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高等教育;服务职能;演变;综述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633X(2011)12-0011-03
一、引言
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三大职能的形成,是随着社会经济、科技和文化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发展的。从中世纪的大学培养专门人才,到洪堡提出的教学与科研相统一的原则,科学研究成为高校的一项重要职能。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威斯康辛大学提出了“大学不仅要完成两大任务,还要直接担负起参与社会生产活动的责任,即大学的职能要向现实社会和资源开发延伸”,【1】高校服务社会的职能应运而生。
随着1977年10月国务院批转教育部《关于1977年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意见》,正式恢复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的制度,大学重新焕发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大学的职能得以恢复和完善,大学服务社会的能力不断增强,并经历了一个由不断探索到完善发展的历史过程。20世纪80年代,国家明确了“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依靠教育”的办学指导思想之后,社会服务的职能才迅速发展起来。【2】已经付诸实施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第四十条也明确指出“推进高等学校与科研院所、社会团体的资源共享,形成协调合作的有效机制,提高服务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能力。”这既是国家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需要,也是改善民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
二、我国高等教育服务职能的演变
伴随着高等教育改革不断引向深入,大学职能发展也经历了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主要包括以下三个阶段。
(一)探索起步阶段(1978-1984)
改革开放以来,一些专家学者对于高等学校的职能尤其是服务社会的职能进行了一定的讨论和思考。余立的《根据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探讨教育工作中的规律》(《教育研究》,1979年第1期);冯之浚等的《重新认识高等教育的社会功能》(《上海高教研究丛刊》第六辑,1982年12月);《潘慰元、顾明远、杨德广三同志应邀来我院就高等教育理论问题作学术报告》(《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2年第1期);王端庆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考》(《高等教育研究》,1982年第2期);何东昌的《从中国实际出发,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高教战线》,1984年第5期);江景波的《勇于探索,大胆改革,把我校办成教学和科研中心》(《同济教育研究》,1984年第1期)。杨德广所著的《高等教育专论》一书中提到大学应具有服务社会的职能,理由有三【3】:(1)“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依靠教育”的方针决定了高等学校应主动适应并服务于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需要;(2)国家现有的经济状况不可能大幅度提高教育经费,高等学校应在积极为社会服务中创收,用于发展教育事业,改善教职工待遇;(3)我国高等学校具有为社会服务的潜在力量。从师资力量来看,1978年全国有教师20.62万人,在校生85.63万人,教职工与学生比仅1:2.06,多数教师难于流动出去,所以必须从社会服务中找出路,发挥潜力。
此外,上海交通大学和北京工业大学等学校也进行了有关高校与社会相结合的实践探索。如:《北京工业大学的改革工作初见成效》(《教育通讯》,1984年6月30日);北京钢铁学院高等教育研究室编的《高等教育改革参考资料》(1984年版)中提到上海交通大学针对学校内部存在的经费不足、人浮于事等问题开始了改革试验,积极面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偿的人才培养和科技研发等服务。党委书记邓旭初1984年7月在全国高等学校管理改革讨论会上进行了介绍,该校选择了10个研究所实行有偿合同制,而且为了努力促使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还允许部分专业的少数科技人员与地方企业合办研究开发企业【4】等。
总之,以上论述更多谈到的是大学的教育与科研职能,部分直接或间接地提到大学的服务职能,整体上比较模糊。参与服务实践的高校数量很少,也缺乏规范,可以说这一阶段是高校服务职能研究和实践的起步阶段。
(二)创新完善阶段(1985-1999)
随着探索实践的有效推进,大学的职能也更加完善,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确保了大学职能的有效发挥。
1985年3月13日,中共中央发布《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当时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是在对国家重点项目实行计划管理的同时,运用经济杠杆和市场调节,使科学技术机构具有自我发展的能力和自动为经济建设服务的活力。
