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应用与临床可行性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9-19
/ 2

CT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应用与临床可行性研究

张妮

(江苏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江苏南通226001)

【摘要】目的:研究CT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可行性及应用价值。方法:我院2014年10月—2016年10月经病理证实的68例单发甲状腺结节患者采用飞利浦Ingenuity型CT机进行检查,分析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CT诊断情况。结果:CT检查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准确率为89.7%,特异性87.5%,灵敏度为91.7%;良性和恶性结节在表现特征(形态、边界、钙化)上存在一定差异(P<0.05)。良性结节中完整环形强化、均匀强化与恶性结节中瘤周强化残圈、半岛样强化、结节样强化总占比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诊断能够有效鉴别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病变,其在病情诊断方面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CT诊断;良恶性结节;甲状腺

【中图分类号】R44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7)09-0035-02

甲状腺结节是发病率最高的颈部肿瘤,有报道称患有甲状腺疾病的自然人占1/3,其中甲状腺肿瘤占1/10[1]。临床上,甲状腺结节分为良性和恶性,乳头状癌、淋巴瘤等为恶性结节,滤泡状腺瘤、胶体结节、亚急性甲状腺炎等为良性结节。由于甲状腺结节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早期典型的症状不多,患者仅有颈部不适感,但甲状腺功能检查均提示正常,所以漏诊或误诊情况较为常见。甲状腺结节性质的判定直接关系着临床治疗及预后情况,因此准确鉴别良恶性结节至关重要[2]。本研究以我院2014年10月—2016年10月诊治的单发甲状腺结节患者为对象,对CT诊断及鉴别诊断良恶性结节的可行性及临床应用价值进行了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10月—2016年10月经病理证实的单发甲状腺结节患者共68例。其中,男性18例,女性50例;年龄22~65岁,平均年龄(45.4±10.7)岁。病理类型:恶性结节36例,占52.9%,包括滤泡状5例,乳头状癌31例;良性结节32例,占47.1%,包括甲状腺肿3例,桥本氏甲状腺炎6例,甲状腺腺瘤23例。

1.2方法

采用飞利浦Ingenuity型CT机进行检查,患者取仰卧位,行颈部平扫及增强扫描,扫描层面为主动脉弓至下颌角范围,观察病灶大小、部位、数量及性质等情况;层厚5mm,120kV,300mA,视野350mm×350mm,螺距53,回旋时间0.6s。增强扫描:以3.5~4.0mL/s的流速自右侧肘前静脉注射对比剂碘海醇注射液60~80ml,注入生理盐水30mL。组织两名富有经验的诊断医师对CT图像进行阅片,分析甲状腺良恶性结节与正常甲状腺组织的图像特点。

1.3统计学方法

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进行数据处理,采用t检验计量资料,采用χ2检验计数资料,P<0.05表明具有显著性差异。

2.结果

2.1甲状腺结节检查的诊断结果

CT检查恶性结节37例(54.4%),良性结节31例(45.6);其准确率为89.7%,特异性87.5%,灵敏度为91.7%。见表1。

3.讨论

目前,甲状腺结节的诊断方法主要包括X线、超声及CT检查三种影像学形式。其中,超声在引导定位穿刺方面具有重要价值,但在良恶性结节的鉴别上存在缺陷;X线诊断良恶性病变具有一定价值,但对结节细节的表现不足。利用CT进行扫描,可以准确判断结节部位、数目、形态、密度及边界等情况,通过对甲状腺良恶性结节CT表现特征间差异的比较,还能进一步对其结节的性质进行鉴别诊断,因而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3]。本次研究中,CT检查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准确率为89.7%,特异性87.5%,灵敏度为91.7%,说明CT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具有可行性。此次在增强扫描时,发现恶性结节囊变区不会发生强化,良性结节周围出现较完整的强化环。研究表明[4],CT平扫和增强扫描良恶性结节的诊断结果存在明显差异,其影像学特征主要表现为高、低密度区,但结节不同类型的病理形成原因各不相同。本研究总结CT平扫及增强扫描鉴别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特点如下:(1)甲状腺癌结节患者患侧甲状腺侧叶多增大,边缘模糊,形态不规则,呈低密度影;良性结节边界清晰,密度均匀。(2)增强扫描甲状腺癌时,显示不完整的结节样强化及环形强化,有报道称[5]瘤周“强化残圈”征及“半岛状”瘤结节是鉴别恶性结节的重要特征。甲状腺腺瘤增强后可见均匀强化或环形强化,边界欠清,其病理学可分为乳头型腺瘤和滤泡型腺瘤,常见的滤泡性腺瘤组织分化好,增强后结节明显强化;乳头状腺瘤多呈囊性,有一定的恶性倾向,增强后显示环形强化。(3)甲状腺肿瘤内可见细颗粒状钙化时应考虑甲状腺癌的可能,甲状腺乳头状癌转移的特征性表现为转移的淋巴结内发生细颗粒状钙化;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发展缓慢,在有囊性改变时,与甲状腺良性囊肿容易产生混淆。此次结果发现:良性结节多表现为边界清晰、形态规则、条片状钙化,而恶性结节恰好相反;增强扫描后,恶性结节以强化残圈症和蟹足状强化为主要表现,良性结节则以环形强化为主要表现。此外,良性结节中完整环形强化、均匀强化的总占比为93.8%,恶性结节中瘤周强化残圈、半岛样强化、结节样强化的总占比为75.0%,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相关研究报道的结果基本相似[6],提示良性结节多为完整环形强化和均匀强化,恶性结节多为结节样强化、“瘤周强化残圈征”及“半岛样”强化。

综上所述,CT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具有可行性,且临床诊断及鉴别诊断的应用价值较高,因此值得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薛蕴菁,段青,孙斌等.能谱CT在鉴别甲状腺良恶性结节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3,29(1):30-33.

[2]钟周军,杨少民,陈海雄等.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组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诊断中的价值[J].中国实用医药,2016,11(17):87-89.

[3]张正华,黄建强,韩丹等.双源CT平扫碘值鉴别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临床应用[J].肿瘤防治研究,2015,42(1):52-55.

[4]赵雯,张正华,韩丹等.双能量CT增强碘浓度测定在鉴别甲状腺良恶性结节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015,20(11):815-818.

[5]周荣华,姚尉,李成杰等.多层螺旋CT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四川医学,2014,35(3):394-396.

[6]桂广华,韩萍,吴发银等.64层螺旋CT灌注成像对甲状腺病变的应用价值[J].临床放射学杂志,2013,32(1):5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