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慢性胆囊炎的疗效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2-22
/ 2

中医治疗慢性胆囊炎的疗效观察

晏奎

晏奎

简阳市第二人民医院中医科四川资阳641421

摘要:目的:探讨中医治疗慢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7月到2013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慢性胆囊炎患者,依据不同的治疗方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50例,对照组患者5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中药自拟方剂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两个疗程后,对照组患者的治愈率为40%,总有效率为72.0%,观察组患者的治愈率为44.0%,总有效率为92.0%,观察组患者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慢性胆囊炎患者,使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自拟方剂进行治疗,效果显著,具有临床价值意义,可以大力推广。

关键词:中医结合;慢性胆囊炎;疗效显著

在我国现代临床研究治疗中,人们随着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以及饮食结构的改变,胆囊炎患者越来越多,女性患者的患病几率高于男性患者。胆囊慢性炎症性病变就是慢性胆囊炎,大多数都是慢性起病,一般都是化学性刺激或者是细菌性感染导致的胆囊炎症病变,也可以由急性胆囊炎症反复发作得来。如果治疗不及时,甚至会导致胆囊穿孔,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权威资料显示,机体年龄超过40岁以后,人体机能会出现退化,胆囊会逐渐衰弱,胆汁产生滞留,胆囊炎后期又回诱导胆结石。慢性胆囊炎主要以保守治疗为主,对于症状较轻、不影响正常生活的患者,可采用药物治疗,长期口服利胆药物,但是西医临床疗效不显著。

我院于2012年7月到2013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慢性胆囊炎患者,进行研究治疗,疗效显著,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7月到2013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慢性胆囊炎患者,按照不同的治疗手段,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50例,对照组50例。本次实验研究已经经过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和患者家属都已经签署知情同意书。其中,对照组女性患者28例,男性患者22例,年龄为32岁-75岁,平均年龄为50.2±3.3岁,病程为4个月-5年,平均病程为3±2.5年。对照组女性患者30例,男性患者20例,年龄为31岁-76岁,平均年龄为51.2±3.2岁,病程为5个月-6年,平均病程为4±2.3年。两组患者的年龄、病程等一般性临床资料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因此具有可比性。

1.2入选标准

本次所选患者都符合慢性胆囊炎的诊断标准。经B超、CT、MRI、ERCP确诊。全部患者的临床表现为胃部灼热、暖气、上腹部胀气和闷热、讨厌油腻食物。

1.3排除标准

排除哺乳期妇女和孕妇。排除胆囊结石以及急性坏疽性胆囊炎患者。排除心脑血管疾病和神经疾病患者,排除造血功能障碍患者。

1.4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中药自拟方剂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两组患者都要进行西医常规治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保证患者的生命体征处于稳定状态。观察组患者加用中医治疗,依据患者的病情可以分为胆腑郁热型、气滞血瘀型、肝胆气郁型。

如果患者是肝胆气郁型,采取大柴胡汤处方,15g柴胡、15g黄芩、10g半夏、15g白芍、15g生姜、10g大黄、15g大枣、12g枳实。如果患者出现呕吐症状,可以加15g竹茹。如果患者出现高热,可以加25g败酱草、50g生石膏、25g蒲公英。如果患者黄疸可以加20g泽泻、50g茵陈。如果患者胁痛,可以加10g川楝子、10g元胡素。水煮煎服,每天一剂,一个疗程为10天,治疗时间为两个疗程。

如果患者气滞血瘀型,采取四逆散合失笑散.患者胆腑郁热,采取清胆汤,中药方剂为:15g柴胡、15g黄芩、15g栀子、15g郁金、15g枳壳、15g大黄、25g茵陈、25g双花、25g金钱草、10g黄连、10g芒硝,水煮煎服,每天两剂。

1.5疗效判定及评价标准

患者的临床体征和临床症状全部消失,采用影像学检查,显示胆囊正常,判定为治愈。患者的临床体征和临床症状基本消失不见,采用影像学检查,显示胆囊壁略微增厚和毛糙,透声可以,判定为有效。患者的临床体征和临床症状大部分消失不见,采用影像学检查,胆囊改善不是很显著,判定为有效。患者的临床体征和临床症状没有任何变化,采用影像学检查,显示胆囊没有任何改善,甚至加重,判定为无效[1]。

1.6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的100例慢性胆囊炎患者的所有数据以及研究所得资料均采采用SPSS12.0数据统计处理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其中计量数据资料采用t进行检验,计数数据资料采用卡方进行检验,记录方式为(±s)P<0.05则具备统计学意义[2]。

2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两个疗程后,对照组患者的治愈率为40%,总有效率为72.0%,观察组患者的治愈率为44.0%,总有效率为92.0%,观察组患者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s)

组别例数治愈显效无效治愈率总有效率

对照组5020161440.0%72.0%

观察组502224444.0%92.0%

P值<0.05<0.05<0.05<0.05<0.05

3讨论

我国中医学表示,慢性胆囊炎属于肝胃气痛、胁痛的范畴。中医表示,胆是中清之腑,起到输送和贮存胆汁的作用,中清不浊,以通降下行为顺,患者寒温不适、饮食不节、忧思郁怒、情志不畅致使肝胆气滞、肝失疏泄、湿热交蒸、日久熬煎、蕴结不散、胆汁凝结、湿热奎阻。肝气郁结、脉络失和、疏泄不利、称之为胁痛[3]。

中药自拟方剂中的白芍、黄芩、半夏、柴胡、生姜、枳实具有活血化瘀、疏胆理气的功效。茵陈、泽泻、金钱草、川棣子、元胡素具有利胆排石、清热利湿和肝胆退黄功效。败酱草、生石膏、蒲公英、黄芩、栀子、郁金、枳壳具有理气活血、行气通肺的功效。枳实、大黄内泻热结,芍药助柴胡、黄芩清肝胆之热毒,枳实、大黄治腹中实痛。半夏和胃,降浊止呕逆,大枣、生姜不但助半夏和胃止呕逆,还可以调理和诸般药物。诸般药物共同使用,共奏内泻结热、和解少阳的功效。上述诸般药物使用发现,大柴胡汤药剂可以有效的缓解平滑肌的痉挛症状,显著改善慢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临床体征[4]。

本次研究,观察组患者的治愈率为44.0%,总有效率为92.0%,对照组患者的治愈率为40%,总有效率为72.0%,观察组患者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对于慢性胆囊炎患者,使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自拟方剂进行治疗,效果显著,具有临床价值意义,可以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谷万里,祝德军.慢性胆囊炎的中医、西医结合10年研究进展[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0,4(3):17-19.

[2]赵振霞,赵振敏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胆囊蔓60倒疗效观察叭临床医学[J].2011.29(02):69-70.

[3]唐世利,四逆散合半夏泻心汤加味治疗慢性胆囊炎115例[J].现代中医药,2010,29(4):28.

[4]KaznhisaUchiyama,HironobuOnishi,MasajiTani,etal.LongTermPrognosisAfterTreatmentOfpatientsWith[J]CholedocholithiasisJ.Annsury,2013,23(08):197-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