部分施工管理都十分重视对少数建筑的保护和规划,但总体上还没有整体考虑的概念。在一些建设管理部门的发展利益驱动下,将只注重经济利益的发展、建设、随机开发、随机拆迁和重建。大多数建筑管理部门只注重对古建筑的保护和规划,但严重忽视了整个建筑乃至整个建筑街区的保护与规划。

2.2施工管理专业人员技术问题

在保护古建筑文物保护中施工管理中需要专业的管理人才,但是大部分施工单位根本都不重视这方面的专业人才的培养,在古建筑文物保护的施工管理过程中也常常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致使古建筑文物得不到应有的保护,或是即使得到了保护,但保护的效果也不尽人意。

2.3文物保护施工管理资金少

由于古代文物的保护需要大量的钱,但也通过这些基金文物修复和保护,因此,各级政府部门需要优先保护文物的保护所需的资金,将更好地搞好古文物的保护。在现实中,由于资金有限,文物保护相对薄弱,即使损坏也不能得到及时的维护。

3古建筑保护和修缮的完善策略

3.1加强大众古建筑文物保护意识

要想提升公众的古建筑文物保护意识,必须从点滴做起,具体如下:第一,充分发挥网络平台的宣传作用,积极地向公众传达文物保护精神。央视于2017年8月23日推出了一档全新节目——《国家宝藏》,该节目深受大众喜爱,燃起了大众的民族自豪感、文化自信以及对文物的喜爱之情。如果可以针对古建筑文物保护这一主题推出一档纪实类节目,一定可以取得极佳的宣传成效。第二,让古建筑文物保护思想入驻校园,鼓励学生从身边小事做起,爱护自身可以接触到的每一座古建筑以及它们周围的环境。第三,国家相关部门可以对已严重受损的古建筑文物进行统计,并以合理的方式进行公示,以激发大众的忧患意识,让他们深刻明白古建筑文物保护的紧迫性。

3.2强化专业人员的培养

当前,我国古建筑文物保护和修缮领域普遍存在人才缺乏的问题,主要由两大原因造成:第一,输出量不足。虽然国家每年都会输出一定量的古建筑文物保护和修缮人才,但是,由于需要修缮的古建筑文物总量过大,修缮人才缺乏问题依然很突出。第二,留不住人。由于古建筑文物保护和修缮的发展市场相对有限,很多刚从学校毕业的古建筑文物修缮专业的学生会选择跨专业就业。因此,要想解决古建筑文物保护和修缮人才不足的问题,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第一,国家可以制定一些优惠政策,以鼓励古建筑文物保护相关专业的学生刻苦专研本专业知识,努力做到学有所获,从而为我国的古建筑文物保护和修缮事业贡献一份力量。第二,适当提升古建筑文物保护和修缮工作人员的福利,以外部力量督促他们坚守自己的岗位。第三,多为古建筑文物保护和修缮人员提供实践机会,让他们在一次又一次实践中检验和运用自己学习到的理论知识,以提升他们的专业能力和业务能力。第四,强化古建筑文物保护和修缮人员的责任意识,让他们积极主动地肩负起保护古建筑文物的神圣使命。

3.3坚持科学的古建筑文物修缮方法

为最大限度地恢复古建筑文物的健康状态,文物修复师需要采用合理的古建筑文物修缮方法,具体要求如下:第一,要有统筹意识,在正式开展修缮工作之前,先对古建筑文物的破损状况有整体的了解,并充分考虑对应的自然、人为因素。第二,坚持由内而外的修缮原则,最大限度地增加古建筑文物的保存年限,并确保古建筑文物的完整性。第三,并不是采用越先进的文物修缮技术就越好,有一些古建筑文物的破损处仅适合人工修补,并不适合采用现代化科学技术手段,因此,文物修复师需要根据古建筑文物的实际情况选择最恰当的文物修补方法。

3.4贯彻落实古建筑文物修缮政策

为实现我国古建筑文物的统一管理,国家每年都应对已有的古建筑文物修缮政策进行更新,以更好地为文物修缮工作服务。与此同时,国家应定期对古建筑文物的破损状况、修缮状况进行统计、汇总和分类,并根据汇总数据制定出相应的修缮政策。有国家政策的支持,古建筑文物修缮工作的阻力将得到减小。值得注意的是,政策的顺利制定只是文物修缮工作的第一步,只有每一位文物修复师都做到认真落实国家制定的相关政策,才能确保文物修缮工作的顺利开展。

3.5切实保证修缮资金的投入

古建筑修缮资金主要包括财政性资金、文物保护单位的事业经营收入、社会资金投入、个人出资等。为切实保证这些资金的有序投入,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第一,归属权属于国家的古建筑文物,则由政府出资进行修缮,投入的资金如有剩余,则用于古建筑文物的日常保养或合理开发。第二,归属权属于村组织的古建筑文物,修缮费用主要由村组织自行承担,如修缮费用总量过大,可由村代表牵头,将破损情况上报至国家,以补齐费用缺口。第三,如果修缮范围过广、修缮规模过大,仅依靠国家财政支持会显得十分吃力,则可以适当地采取BT模式进行筹资。

结束语

古建筑承载着中国几千年来的文化、政治和经济信息,是古代文明的重要代表,是人们了解中国历史的关键物证,它们对于历史建筑的研究有着非常巨大的作用。要将其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工作做好,政府要提升自身的保护意识,向广大群众宣传文物保护的重要性,让人民群众对文物保护有着充分的认识,同时建立起责任制度、完善法律法规,让古建筑遭到破坏的可能降到最低。

参考文献

[1]于川.古建筑修缮工程施工管理模式探索[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6.

[2]潘礼梅.试述我国古建筑文物保护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及对策[J].工程技术:引文版,2016.

[3]杨珊珊.试述我国古建筑文物保护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及对策[J].工程技术:引文版,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