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河流相储层沉积模式及对剩余油分布的控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浅析河流相储层沉积模式及对剩余油分布的控制

徐春阳

辽河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124010

摘要:在正式开采前,油气田处于平衡状态,只有在开采过后,油气田的平衡状态会被打破,剩余油的分布开始形成。河流相储层的剩余油分布与其沉积模式有一定的联系,为能够对对剩余油分布实现精准控制,现对河流相储层沉积模式进行分析,了解沉积模式分类、形成;同时,笔者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对河流相储层剩余油的分布进行研究,就两个不同角度下影响剩余油分布的因素进行详细分析,进而总结出影响其分布规律的原因;最后,结合相关研究对河流相储层沉积模式对剩余油分布的控制原理及过程进行深入分析,了解其成因。

关键词:河流相储层;沉积模式;剩余油

一、河流相储层沉积模式分析

河流在形成过程中将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河道水流、沉积物大小、植被等,正是在不同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才会形成不同的河流相储层,因此,河流相储层沉积模式受到环境因素的极大限制。从形成状况来看,砂体的平面形状各异,从剖面角度来看,其整体呈现为上表面平整,下表面凸出,呈为透镜形状。分布在曲流河边滩的砂体,所呈现出的透镜形状一般并非规则形状,多数为不对称形状,整体表现为凸岸部分的砂体较为稀薄,但是凹岸部分的砂体则略显厚实,由于河道在形成过程中,受到经常性的侧向加积,进而形成了特有的沉积特征。从储层岩石类型来看,一般可以划分为三类,其中最为常见的类型为砾岩、砂岩,而过渡类型则不常见。在一些山区、平原地区的河流中,沉积或碎屑岩层的组成部分较为复杂,这主要是因为不同地区的基岩在成分上也会存在差别,因为导致该地区的沉积物质组成稳定性较差,但储层物性较好,这也就是我国东部河流区域为高产储层的主要原因。河流相储层沉积模式的形成与多方面因素有关,不同的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下,河流相储层沉积模式的形成也会受到影响,从而形成具有差异性的沉积模式。

二、河流相储层剩余油分布研究

(一)宏观剩余油分布

从宏观角度对剩余油的分布进行研究,将会发现下述几大现象:一是在储层之间,主力油层出现剩余油分布密集。该种现象的出现与主力油层的特征有着重要关系,主力油层在孔隙度以及渗透性上具有较大的优势,在油层厚度上相较于一般的油层具有一定的优势,同时,其还具有高渗流性。相比较之下,非主力油层在上述方面的能力相对较弱,其主要体现在油层薄,孔隙度整体偏低,同时在水淹程度上也不及主力油层,但是在剩余油饱和度上,非主力油层的数值偏高。与主力油层相比,非主力油层在可采剩余油上量偏小,剩余油的储存容量偏低;二是储层上部剩余油的丰富程度高。从宏观角度来看,沉积层序的特征表现为低渗透率的砂体分布在储层的上部,该部分砂体的驱油效率不高,但在剩余油的饱和度上较为理想;三是低孔渗沉积结构部分一般为剩余油较为丰富的区域,这些区域一般主要体现在天然堤以及废弃河道等。

(二)微观剩余油分布

从微观角度对剩余油的分布规律进行分析,首先需要对储层的沉积模式进行了解。这主要是因为研究表明沉积模式与剩余油分布有着重要关系。在研究过程中,人们通过含油薄片的提取来对剩余油的情况进行了解,从而对储层的特征及分布规律进行分析,最终了解到储层的孔喉网络形状主要包括四种,分别是网状、块状、粒状或者滴状。其中块状主要是斑块状,这种形状下,孔喉内的充油量较大,斑块状的储层主要是分布在诸如河流边滩的储集物性好的区域内。在成岩作用下,储集层在物性上会存在差异,这使得剩余油的富集区域会发生变化。在大孔道内,水速较小,故而形成的冲刷并不强烈,在此情况下,孔道壁上的剩余油将会富集,从而形成油斑;而粒状或滴状的形成原因则主要是油层水淹程度,水淹程度的不同导致剩余油的分布出现不均,或形成形状不规则,进而容易出现死油区。当进行微观水驱油时,空隙网络偏小并不利于水流进入,原油依旧会被保留形成剩余油。

三、河流相沉积模式控制剩余油的形成

从分布上来看,剩余油的复杂程度较高,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对剩余进行控制的难度,并且在对剩余油进行控制的过程中,还需要对各方面因素进行分析。从影响因素来看,剩余油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下述内容:一是储层平面的非均匀驱油;二是储层之间的非均匀驱油;三是储层内的非均匀驱油。同时,这三大因素还将会受到其它因素的影响,这就进一步增加了对剩余油进行控制的难度。

其中储层平面的非均匀驱油所受到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下述几种:一是砂体规模大小;二是储层平面形状;三是储层孔隙度的连续性;四是储层渗透率,从微观角度来看,对储层平面分非均质性其主要作用的因素包括有厚度、孔隙度等。基于沉积模式的不同,不同的河流在孔隙结构的相关性质上也会存在差距,具体表现在剩余油分布特征及其他方面上。

油气田开发过程中,人们往往会选择多层开发,从而形成一个稳定的开发系。在这个开发系中,储层在物性上整体相近,在非渗透性上基本一致。但是在实际开发过程中,发现层间差异依旧存在,这使得水驱油仍存在一定的区别,在向层间注入水时,将会出现渗透层突进,从而实现对剩余油分布进行控制;层平面的非均质性往往会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如微相平面变化,一般来说注入水的流通路径为:河道——河道梯度高压方向——低压梯度方向,最后向两侧扩展,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储层的水驱效果整体较差,而剩余油的饱和度情况则主要体现为偏高;层内部分,在油水渗透性上也会存在差别,这是因为层内夹层对其存在一定的影响,而该种影响与夹层的厚度以及位置等因素有重要关系。此外,油层不同部位的渗透性的影响也会存在差别,一般来说上部影响偏小,中部影响较大。

剩余油的分布形成受到的影响是来自多方面的,在对其控制因素进行分析的过程中,不仅要对直接影响因素进行控制,还需要对间接因素进行详细分析。剩余油分布形成的分析,既要对沉积模式的影响进行分析,还需要对影响沉积模式形成的因素进行分析。对河流相储层沉积模式及对剩余油分布的控制形成进行研究,有助于丰富学科知识,同时,还有助于提高油田开发的效率,从而推动油气行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吴静,陈广军.埕岛地区馆陶组河流相储层油藏描述技术[A].见:杜贤樾,等.胜利油区勘探开发论文集[C].北京:地质出版社,1997:67-76.

[2]何秋轩,等.孤岛油田Ng33层不同渗透率储层驱油特征[J].西安矿业学院学报,2008(3):283-286.

[3]俞启泰.注水油藏大尺度未波及剩余油的三大富集区[J].石油学报,2000,21(2):4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