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道英(黑龙江省木兰县中医院151900)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2)2-0377-02
【关键词】反流性食管炎护理留置胃管
反流性食管炎系指由于胃和(或)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食管粘膜的炎症、糜烂、溃疡和纤维化等病变,属于胃食管反流病。我们选择了因病情需要须留置胃管92例,插胃管前后均有胃镜检查指征,证实插胃管前食管正常,贲门关闭良好。观察留置胃管与反流性食管炎关系及在置管期间,适当的措施与护理干预对防范反流性食管炎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92例均为住院病人,男性64例,女性28例,年龄19-81岁。均经内镜诊断及病理结果诊为十二指肠溃疡梗阻30例,幽门梗阻62例(幽门管胃癌梗阻28例,胃窦癌梗阻34例)。病程最短半年,最长20年。主要临床表现为上腹部饱胀感84例,呕吐88例,腹痛80例,食欲减退82例,消瘦62例。均需留置胃管给予治疗,插胃管留置时间3-7d。留置胃管前经胃镜检查食管粘膜正常,贲门关闭良好。按顺序法随机分A、B两组,每组46例。B组按常规治疗及护理;A组除按常规治疗及护理外,留置胃管期间给予防范措施和护理干预。所有病例在拔除胃管后有胃镜复查指征并经胃镜复查,进行食管内镜检查情况记录。
1.2防范措施使用质子泵抑制剂:用冷开水溶化埃索拉唑片,然后从胃管注入,40mg/次,qd。注药后注入冷开水30ml冲洗胃管,夹管30min后再开放引流。使用至患者拔除胃管后3d。
1.3护理干预
1.3.1体位护理利用摇床功能将患者床头抬高20cm,使患者持续卧位于斜坡位上,以防止胃内容物反流,减少恶心、呕吐。向患者解释采用此体位的重要性,使患者配合。
1.3.2胃管的护理(1)插胃管前到床旁评估患者病情,注意有无插胃管禁忌证,认真与患者及家属进行交谈,了解患者的心理活动,耐心、细致地讲解留置的目的、重要性,操作过程及配合方法,并告知不可随意将胃管拔除。对留置胃管可能产生的焦虑、恐惧等心理反应,给予理解、同情、鼓励与安慰,同时指导家属协同作思想工作,使其消除负性情绪,以良好的心态面对插胃管治疗,减少留置胃管期间的恶心、呕吐,防止胃食管反流。(2)留置胃管期间,应多巡视患者,注意保持胃管引流通畅,翻身时先放置好胃管,防止脱出、折、扭曲胃管,防止引流不畅;并及时清理负压引流液装置,保持负压引流。注意胃管的长度、引流液的颜色、量的变化。
1.3.3口腔护理留置胃管时由于胃管对咽喉部刺激,易致恶心,呕吐,不及时清理口腔均易致口腔及咽喉部感染,并加重恶心、呕吐,因此嘱患者每次呕吐后用生理盐水漱口,早晚做好口腔护理,每日2次,保持口腔清洁,预防口腔感染。
2结果
B两组根据病情需要拔除胃管后,胃镜检查结果见表1。B组4例镜下除为B级食管炎改变外,还伴食管粘膜剥脱(均为左侧壁)。两组发病率比较,经χ2检验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胃食管反流性疾病是由于下段食管括约肌功能障碍,引起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胃灼热、反酸、反胃等症状,并引起食管粘膜病理损害。反流性食管炎是消化系常见多发病。流行病学资料表明,胃食管反流病不单在西方国家常见,在我国亦不少见。反流性食管炎病因很多,但留置胃管与反流性食管炎的关系尚未引起临床重视。在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中,胃排空延迟的发生率在40%以上[1]。常见的引起胃食管反流的原因主要为:(1)抗反流屏障削弱、食管清除力下降、组织抵抗力下降、胃排空延迟;(2)攻击因子:胃酸、消化酶、胆汁和酒精、刺激性食物、药物等;(3)其它:幽门螺杆菌感染、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其他疾病和生活习惯的影响等[2]。本组资料显示,在留置胃管病例中反流性食管炎发病率达43%(40/86),提示留置胃管可影响贲门闭合,引起或加重胃食管反流,应引起临床重视。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反流性食管炎发生率明显降低,统计学处理差别有高度显著性。提示在留置胃管期间,使用高质量PPI埃索拉唑可有效控制食管腔内pH,防治食管粘膜损害,埃索拉唑是在酸相关性疾病治疗中第一个纯左旋形式的质子泵抑制剂,其抑酸作用起效快,作用持久,还能减少胃内容物量,从而减少胃食管反流物量,有利于防治反流性食管炎的。观察显示护理干预也重要,如斜坡状体位,可减少胃食管反流;加强对胃管护理,口腔护理及心理疏导等可减少患者留置胃管等恶心呕吐,从而减少胃液反流,降低食管粘膜损害,明显降低反流性食管炎发生。本文采用前瞻性观察,认为留置胃管可诱发或加重反流性食管炎,采用适当措施及护理干预防范是必要的。另外,在B组病例中发现4例伴食管粘膜剥脱。胃管留置是否成为剥脱性食管炎少见的原因,发生反流性食管炎是否与留置时间长短有关,有待进一步观察。
参考文献
[1]陈灏珠,主编.实用内科学[M].第10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1552-1554.
[2]宣平,柯美云.胃食管反流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J].胃肠病学,2003,8(4):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