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逆散加减运用的临床应用体会

/ 1

四逆散加减运用的临床应用体会

朱秋波

朱秋波(江苏省扬州洪泉医院中医科225200)

【中图分类号】R254.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3)15-0387-01

四逆散源出《伤寒论》318条。由白芍,枳实,柴胡,甘草四味药组成,仲景制方之旨,本为外邪传经入里,气机为之郁遏,不得疏泻,导致阳气内郁,不能达于四末,而见手足不温之四逆证而设。用于“少阴病,四逆,其人或欬,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泻利下垂者。”其病因病机为阳气内郁,气机不调,以致阴阳不相顺接,故用四逆散疏肝解郁,透解郁阳。方中柴胡入肝胆经,疏肝解郁而透达阳气。枳实味苦主降,破气散结而宣通胃络,一升一降,气机调畅;白芍、甘草制肝和脾缓急益阴。药虽4味而临床加减运用疗效显著,现将本人几年来运用本方加味的临床应用举例介绍如下。

1.失眠

张某,女,35岁,失眠6年。患者6年前因2岁的儿子丢失,悲痛过度而失眠,甚至十天半月不能入睡,多方就诊未能治愈,长期服用安定、谷维素、多虑平等镇静安神药,近日至中医科就诊,形体偏瘦,面色无华,头晕健忘多梦,烦躁不安,口干舌燥,大便干,小便黄,舌红少苔无津,脉弦细略数。方以天王补心丹合四逆散加减:酸枣仁20g,柏子仁20g,当归12g,麦冬12g,天冬12g,生地12g,丹参12g,太子参12g,玄参12g,茯苓12g,远志12g,珍珠母30g,柴胡12g,白芍12g,枳壳12g,甘草5g,早晚服,连用7日,复诊诉睡眠好转,1小时左右能入睡,口干舌燥感减轻,故上方减生地、天冬,加夜交藤30g、合欢花15g,连用7日,复诊诉睡眠明显好转,夜梦减少,精神转佳,面色转红,续予上方7剂,服后睡眠基本正常,诸症皆除,未再失眠。

2.反流性胃炎

陈某,男,44岁,一个月前因饮食不慎及情绪激动后出现胃灼热感,餐后尤甚,伴反酸,口苦,嗳气,纳少,舌淡红苔薄白,脉弦细。胃镜示:反流性胃炎伴糜烂。方以香附12g,苏梗12g,白芍12g,旋覆花12g,竹茹12g,佛手12g,柴胡15g,枳实12g,白芨20g,海螵蛸15g,栀子9g,黄连3g,吴茱萸1.5g,蒲公英30g,1剂分早晚服,连服7日并注意清淡饮食,忌过饱。复诊灼热感及嗳气减轻,稍有腹胀感,上方减旋覆花、竹茹,加木香9g,砂仁12g,再服7剂,三诊,胃胀,嗳气烧灼感均消失,减栀子,黄连,吴茱萸,加党参12g、白术12g,连用半月后复查胃镜示正常胃黏膜像,糜烂炎症消失。

3.痛经

李某,女,21岁,自诉经行腹痛4月余,每次经前2到3天乳房胀痛,经至少腹痛,正中尤剧,伴腰痛纳呆,心烦口苦,月经周期正常,量中,色红无块。今值经期,腹痛较甚,望诊形体消瘦,舌质偏红,苔薄白,脉弦细。方以柴胡12g,枳壳12g,赤勺12g,白芍12g,炙甘草6g,川楝子9g,延胡索9g,黄芩12g,鸡血藤15g,木香9g,服用2剂后痛减,经量减少,5天经净,次月月经按期来潮,未再腹痛。

体会

后世历代医家扩大了本方在临床上的运用范围,如逍遥散,柴胡疏肝散等即是在此方的基础上衍化扩充而来。随着中西结合的发展,中医的辨证与西医的辨病相结合,古方新用又有了新的进展,除运用到胃炎、肝炎、肝硬化、胆囊炎、胆石症,痛经等疾病外,还用于治疗肋间神经炎、盆腔炎、肠粘连等疾病,在此就不一一罗列。在临床使用时应遵循中医辨证施治,扣住“肝”、“郁”二字。“肝”者病位在肝,“郁”者指病机为郁。临床应治病求本,评审病证、病机,辨病位是在肝脏本体还是在肝之经络,是在肝经的某一局部,有无其他病因、病理因素夹杂,从而能运用四逆散因症因人进行加减运用。只有这样才能做到辨证准确,用药恰当,取效轻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