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肠粘膜保护剂在混合痔术后应用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1-11
/ 1

直肠粘膜保护剂在混合痔术后应用观察

孙建华

孙建华(南通市第二人民医院226002)

【中图分类号】R6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3)01-0196-01

痔病是一类常见的多发病,患病率在46%[1]。因局部解剖及生理功能上的特殊性,术后伤口多为开放,易于污染,感染,同时术后病人活动减少,惧怕疼痛等因素造成的排便困难,更加重了术后的便血、水肿、疼痛,使创面愈合缓慢,疗程延长。因此,如何促进肛门伤口愈合(woundhealing)成为目前肛肠领域的研究重点之一。我科自2010年9月至2012年1月对89例混合痔术后患者每日换药时使用直肠粘膜保护剂(太宁栓)纳肛,在促进术后创面愈合方面取得了明显的疗效。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所有病例均来源于肛肠科住院病人。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89例,男47例,女42例,年龄17~65岁,平均42.3岁;对照组94例,男50例,女41例,年龄16~73岁,平均45.7岁。两组在性别、年龄组成上无显著性差异。

1.2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用开放式手术——痔外剥内扎手术,术后每日早晚各予本院自制制剂消炎膏换药一次。治疗组在术毕及每次换药时另予太宁栓一粒纳肛。

1.3观察指标

观察直肠粘膜保护剂在痔术后对大便带血时间,肛缘水肿、便秘、肛周瘙痒、疼痛及治愈时间的影响。

1.3.1疼痛的观察标准。采用国内外较常采用的疼痛定量方法,即五点口述分级评分法;各种日常状态下不感疼痛0分;静止状态不痛,活动时感轻度疼痛1分;静止状态也有疼痛感2分;疼痛较剧烈,须口服止痛剂(氨酚曲马多)3分;疼痛剧烈难忍,须注射止痛剂(吗啡、杜冷丁)4分。

1.3.2水肿指标。创面周围肛缘组织明显隆起,单个隆起体积超过0.3×0.5×0.3cm,表面光亮者判定为水肿。

1.3.3便秘指标。排便间隔超过2天,粪质干结;或排便困难,每次排便时间超过15分钟。

1.3.4治愈指标:所有症状消失;创面上皮覆盖愈合。

2.结果

表1:两组术后症状、体征及治愈时间比较

从表1可以看出,使用直肠粘膜保护剂(太宁栓)的患者与对照组相比,术后排便时创面出血时间短,且出血量少、水肿、便秘的发生率低,创面愈合时间明显缩短。

3.讨论

3.1太宁栓的主要成分及作用

直肠粘膜保护剂(太宁栓),其主要成份为海藻提取物角菜酸酯,是人体不可吸收的胶状物质,亲水性,使用后在体内能迅速融化,在局部粘膜形成8~12小时的膜状结构,对炎症或受损的黏膜起到了保护作用,有效地避免了污染物的持续刺激,减少了局部的感染,为创面生长提供了较理想的环境。太宁栓中的氧化锌具有减轻充血,抗炎,促进伤口愈合的作用。体外试验表明,锌离子对体外细胞具有促生长作用,对于加速创面愈合,增加局部组织锌含量是十分必要的,临床常以各种锌制剂补充治疗创面延迟愈合[2]。此外,太宁栓中的二氧化钛具有止痒的作用,可以减轻术后因敷料填塞或局部创面渗出刺激引起的肛门局部瘙痒。同时,所含的锌、钛等还提供了创面修复所需的微量元素,加快创面的生长,从而使术后创面愈合时间明显减少,缩短了疗程;另外,太宁栓作为一种胶性膜状物,对于肠道粪便的排出起到了润滑的作用,有效地缓解术后便秘的发生,继而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肛缘水肿、局部疼痛等并发症的发生率。

3.2适应症选择

实验组89例、对照组94例,均为临床诊断为内痔、混合痔患者。在临床中,我们还将直肠黏膜保护剂应用于肛肠科其他手术后创面的处理。经临床应用观察表明,直肠黏膜保护剂(太宁栓)在对痔PPH手术后、直肠内脱垂局部注射治疗后、直肠腺瘤局部切除术后、以及直肠良性狭窄术后患者创面也有良好的保护及促进愈合作用。

3.3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太宁栓作为外用栓制剂,使用较为简便,安全。因其作用时间可维持12小时之久,故临床主张用量每日1-2枚,使用间隔12小时以上。与国产同类产品相比其栓剂直径较大,部分患者初次使用时有疼痛感,故使用时纳入动作应尽量轻柔,切忌粗暴;栓剂前方应涂抹油脂类软膏少许,以使插入更加顺畅。

3.4毒副作用

使用89例,未发现有毒副反应,本组病例中无妊娠期妇女,但据文献报道孕妇使用安全。

4.结论

从本观察结果来看,直肠粘膜保护剂(太宁栓)在痔术后患者中使用能明显加快痔术后创面的生长,缩短疗程,减少术后便秘、疼痛、及肛缘水肿的发生。

参考文献

[1]丁义江.肛肠病治疗与研究.第1版,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5:1.

[2]lemingRY,RutanRL,JahoorF,etal.Effectofrecombinanthumangrowthincatabliohomorneandfreefattyacidsoffollowingthermalininjury.JTrauma,1992;32:698-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