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教学实施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0-20
/ 2

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教学实施策略

黄艳新

江西省新余市新钢中学338000

我国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语文课程改革实验中,语文综合性学习几年实施下来,不仅是语文教学改革的热点,更是语文教学改革的难点。尽管在思想意识上,语文综合性学习已经引起广大教师的足够重视,然而面对全新的课程,新型的学习形式,空间广阔的学习内容,不少老师还是感觉无从下手。如何有效地开展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成为摆在广大教师面前的急待解决的重大问题。

一、提高认识,建立科学规范的师资培训,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综合性学习对教师是一种全新的挑战。综合性学习课程的实施,其水平的高低直接依赖于教师素质的优劣。应该向有关部门反映并呼吁,加大引导的力度,从培训方面引起教育各界的重视,树立全新的语文课程理念。可利用备课组活动、示范课、汇报课、征集论文的形式营造浓厚的教科研氛围,提高教师对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理论与实践的认识。

例如在我们的初中语文教材上,每册都有6次“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每一次活动都注重综合,把自然、社会、人类历史等方方面面整合在一起,让学生学习。比如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中的“戏曲大舞台”,就牵涉到有关戏曲的多方面的知识,单单依靠有关参考资料就想轻而易举地把这个活动完成,那简直是不可能的。再者,课程中所提供的京剧、黄梅戏、豫剧的唱段,也要经过认真准备才成。既然是“综合性学习”,老师就应具备这些“综合能力”。尽管在提示内容中讲到“可以根据不同情况,灵活开展”,可我们平时就不关注戏曲,甚至因为现代生活的快节奏而难以忍耐戏曲演出的慢节奏,有意地疏远戏曲,那怎么能够应对这样的课程呢?另外的内容还有“漫话探险”“黄河,母亲河”“马的世界”,这些内容的设计都有一定的难度,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教师还必须花更多的时间自我学习,去洞察当代信息社会的新事物新现象,将视线投向广阔的新知识、新课题、新领域中,提高自身修养,否则,我们在讲解这样的内容时会感到底气不足,登上讲台时忐忑不安,传授的效果就可想而知了。

为此,我发出了这样的感叹:“如今,要使学生获得‘无穷水’,就必须教给他们发现和开启‘源头活水’的眼光和能力,这对教师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也就是说,没有阅读习惯、思考习惯的教师,不能教会学生阅读和思考的教师,必然遭到新课标、新课程的淘汰。”

二、改变教学行为和学生学习方式,发展新型师生观

语文综合性学习虽然是以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亲身体验为主要活动方式,但这并不排除教师的指导。相反,教师及时、适度地组织指导是综合性学习取得较好效果的重要保证。如果把综合性学习中的学生比作新天地中的探险者,那么教师就是他们在新的天地探险中的向导。

那么,在这种全新的视角下教师和学生各自的角色是什么?教师和学生又怎样和谐地合作于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全过程?学生是综合性学习的主体。在综合性学习中,学生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亲历学习的全过程,自始至终都是学习的主人。下面以笔者组织的“快乐端午”活动为例,从四个方面具体说明。

1、自主确定学习内容。

教师仅提供一个主题,学生们在这个主题下,可自由确定自己感兴趣的研究或操作对象(有点类似于话题作文)。例如端午节快到了,以“快乐端午”为主题,学生可因各人喜好不同,选择不同的学习小组。“我喜欢,所以我选择”,“这是我要做的,所以我会尽力做好它。”从学习的开始,学生便已是学习的主人。

2、自主体验学习过程。

不像数学作业本上的应用题,明确地提供了不多不少恰是所需的若干已知条件。以生活为课堂的综合性学习,要求自己确定并寻找所需资料和信息,进行分析处理,得出结论。“快乐端午”要顺利开展,全要学生自己去策划,去操作。为了解掌握新余端午的传说,他们采访了自己的父母和邻居,甚至祖父母;为了记录所见所闻,他们拍摄了许多精彩的照片(如端午包粽子等画面);为了撰写文章,他们上网,去图书馆收集端午节的有关信息……学生的潜力是巨大的,在这一过程中他们很少能得到老师和家长的帮助,却做得非常出色。他们自觉地综合运用了语文知识(口语交际和书面表达等),自觉地整合了多门学科,在一种真实的社会环境中经历了他们的学习过程。学生的观察感受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搜集信息的能力、互助合作和团队精神等得到了更好的锻炼与发展。

3、自主呈现学习成果。

综合性学习的学习成果,其呈现方式当然是多样的,绘画、主题班会、作文等,几乎无所不包。但作为语文的综合学习,与语文有关的呈现方式应当占有一定的比重。在“快乐端午节”的活动中,学生选择的成果体现方式多种多样,有的拿出各种手工成果(粽子、剪纸、香囊等),有的朗诵纪念屈原的诗歌,有的讲端午传说故事,有的创作了端午祝福短信……

三、加强学习,进行课程资源的有效开发

语文课程资源的注入,使得语文的含义丰富了,也使得综合性学习有了更加广阔的空间。在教学实践中,我尝试通过以下策略对课程资源进行有效的开发:

1、教材内容的活用

人教版教材中各年级段中,每一次综合性学习都是与课文、习作或阅读内容衔接,如七年级上册的第一单元《这就是我》,第二单元《漫游语文世界》,第三单元《感受自然》,第四单元《探索月球的奥秘》四个“综合性学习”的内容来看,不但与阅读训练有着紧密的联系,成为该单元语文学习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且是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的延伸和拓展。

2、热点问题的关注

语文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是相等的,生活和语文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带领学生进入生活中的语文世界后,学生们发现,原来生活中语文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图书、报刊、电视、广播、网络提供的大量资讯都为综合性学习提供了丰富的选题。汽车的增多带来的环境保护的问题;时下沸沸扬扬的“就业困难”问题和“明星效应”及“追星”问题;“初中生该不该拥有手机”;“初中生该不该早恋”……新闻头条、街头巷议、热点追踪都为七年级下册的《我也追“星”》为专题的综合性学习提供了广泛信息,深度思考处理信息,联系实际运用信息的平台,使学生感受到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其乐无穷,受益无穷。

3、教师群体的开发

单纯的依靠语文教师,作用是有限的,充分发挥各个学科教师的智慧,发挥教师群体的力量,在资源开发上才会有新的生成。以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漫游语文世界》的综合性学习为例,除了语文教师对学生的指导之外,我们还请专任的历史教师为学生讲些成语故事的来源;让学生开展“街头错别字”的调查。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在课改阳光下成长起来的“小藤”,在不远的将来必将呈现出“映日别样红”的壮美。只有在一线的教师充分开发资源,培养发现语文课程资源的敏锐眼力,增长开发语文学习资源的能力,引领学生步入综合性学习的广阔天地,使“源头”充满“活水”,才能使语文综合性学习这条小溪永远清澈、明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