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数字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与发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4-14
/ 2

图书馆数字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与发展

张冰丽

佳木斯市图书馆黑龙江佳木斯152000

摘要:公共图书馆肩负着提升全民文化素养和知识技能的重要责任,在文化扶贫工作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参与文化扶贫是公共图书馆的责任,公共图书馆能够消除数字鸿沟带来的不公平,从而保障公民平等获取信息的权利。

关键词:公共数字文化;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

引言:对公共数字文化治理能力现代化做出科学的理论阐释与实践规划,是深化公共数字文化治理研究的必然,也是我国公共数字文化进一步发展的支撑。文章对公共数字文化治理能力的构成及特征做出解释,探讨不同维度划分之下公共数字文化治理能力的个性与共性表现,以及公共数字文化治理现代化的建设路径。

1服务营销推广理论研究

国际上,公共文化服务领域最早引入服务营销是在20世纪70年代,营销学泰斗科特勒出版了《非营利组织战略营销》一书,开创了非营利组织战略营销新领域。1977年加拿大劳伦斯教授发表了论文《图书馆:一种可营销的资源》,指出图书馆应以用户为中心实施管理,图书馆馆员应学会利用营销技巧。80年代图书馆界逐渐接受了服务营销理念,如Renedict出版了《营销图书馆》专著,详细论述了推广图书馆服务的技巧。90年代图书馆营销研究迈入快速发展阶段,许多学者对图书馆营销相关问题进行探讨,1997年国际图联专业委员会设立“管理与营销专业组”,以推动营销专业人员培养,普及推广图书馆营销理念,并于2001年设立“国际营销奖”。

21世纪以来,随着信息技术发展,数字信息资源服务营销成为业界关注重点,如Kennedy和LaGuardia出版了《图书馆电子资源营销》专著,国际图联于2011年出版了《Web2.0世界图书馆营销》著作等。我国则是于20世纪90年代将营销理论引入到图书馆等公共文化机构,1991年关家麟翻译了英国论文集《图书情报部门的市场经营》,开启了图书馆营销研究序幕。起初,我国学者针对图书馆是否需要服务营销进行过争论和探讨,经过多年研究和实践,在21世纪头十年学界最终达成共识———公共文化机构需要服务营销。随着信息技术不断发展,国外经验借鉴、图书馆营销、阅读推广、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新媒体营销等成为相关理论研究重点。从目前研究来看,主要侧重于图书馆等机构公共文化服务营销理念推广、营销工具应用、营销案例分析、营销策略探讨等领域,针对档案馆、博物馆、美术馆等领域的服务营销研究较少,特别是从公共文化服务领域整体层面或公共数字文化服务重点层面进行营销推广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还很不足。

2公共数字文化发展特点以及面临的困境

在公共数字文化治理研究中,国外并没有完全对应于公共数字文化的概念。各国在公共文化服务、数字文化建设上各有特点。美国的公共文化服务产品主要来自市场,图书馆、美术馆、博物馆成为数字文化建设的主体,通过项目合作来实现数字文化的建设与服务。法国采用“政府主导型”文化治理模式,文化的财政投入通过签订契约的方式确保公共财政支出效益。而英国在文化事务管理中一直保持“一臂之距”,使用中介机构独立承担文化财政的投入与分配问题,通过分权使政府与民间保持一种间接的关系,用新的治理主体来分担政府的工作。各国不同的文化治理的模式取决于政治体制与法律制度的差别。在我国公共数字文化概念孕育于国家“十二五”规划设计,之后实现了快速度发展。

2016年我国一般公共预算资金为208.62亿元,其中51.57亿元用于推进公共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站)等机构的建设;130.06亿用于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完善。我国的公共数字文化发展以国家项目为基础,国家数字网络为支撑,国家与地方共建,承担了公共文化服务、全民素质提升、文化扶贫等重要任务,同时也是国家文化管理向文化治理转变的重要方式。虽然我国公共数字文化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仍存在较为突出的矛盾。