1985年5月27日,中共中央出台了《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充分肯定了教育、科研、生产联合体是促进科技、教育和生产相结合的重要组织形式之一,积极鼓励大学在执行国家的政策、法令、计划的前提下,建立教学、科研、生产联合体。通过与企业开展人才、技术交流,承接开发任务、转让技术成果、承担技术培训等多种途径为经济建设服务。
1988年11月22日国家教委、财政部、人事部、国家税务局联合发出的《关于高等学校开展社会服务有关问题的意见》,把高等学校开展社会服务的范围定位在“可以承包科技项目,参与科研协作,转让科技成果,开展技术、经济和法律等方面的咨询服务;根据国家有关部门的规定,可以接受委托培养学生,在不影响正常办学条件的前提下,可以举办非学历的短期人才培训活动;可以开放学校实验室,利用学校设备和技术条件对外服务;可以充分发挥校办工厂、印刷厂和出版社等内部单位的潜力,在保证为教学科研服务的同时,为社会提供产品和服务;可以和企业、科研机构联合办厂,共同开发新产品或合股经营;可以组织教学、科研、生产联合体,或兴办技工贸结合的经济实体”。
国家教委1989年12月14日起开始试行的《关于高等学校兴办公司、企业的若干规定》把高等学校兴办的各种类型的公司和企业,视为开展社会服务的一种重要方式。
《中国教育发展和改革纲要(1990一2000)》也鼓励各大学要发展各种形式的横向联合,通过多种途径,发展学校与业务部门、企业事业单位的联合。而到了20世纪90年代,产学合作的提法逐渐流行起来。1991年3月国家科委颁发的《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若干政策的暂行规定》和国家税务局颁发的《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税收政策的规定》等文件,更是在信贷、税收和专利等方面给予了高校种种优惠条件,为促进校企结合的发展,创造了宽松的政策环境和社会环境【5】。
1992年3月,国家经贸委、国家教委、中国科学院共同组织实施了“产学研联合开发工程”,三方抽调人员共同组成“产学研工程协调办公室”来具体负责工作的展开,当年8月的全国大会之后,有近40个省、市、自治区、计划单列市纷纷成立了地方一级的产学研联合协调机构【6】。比如上海市经委、上海科学院、中科院上海分院、上海市高教局四家联合组建了上海市产学研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在1992—1994年三次项目招标中,上海高校共承接了67项攻关项目,分别占全市攻关项目的46%、51%、47%【7】。
1995年5月26日江泽民同志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明确提出了科教兴国战略,讲话中强调了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关键是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科技人才,这为高等学校的蓬勃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此阶段,理论界也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探索,出现了一系列有影响力的论文和专著。如:郝克明的《高等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高等教育学报》,1985年第1期);古雀芳的《试论高等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广东省财贸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87年第2期);孔杰的《教学、科研、生产联合体结构模式初探》(《高等教育研究》,1990年第2期);余立的《论教育促进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的一致性》(《高等教育研究》,1991年第3期);陈祖兴:的《论大学教学•科研•经济三大功能》(《江苏高教》,1992年第5期);姚启和的《对高等教育主动适应市场经济的一些认识》(《高等教育研究》,1993年第1期);徐辉的《试析现代高等学校的六项基本职能》(《高等教育研究》,1993年第4期);聂海清的《试论高等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中介与结合点》(《吉林教育科学•高教研究》,1995年第6期);睦依凡的《改造社会:未来大学新职能》(《上海高教研究》,1995年第3期);成有信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理论的新探索》(《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3期);龚放的《从“两个中心”的提出到“四项使命”的界定一一20年来我国重点大学建设的思路与进展》(《辽宁高等教育研究》,1999年第1期);官鸣的《人才•知识•服务—论21世纪高校对科技和社会发展的贡献》(《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1期)。瞿葆奎主编的《教育与社会发展》(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潘懋元著的《潘懋元高等教育文集》(新华出版社,1991年版);李方葛、邵森万的《产学合作概论》(四川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杨德广等主编的《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和朱国仁的《高等学校职能论》(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不少高校也在开展社会服务方面进行了有效的实践探索。如1985年,同济大学制订了《同济大学科研改革方案》【8】,主要内容之一是首先成立科技开发公司,随后逐步建成几个有一定规模的技工贸结合的科研生产联合体,使高技术、新技术直接形成生产力。清华大学确立了科研工作“一个主体、两个侧翼”【9】的总体布局: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以国家和部委的攻关任务、跟踪世界高新技术任务和横向协作关系的科研开发为主体,两翼是指对比较薄弱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开发研究的规划和支持,以及发展校办科技产业。
