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瑞
(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骨伤科研究生山东济南250014)
【关键词】股骨粗隆间骨折,并发症,压疮,感染,血栓
【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8231(2015)13-0159-02
股骨粗隆间骨折多发于老年人。老年人骨质疏松,当遇到暴力损伤,如跌扑,扭转等外力时发生。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长期卧床,易导致压疮、感染、血栓等并发症。为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围手术期应注重各种并发症的预防治疗及护理。本次观察研究,抽取60名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年龄65岁至80岁,营养状况中等,血压血糖水平控制良好,观察不同治疗及护理方案下,几种常见并发症发生率的不同并作比较。
1.压疮
压疮是由于局部组织长期受压使血液循环受阻,发生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致组织溃烂坏死。选取的60名患者中,其中30人每2小时定时协助翻身,另外30人每6小时定时翻身。其中仅有两人发生二期压疮,均是每6小时定时翻身。其他患者骶尾部及臀部皮肤出现不同程度的皮肤发红,甚至皮肤无明显异常,但翻身频率低的患者明显重于翻身频率高者。此外观察发现,卧气垫床护理患者的皮肤状况要明显优于无气垫床患者。卧气垫床可以缓冲压力,方便护理者骶尾部及背部按摩,促进血液循环,从而降低压疮发生率。对于已发生压疮患者可采用棉垫圈,以减轻患处压力,控制压疮进一步发展,并注意患处干燥清洁,防止患处的软组织感染。
2.感染
长期卧床患者常见感染有肺部感染及泌尿系感染。因患者长期卧床,引起肺底部长期处于充血、瘀血、水肿而发炎。坠积性肺炎属于细菌感染性疾病,多为混合感染,以革兰染色阴性菌为主。卧床护理困难,大小便不清洁容易引起泌尿系统的感染。
选取的观察对象均定时辅助半坐体位,拍打背部辅助咳痰,未发生肺部感染情况,但术后患者可长时间坐位,痰液易咳出,肺部情况明显好转。
观察对象中30名患者留置导尿管予以导尿并定期会阴护理,其中男性8人,女性22人;另外30名患者无导尿管,男性7人。以上患者均无明显泌尿系不适。化验尿常规,结果示:其中留置导尿管组尿常规白细胞平均值为4.17p/uL,无导尿管组血常规白细胞平均值7.62p/uL。无导尿管组尿常规白细胞水平高于留置导尿管组。可见留置导尿管并定期会阴护理可有效预防泌尿系统感染。
3.血栓
股骨粗隆间骨折病人发生下肢静脉血栓的原因有多方面。长期卧床,下肢肌肉松弛,导致下肢血流滞缓,麻醉过程中应用药物致使静脉血管扩张也导致血流滞缓从而引发下肢血栓。此外,骨质损伤及手术创伤均导致不同程度的血管损伤,凝血的改变也是下肢静脉血栓的原因之一。
在临床上我们一般通过皮下注射肝素来预防下肢静脉血栓。选取的对象平均分为两个组,一组术后应用低分子量肝素钙注射液4100U,Qd。二组术后应用低分子量肝素钙注射液4100U,Bid。D-二聚体是观察血栓的一个重要化验指标,为避免临床过度检查,我们通过化验D-二聚体来评价下肢静脉血栓的情况。对比术后化验D-二聚体水平。一组平均D-二聚体水平为3.46,二组平均值为2.38。可见应用肝素类药物可以有效降低D-聚体水平,也就是说肝素类药物可以有效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另外通过临床观察,口服抗凝药物如利伐沙班、华法林等也有比较好的效果。
4.观察思考
通过以上临床观察,预防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并发症,在护理治疗中应注意以下几点:第一,护理中要定时协助翻身,减少局部皮肤压迫,适当应用棉垫圈,尽量卧气垫床,辅助按摩。第二,术后尽早协助患者坐位,拍打后背协助咳痰,定期会阴护理,预防肺部及泌尿系感染。第三,鼓励患者进行肢端的功能活动以促进患肢血液循环,适当应用抗凝药物可有效预防下肢静脉血栓。
【参考文献】
[1]骨折治疗的AO原则.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中医骨伤科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年1月第2版.
[3]内科学.2012年第7版.
[4]外科学.2012年第7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