(1)资源与需求的矛盾。各公共数字文化工程之间长期缺乏统筹规划,影响资源的有效聚拢,这成为公共数字文化发展中的核心难题。资源提供与公众文化需求之间存在脱节,同时因为缺乏互通互联机制,改善进程缓慢。

(2)给予与接受的矛盾。公共数字文化的文化福利角色,使得公共数字文化的服务处于政府包办的旧习中,建设趋于行政化,投入导向指向政绩,这种自上而下的服务方式,容易形成统一的服务制式,很难满足民众的个体个性化需求与整体广泛性需求,最终会影响公众对公共数字文化接受度及服务效果。

(3)实效与评估的矛盾。公共文化服务很容易落入追求名义上的无差别供给。统计意义上的文化服务设施忽略了文化复杂性、族群异质性、地方差异和个体多样性,相应地,也由于各种原因造成了设置空置、项目遇冷的情况。而评估过程中缺乏全国性行业性的基本规范,形式也为上级对下级的考核,加之,公共数字文化不作为传统文化形态而被人们所熟知,社会认知度低,价值估量难,导致评估效果易失实、偏颇,无法展现公共数字文化发展的真实水平。

3推广工程开展数字文化帮扶工作的思路

3.1积极争取财政经费支持

自启动文化帮扶工作后,推广工程积极向中央财政争取文化帮扶工作的经费支持,国家图书馆在本级经费中专门拨出一部分用于贫困地区文化精准帮扶工作,用来为贫困县图书馆搭建基层数字图书馆网络平台、采购和整合数字资源以及开展服务推广活动等。在中央转移支付地方经费中,新增设基层图书馆互联互通项目,每个省按照一定比例拨付若干家县级图书馆定量经费,用于网络联接,同时要保证贫困县图书馆优先联通网络。服务推广经费也有所上调,其中新增经费要求用于开展面向基层图书馆的文化帮扶活动,结合本区域内乡土文化特色和贫困群众实际需求,由省级图书馆带动市级图书馆,面向贫困地区配送数字文化资源,策划群众阅读活动。

3.2以数字文化建设为抓手开展文化帮扶

2016年4月,习近平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讲话时强调:可以发挥互联网在助推脱贫攻坚中的作用,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这是他首次论述“互联网+扶贫”。2017年12月8日,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加快建设数字中国”。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进“互联网+教育”“互联网+文化”等,让百姓少跑腿、数据多跑路,不断提升公共服务均等化、普惠化、便捷化水平。推广工程前期开展的调研表明,贫困地区区域发展不平衡越来越多地表现在对信息资源、信息技术的占有和利用上,文化帮扶实质上表现为信息帮扶和知识帮扶,要从根本上解决落后地区群众因数字鸿沟所形成的信息贫困、知识贫困及“数字边缘化”等问题。因此,推广工程认为数字文化建设是文化帮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工程计划借助移动端等新媒体手段,为贫困县图书馆制作一系列适合互联网和手机等新兴媒体的精品资源,拓展基层群众获取信息的渠道。

结束语:推广工程将将围绕国家政策法规,在以往数字文化帮扶工作基础上,联合省市级公共图书馆的中坚力量,加强贫困地区基层群众需求的精准识别,以满足人民群众基本公共文化需求为目标,在不断丰富资源与服务供给的基础上,加快建立“自下而上、以需定供”的互动式、菜单式服务方式,进一步推动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供给与人民群众文化需求有效对接。提供按需点单的优质数字资源服务,借助信息技术手段提升基层群众获取信息的便捷性,逐步发挥“扶志”“扶智”作用,助推贫困地区公共数字文化建设。

参考文献:

[1]宋淑红.大庆市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建设规划[J].黑龙江史志,2013(23):225.

[2]白薇.当前公共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问题浅析[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3,23(21):95-97.

[3]申晓娟.面向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的图书馆事业政策研究[D].武汉大学,2013.

[4]王英华.公益型数字文化服务体系研究现状及展望[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34):132.

[5]金涛.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中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的思考[J].情报探索,2012(11):69-70

[6]朱丽华,魏翠玲.提高地方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水平的对策思考[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2(21):7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