清华大学【10】还把学校工作岗位分为教学、基础研究和党政管理,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科技产业,后勤等四类,明确学校和系的投入主要用于占职工总数35%的从事教学、基础研究的人员身上,保证其相应待遇和生活条件有较大幅度提高,鼓励其集中精力提高教育质量和科研水平。对其他人员,学校主要是在政策和管理办法上创造条件,支持和鼓励他们面向社会及市场,承担更多的任务,以创收作为其个人收入的主要部分。
总之,这一阶段既进行了理论上较为深入的研究,同时也开展了相对丰富的高校服务社会的实践和探索,逐步形成了较为完善的高校服务体系,可以说这一阶段是大学服务职能的创新完善阶段。
(三)快速发展阶段(2000-至今)
进入21世纪,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急剧扩张,大学服务社会的职能得到有效发挥并进行了深入系统的探索和实践。
首先,国家更加重视高等学校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2001年7月26日教育部关于印发《全国教育事业第十个五年计划》的通知中明确指出“学校应主动面向社会,不断改进内部管理,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增强为社会服务的能力。”2003年12月19日胡锦涛同志在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上强调,人才问题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关键问题,要大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努力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建设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人才队伍,大力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国力,因而,高等学校在人才强国建设中任重而道远。国家在“十一五”规划中也进一步明确提出“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把发展教育和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摆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
2006年11月,教育部和科技部联合在杭州召开“高校服务地方发展工作会议”,周济部长强调指出各高校要深刻认识所肩负的历史使命,自觉坚持服务为宗旨,在贡献中发展的原则,积极参与创新型国家建设,切实提高高校自主创新能力,在办学质量和办学水平上迈上新台阶,努力成为解决国民经济重大科技问题、实现技术转移、成果转化的生力军。
2006年12月2日,教育部、科技部、农业部、河北省人民政府在河北农业大学联合召开“高等学校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座谈会”。教育部部长周济在会议上强调高等农林教育要坚持为“三农”的办学方向,充分利用人才、知识、技术优势,积极投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2007年5月14日,温家宝总理在同济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前夕发表了重要讲话,讲话中首要一条就是要树立为社会服务的办学理念。2007年6月27日,在广东省、科技部产学研结合工作会上,教育部部长周济重提对高校“顶天立地”要求。“‘顶天’,就是要面向国家战略需求与科学技术前沿,解决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的重大科技问题。‘立地’,就是要面向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主战场,从现实的紧迫需求出发,切实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大量科技问题。”
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要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和创新型国家,高等学校责无旁贷。2008年10月9日召开的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对进一步推进农村的改革与发展,高等学校应充分发挥智力和科技的优势,在广阔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舞台上贡献力量。
在这一阶段,理论界也对此进行了更为深入和系统的研究,针对高校到底能为社会做些什么,社会需要它们做些什么;高校通过何种有效途径提高服务社会的水平;如何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评价其服务效果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如:王晓阳的博士论文《大学社会功能的比较研究》从理论的角度分析了大学的社会功能的演变,并对教学、科研、服务职能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11】徐同文博士在《区域大学的使命》一书中就指出区域高校社会服务活动,不仅要遵循高等教育的发展规律,还要遵循科学技术的发展规律,尤其是要遵循市场经济运行规律。【12】还有一些学者对高校服务社会的某些具体问题进行了一定的探讨。如童星、任利剑的《论重点大学文科的社会功能与历史使命—改革开放以来南京大学文科部分有重大影响的科研成果回顾》(《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00年第1期);王锡宏的《区域高校社会服务机制的构建》(《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3期)。胡子祥博士的《高等教育服务质量评价模型研究》一文中认为,高等教育服务质量是指高等教育服务的固有特性满足顾客和利益相关者明确的或潜在的要求的程度。但侧重的研究对象仅是学生,且未研究高等教育服务质量的影响因素,缺乏对高等教育其他相关利益者如政府、企事业单位的研究。【13】苏华等学者对高等教育服务质量保障制度的建构进行了思考。【14】
