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余红(黑龙江省方正林业局职工医院150822)
【中图分类号】R6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1)8-0250-02
【摘要】皮脂腺囊肿俗称“粉瘤”,是指因皮脂腺导管阻塞后,腺体内因皮脂腺聚积而形成囊肿。这是最为多见的一种皮肤良性肿瘤,很多人都曾有过长粉瘤的经历,尤其是处于生长发育旺盛期的青年人。
【关键词】皮脂腺囊肿诊断治疗
皮脂腺囊肿
一、临床表现
皮脂腺囊肿好发于头皮和颜面部,其次是躯干部由于其深浅不一,内容物多少不同,因而其体积大小不等且差距很大,小的如米粒大小,大的如鸡蛋大小,往往被诊断为脂肪瘤,纤维瘤等,皮脂腺囊肿生长十分缓慢,但患者仍能感到其在逐渐增大,无任何症状,并发感染时可有红、肿、热、痛。
二、诊断
皮脂腺囊肿多为单发,偶见多发,形状为圆形,边界清楚,基底可推动,与皮肤粘连。
硬度中等或有弹性,高出皮面,表面光滑,推动时感到与表面相连但与基底无粘连,无波动感,有囊性感,中央处有时可见黑色毛囊孔。挤压或破溃后流出白色皮脂。皮肤颜色可能正常,也可能为淡蓝色,增大过快时,表面皮肤可发亮。有时在皮肤表面有开口,可从此挤出白色豆腐渣样内容物,此开口为通向皮肤表面皮脂腺的开口所在,开口凹陷系导管长度不足所致。皮脂腺囊肿往往并发感染,造成囊肿破裂而暂时消退,但可形成瘢痕,并且易复发。皮脂腺囊肿癌变的机会极为罕见。
三、治疗
手术是皮脂腺囊肿唯一的治疗方法。手术中可在与囊肿相连的皮肤处见到导管开口,沿着皮纹方向设计梭形的皮肤切口,连同囊肿一起摘除。分离时应特别小心,囊壁很薄,应当尽量完整地摘除,如果残留囊壁,容易复发。如果术前有红肿热痛等炎症表现,则应首先控制炎症,后期再安排手术。
(1)适应证皮脂腺囊肿无感染时,应手术切除。
(2)术前准备局部皮肤剃去毛发,局部消毒。
(3)麻醉局部麻醉。
(4)手术步骤以囊肿为中心做梭形切口,将皮瓣连同囊肿一并切除;如囊肿较小,可做一直切口。切开皮下组织后,用组织钳翻起一端皮瓣。轻轻提起肿物,再用组织剪(或止血钳)沿囊肿边缘分离,使之完全游离;囊肿底部的纤维条索,用止血钳钳夹、剪断后结扎,即可完整切除囊肿。伤口冲洗、止血后,分层缝合切口,加压包扎。
(5)术中注意事项术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在分离囊肿时,应紧靠包膜外面,环绕其周围进行;若仅在一处分离,容易穿破囊壁。
②如不慎穿破囊壁,应擦去流出的内容物,用止血钳夹住破口,再行分离。如囊肿分破后无法钳夹,可在排出囊肿内容物后,再将囊壁完全切除,以防复发。
③如囊肿壁与周围组织粘连很紧,难以切除,可刮除囊肿内容物,然后用纯石炭酸或5%碘酊涂擦囊壁内侧面,将其上皮破坏,使肉芽组织生长,减少复发机会。
④如囊肿已化脓,切开引流后也可用上述方法处理。
皮样囊肿
一、临床表现
皮样囊肿常发生于眼肌圆锥外,多附于眶内上或中上壁,可为哑铃状,颅内、眶内各有一部分。形状为圆形或卵圆形,大小不一,一般不超过核桃大,质软,囊的张力大时,硬度增加如肿瘤样。囊肿的周围有结缔组织包膜,表面光滑,境界清楚,略有弹性,一般不与皮肤粘连。但与骨膜常常粘连,因系先天性者故易早期发现。有时合并有眼睑缺损、畸形等先天异常,眼球前下突出,不能复位,无搏动,无眼痛,视力多正常。
二、辅助检查
1.B超检查
B超检查见眶内圆形或椭圆形混杂回声占位,边界清楚,可见强回声光团,透声性强,可压缩。
2.CT检查
CT扫描见肿物密度不均,可有脂肪密度区,相邻骨壁可凹陷或缺损,眶腔扩大少见。
3.MRI检查
MRI检查肿物T1与T2加权像均为高信号强度。
三、诊断
(1)皮样囊肿好发于眼脸、眉外侧、鼻根、枕部等处。囊肿呈圆形,柔软无痛,与皮肤无粘连,但与深部的筋膜或骨粘连,不易推动。
(2)内容物呈粥样,浓稠,含有脱落的上皮细胞、皮脂或毛发等。
(3)临床上和表皮样囊肿不易区别,但在病理组织上二者截然不同,表皮样囊肿的囊壁没有皮肤附件,其囊腔内仅有角化物质及脂肪物质,不含毛发。
四、治疗
皮样囊肿应手术切除。切除眼角部位的皮样囊肿时应注意有时囊肿与硬脑膜相连,如误伤硬脑膜而未及时处理,则可形成脑脊液漏。
参考文献
[1]王保钢,燕山,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在颌面部囊肿中的诊断价值(附118例分析).上海医学影像,1999年04期.
[2]涂友运,彭友林,皮肤囊肿的治疗时机.中华现代外科学杂志.
[3]舌下腺囊肿口外型的诊断与治疗(附24例分析).中华医学研究杂志,2009年第9卷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