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萍
(新疆霍城县第一人民医院835200)
【摘要】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采用马钱子治疗临床效果。方法本次共选择100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作研究对象,均为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采用数字表抽取法随机分组,就常规西药治疗(对照组,n=50)与加用中药马钱子治疗(观察组,n=50)临床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选取病例临床总有效率为98%,明显高于对照组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扩胸度治疗后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指地距、CRP、ESR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强直性脊柱炎采用马钱子治疗,可显著提高临床效果,改善症状和体征,保障患者生存质量。
【关键词】马钱子强直性脊柱炎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96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4)08-0234-02
临床慢性进行性疾病常见类型中,强直性脊柱炎(AS)占有较高病发比例,以骶髂关节为主要侵犯部位,多见于青少年,可累及内脏及机体其它组织,对患者生存质量及生命健康构成严重威胁。在治疗上相对棘手,临床目前尚缺乏特效药物,中药在缓解病情,改善症状方面占有一定优势[1]。本次选取相关病例,就常规西药治疗与加用中药马钱子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现将结果总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共选择100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作研究对象,男89例,女11例,年龄13-40岁,平均(29.1±1.7)岁,病程5个月至11年,均与纽约诊断标准(1994年修订)符合,并具备下列活动性指标:因僵硬、疼痛对睡眠造成影响,晨僵>30min;C-反应蛋白(CRP)≥20mg/L;血沉(ESR)≥30mm/h;外周关节炎;脊柱痛,僵硬、活动时疼痛;HLA-B27阳性;双臀昼或夜间痛。患者均自愿签署本次实验知情同意书,并排除机体其它系统严重疾患者,采用数字表抽取法随机按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划分,组间一般情况具可比性,无明显差异(P>0.05)。
1.2方法
对照组:本组选取病例取塞来昔布胶囊,每次0.2g,每日2次;柳氮磺吡啶肠溶片,每次1.0g,每日2次;来氟米特,每次10mg,每日1次,均口服。观察组:在上述方案应用的基础上,排除高血压、心律失常、骨折愈合期、精神病、冠心病等后,取马钱子复方制剂、或马钱子粉应用,每晚睡前服用0.3g,用药后卧床休息,用量依据药物反应程度可逐渐增加。
1.3效果评定
对两组行连续3个月观察,疗效依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评定。显效:血沉CRP接近正常或正常或明显改善;体征、症状改善率≥75%;进步:CRP及ESR有改善,症状、体征改善≥50%;有效:CRP及ESP无改善或有改善,主要体征、症状改善率≥30%;无效:CRP、ESR无改善,主要体征、症状改善率<30%。
1.4统计学分析
统计学软件采用SPSS13.0版,组间计量数据采用(x-±s)表示,计量资料行t检验,计数资料行X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选取病例临床总有效率为98%,明显高于对照组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扩胸度治疗后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指地距、CRP、ESR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两组治疗后临床指标比较(x-±s)
组别扩胸度(cm)指地距(cm(CRP(mg/L)ESR(mm/h)
对照组(n=50)4.5±0.235.8±0.534.4±0.935.3±1.1
观察组(n=50)4.4±0.241.3±2.1*37.3±1.5*42.6±2.2*
注:*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
3讨论
强直性脊柱炎为临床常见进展性慢性风湿性疾病类型,X线对典型病例检查示脊柱和骶髂关节明显破坏,脊柱在后期呈竹节样变。中医将本病归属为“僵人”、“伛偻”等范畴,以腰尻、脊柱为主要病变部位[2]。尻属肾,腰为肾之府;脊柱为一身之主,骨髓是骨生长发育基础,由肾中精气化生,故骨髓在肾中精气充足情况下,呈充盈显示,骨骼坚固有力,发育正常;若肾中精气不足,促使骨髓空虚,则诱导骨酸软无力,质疏松。治疗需通、祛邪、化瘀、补虚。马钱子味苦、性寒,有剧毒。归脾、肝经[3]。具通络止痛、散结消肿之效,其复方制剂等用于临床,可控制症状,提高疗效,改善实验室指标。结合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指地距、CRP、ESR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
综上,强直性脊柱炎采用马钱子治疗,可显著提高临床效果,改善症状和体征,保障患者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宿利,陈希莲,任兴斌.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诊断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04,10(1):35-36.
[2]施桂英.强直性脊柱炎诊治指南(草案[J].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03,7(10):641-643.
[3]万健,李霞,张志军.自拟马钱子合剂治疗强直性脊住炎临床观察,中医临床研究,2010,2(19):4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