王英等学者的研究,认为高校服务具有多样性;导引性;实效性与适度性等特点。建立科学规范的高校社会服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是其服务效能的重要保证。高校社会服务绩效评价工作应注意5个方面的结合原则:自评与他评相结合原则;质与量相结合原则;评价与建设相结合原则;总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原则;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原则。【15】他们还对高校服务社会的途径进行了研究,认为高校应当培养适用型人才,提供优质人力资源,发挥人才库和智力源的作用;为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发挥高校科技创新的作用;积极传播先进文化,在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辐射源的作用。【16】
此外,这一阶段高校开展服务社会的活动广泛而又深入,出现了一些自觉为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且取得明显成效的典型。
北京大学充分发挥综合优势服务社会,与北京市共同建立北京大学首都发展研究院,现已成为立足北京、辐射环渤海地区、在全国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优秀研究咨询培训机构。研究院围绕首都重大发展问题承担各类研究规划咨询课题80余项,经费逾千万,涉及可持续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规划、数字北京、奥运建设项目、商业规划、多个区县的“十一五”规划等。
2003年9月30日,清华控股有限公司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完成改制注册登记,并核发了企业法人营业执照,这标志着清华大学完成了校办产业的改制,也为其他大学的校办产业指明了方向。大学创办高科技企业,是落实我国“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战略的一项具体措施,是实现高等学校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三大功能的一个必要组成部分。2008年5月29日,南开大学滨海开发研究院正式揭牌,成立滨海开发研究院是南开大学接轨国家区域战略规划,发挥自身综合学科优势,服务天津、服务环渤海、服务全国的又一重要战略举措。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公布2008中国高校产学研合作十大优秀案例,清华大学“超低剂量X线人体安检系统”国际技术转移案例;北京科技大学产学研“大合作”模式推动学校全面发展;天津大学与上海石化合作实现双赢;上海交通大学与上海高清联合研发数字电视;华东理工大学与中国石化联合研发乙烯APC技术;河北农业大学联合多家单位开展粮食丰产科技工程研究;宁波大学与金田集团组建跨学科团队解决关键问题;中国科大讯飞智能语音技术产业化案例;中南大学与中国铝业公司共同推进中国铝工业技术升级;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建立以大学为依托的农业科技推广新模式等等。【17】
参考文献:
[1]瞿志豪.陆建国.技术转移与高校服务社会职能[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08(4).
[2]潘懋元.新编高等教育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3]参见杨德广.高等教育专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
[4]北京钢铁学院高等教育研究室.高等教育改革参考资料[R].北京:北京钢铁学院,1984.
[5]李方葛,邵森万.产学合作概论[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5.
[6]杨东占.“产学研工程”回顾及展望[N].中国教育报,1993-6-24.
[7]杨德广等.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95.
[8]段林,王建云.深化改革,继续前进[J].同济教育研究,1988(4).
[9]吴德刚.中国教育改革发展报告—改革开放二十年回顾与展望[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9.
[10]吴德刚.中国教育改革发展报告—改革开放二十年回顾与展望[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9.
[11]王晓阳.大学社会功能的比较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25.
[12]徐同文.区域大学的使命[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65.
[13]胡子祥.高等教育服务质量评价模型研究[J].现代大学教育,2006(2).
[14]苏华,刘冰.论高等教育服务质量保障制度的建构[J].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3).
[15]王英,帅全锋.高等学校服务职能的特点及效果评价探析[J].邯郸学院学报,2006(2).
[16]王英,帅全锋.建设沿海强省,高校责无旁贷[N].河北日报,2007-6-12.
[17]舒琴.高等学校参与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模式研究[D].南京:南京理工大学,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