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护理干预心得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5-15
/ 2

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护理干预心得体会

邓敏

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湖南郴州423000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到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不稳定性心绞痛采用药物治疗的患者76例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全面的护理干预,结果:经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心绞痛发生率为37.14%,对照组患者心绞痛发生率为51.22%;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为94.29%;对照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为80.49%;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期间心绞痛发作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不稳定型心绞痛采用药物治疗的患者采用全面的饿护理干预效果显著,患者的心绞痛发作比例明显较低,大大降低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不稳定型心绞;药物;护理

不稳定型心绞痛属于冠心病当中较为特殊、严重的类型,相当于是稳定型心绞痛向心肌梗死过渡的阶段。症状为频繁、严重、不规律、持续时间长的胸痛,静息下也可能发作[1],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状况以及生活质量,临床药物治疗的同时需要对患者进行合理的护理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本文主要研究分析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护理干预效果,特选取2015年1月到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不稳定性心绞痛采用药物治疗的患者76例为本次研究对象,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到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不稳定性心绞痛的患者76例为本次研究对象,将76例患者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35例,年龄54~80岁,平均年龄(63.59±2.72)岁;病程1~9年,平均(3.57±1.09)年。对照组患者41例,年龄53~80岁,平均年龄(64.12±2.15)岁;病程1~9年,平均(3.32±1.13)年。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给予全面的治疗,包括吸氧、合并症治疗,以及治疗药物的使用,主要包括曲美他嗪联合地尔硫卓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全面的护理干预,具体如下:患者入院后开始护理干预,护理人员给予热情接待,消除患者陌生感;与患者或其家属进行有效沟通,充分收集患者资料,掌握患者身体状况与病情的严重程度,为患者制定护理干预计划,并在实施过程中随时根据医生或患者的反馈加以完善,保障护理服务的全面性、连续性。冠心病患者症状反复,患者长期受到疾病的消耗,加上担心心绞痛发作,病情进展,危及生命,容易产生焦虑、暴躁、紧张、恐惧等负面情绪,影响恢复,机体功能同样受到影响,甚至部分患者对治疗产生抵触心理。护理人员应重视患者心理状态,多与患者交流,准确评估患者心理变化,分析具体原因,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帮助患者疏导负面情绪,减轻心理压力;治疗期间对于患者的表达与诉求,应耐心倾听,并给予足够的尊重与理解,鼓励患者情感方面合理释放。避免患者因认知受限对疾病与治疗产生错误判断。病情稳定后根据患者文化、年龄层次给予个体化健康教育,讲解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相关知识,说明治疗方法、治疗过程与治疗要点,提高患者的配合度;了解患者是否存在不良习惯,说明利害,予以纠正;发放疾病手册,主要内容为并发症预防常识、心绞痛常见诱因及心绞痛发作时处理方法。指导患者遵医嘱合理用药,为患者讲解各类药物的效果、用法与用量,告知服药禁忌与副作用,说明按时、规范用药的重要性。治疗期间使用血管扩张类药物时患者或出现头胀、头晕、面色潮红,应向患者解释清楚,避免患者紧张。重点关注患者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早采取处理措施。指导患者合理饮食,特别是伴有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患者,护理人员需根据患者个人情况帮助患者制定饮食计划,以高维生素、低胆固醇、低脂、低盐、低热量、的食物为主,遵循少吃多餐的因素原则,绝对避免暴饮暴食。治疗期间出现身体不适立即告知护理人员。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心绞痛发生情况;使用我院自制问卷调查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

1.4统计学方法

本文研究所得数据资料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使用?x±s表示,实施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心绞痛发生率对比

经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心绞痛发生率为37.14%,对照组患者心绞痛发生率为51.22%;

观察组患者治疗期间心绞痛发作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心绞痛发生率对比

3讨论

基本的发病机制因机体局部内皮受损,粥样的硬化斑块破裂或溃疡,内皮下的凝血酶原被激活而血小板附着于此,聚集并形成血小板丰富的血栓,导致冠状动脉的血管发生痉挛或不完全的阻塞,心肌血供减少,最终引发较严重的心绞痛症状。此类患者若不在早期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容易发展成心肌梗死,对患者生活质量、生命安全影响严重[2]。常规治疗主要应用硝酸酯类的扩血管药物、抗血小板类药物、受体阻滞剂、钙拮抗剂、调脂药物、肝素类药物等[3]。同时配合全面的护理干预,从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用药护理等多方面进行全面干预,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护理满意度。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经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心绞痛发生率为37.14%,对照组患者心绞痛发生率为51.22%;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为94.29%;对照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为80.49%;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期间心绞痛发作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不稳定型心绞痛采用药物治疗的患者采用全面的饿护理干预效果显著,患者的心绞痛发作比例明显较低,大大降低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张建春,高国旺.丹参多酚酸盐治疗冠状动脉慢血流的疗效观察[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2,20(9):1463-1464。

[2]黄华文,周宏霞.丹参多酚酸盐合并硝酸异山梨酯治疗冠心病35例疗效观察[J],广东医学院学报.2012,30(2):167-168.

[3]孟莉,胡元会,贾岱琳.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血小板活化功能的研究[J],北京中医药.2013,21(8):563-565.

[4]陈远利,陈素敏,姜洪萍,等.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护理干预与临床指标变化观察.中外医学研究,2013,6(15):41-46.

[5]邱亦萍,徐小云.行为干预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3,34(08):1226-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