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血前预防性用药对输血不良反应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7-17
/ 2

输血前预防性用药对输血不良反应的影响

赵建

(苍溪县歧坪镇中心卫生院四川广元628421)

【摘要】目的:探究在输血前给予预防性药物对输血时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2月至2017年7月期间在我院进行输血的148例输血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在输血前不采用预防性用药,观察组则给予预防性用药,然后对比统计两组输血者在输血时的不良反应。结果:观察者中发生不良反应的输血者有8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4%;对照组者中发生不良反应的输血者有1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89%,两组输血者不良反应率差异并不具备统计学上的意义(P>0.05)。结论:在输血前对输血者给予预防性用药对输血者发生不良反应并无明显影响。

【关键词】预防性用药;不良影响;输血

【中图分类号】R457.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8)07-0055-02

输血治疗是目前临床中治疗贫血和改善凝血障碍等疾病的一种重要措施,输血治疗可以有效补充患者体内欠缺的血液成分,有效提高机体机能,输血治疗的目的是为了维持患者体内血液的循环血量,改善血液自身的携氧能力,但由于血液中成分比较复杂和多样化,在治疗疾病的同时,也会引起多种多样的不良反应,临床中为了减少这种不良反应的发生几率,常在输血前对患者给予预防性用药,但是近期有人对输血前给予预防性药物降低输血时不良反应发生的效果提出了疑问,认为其减少不良反应的作用并不显著[1]。本次研究将2015年2月至2017年7月期间在我院进行输血的148例输血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给予预防性用药,对照组则不使用药物,对比两组患者在输血时的不良反应,判断在输血前对患者进行预防性用药是否可有效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现将主要内容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15年2月至2017年7月期间在我院进行输血的148例输血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74例,总计输血381次,成员中男性40例,女性34例,年龄在17岁到69岁之间,平均年龄47.9±7.1岁;观察组组74例,总计输血392次,成员中男性39例,女性35例,年龄在16岁到65岁之间,平均年龄48.7±6.8岁。两组患者在例数、性别、年龄以及输血次数等一般数据中并不具备统计学上的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在进行输血前不进行任何预防性措施;观察组则在输血前给予异丙嗪(生产单位:山西省临汾健民制药厂,批准文号:H14021510,药物成分:化学药物,规格:12.5hm×100片)25mg,或者地塞米松(生产单位:湖北天药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批准文号:H42020020,药物成分:化学药物,规格:1mL:2mg×10支)静脉注射5mg[2]。

1.3观察指标

统计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计算不良反应发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出现不良反应的次数/总输血次数×100%。

不良反应评判标准:输血过程中或者输血完成后的两小时内患者出现畏寒、发热现象,体温较输血前升高1℃以上;发热反应评判标准:患者出现皮肤瘙痒等现象,且皮肤表面出现荨麻疹,面部的血管呈现神经性水肿,或者出现支气管痉挛、过敏性休克以及咽部出现明显水肿等[3]。

1.4统计学分析

将实验中所获得的全部数据通过SPSS17.0软件处理完成后,使用(x-±s)表示所有的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所有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使用P<0.05表示。

2.结果

实验数据显示,观察者中发生不良反应的输血者有8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4%,其中3例出现发热反应,5例出现过敏反应;对照组者中发生不良反应的输血者有1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89%,其中4例出现过敏反应,7例出现发热反应,两组输血者不良反应率差异并不具备统计学上的意义(P>0.05)。

3.讨论

输血治疗是临床中必不可少的治疗方法,但是由于血液成分而引起的不良反应也多种多样,轻度的不良反应会让患者感到不适,重度的不良反应会导致患者的脏器受损甚至直接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临床中常见的输血不良反应有过敏和发热等,发热反应可能与患者或献血者血液中含有的细胞凝集素有关,患者因为接受新的血液而导致体内抗白细胞或者血小板的迅速生成都是引起发热反应的主要原因[4];过敏反应则常发生在有过敏史的患者身上,发生过敏反应的原因大多是因为患者体内原本缺乏IgA或者其中一种亚型,在输血时接受相应数量的IgA后,体内发生抗原抗体反应,因抗IgA抗体而发生过敏反应。

临床中常使用预防性用药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但有人对此提出质疑,认为作用并不显著。本次研究以对预防性药物对输血不良反应的影响为目的,将148例患者分为两组,一组不用药,一组给予预防性药物,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结果显示,观察者中发生不良反应的输血者有8例,发生率为2.04%;对照组者中发生不良反应的输血者11例,发生率为2.89%,两组输血者不良反应率差异并不具备统计学上的意义(P>0.05)。从预防性药物的作用机制来讲,异丙嗪是一种组胺受体阻断剂,只能抑制体内的组胺升高,对由其他原因引起的过敏反应并无抑制或者阻断作用,因为输血中发生的过敏反应除了与体内组胺含量升高有关之外,还和体内慢反应物质释放等条件有关,所以异丙嗪只能对一部分的过敏反应起到治疗作用;而另一种药物地塞米松可以有效抑制已经发生的过热反应,但是在输血前用药,并不能彻底破坏病原体等微生物,因此不能起到有效的预防作用。

综上所述,在输血前对输血者给予预防性用药对输血者发生不良反应并无明显影响。

【参考文献】

[1]罗虎成,于艳文,高烽华,等.输血前给药预防输血不良反应的回顾性调查分析[J].医学综述,2015,21(7):1328-1330.

[2]徐静,林燕,曾春云,等.133例数学不良反应的调查和分析[J].赣南医学院学报,2013,33(3):419-420.

[3]杨旭,杨讯,许词,等.输血前预防性用药对防止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的效果评价[J].中国农村卫生,2015,24(78):26-27.

[4]唐庆华,展昭民,梁红,等.成分输血不良反应药物预防必要性的对照观察[J].黑龙江医学,2011,35(11):858-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