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杨(黑龙江省大庆油田总医院163000)
【中图分类号】R9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3)08-0166-02
1舒必利
1.1药理学本品属于苯甲酰胺类化合物,为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在下丘脑、脑桥和延髓,能拮抗D1、D2受体,对D2、D3受体也有一定拮抗作用。具有激活情感作用。其抗木僵、退缩、幻觉、妄想及精神错乱的作用较强,并有一定的抗抑郁作用。有很强的中枢性止吐作用。抗胆碱作用较弱,无镇静催眠作用和抗兴奋躁动作用。本品自胃肠道吸收,2小时可达血药浓度峰值。口服本品48小时,口服量的30%从尿中排出,一部分从粪中排出。血浆半衰期为8~9小时,主要经肾脏排泄。可从母乳中排出。动物实验示本品可透过胎盘屏障进入脐血循环。
1.2适应证①对淡漠、退缩、木僵、抑郁、幻觉和妄想症状的效果较好,适用于精神分裂症单纯型、偏执型、紧张型及慢性精神分裂症的孤僻、退缩、淡漠症状;对抑郁症状有一定疗效。②用于治疗呕吐、酒精中毒性精神病、智力发育不全伴有人格障碍、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等。
1.3用法和用量①治疗精神病:口服,开始每日300~600mg,可缓慢增至一日600~1200mg;肌内注射,每日200~600mg,分2次注射;静脉滴注,每日300~600mg,稀释后缓慢滴注,滴注时间不少于4小时。一般以口服为主,对拒药者或治疗开始1~2周内可用注射给药,以后改为口服。②治疗呕吐:口服,每次100~200mg,每日2~3次。
1.4不良反应①增量过快时,可有一过性心电图改变、血压升高或降低、胸闷、脉频等,应注意。②有时可见轻度的锥体外系反应,应减少剂量或合用抗震颤麻痹药。③尚可有月经异常、泌乳、射精不能、体重增加、失眠、焦躁、不安、兴奋、困倦、口渴、头痛、发热、出汗、排尿困难、运动失调、胃肠道反应等不良反应。④如出现皮疹、瘙痒等过敏反应,应停药。
1.5药物相互作用①与中枢神经系统抑制药或三环类抗抑郁药合用,可导致过度嗜睡。②与曲马多、佐替平合用,可增加致癫痫发作的风险。③剂可加重本品的不良反应,并降低药效。④合用硫糖铝时,本品的生物利用度降低40%。抗酸药和止泻药可降低本品的吸收率,两者同用时应间隔至少1小时。
2硫必利
2.1药理学本品结构与舒必利相似,为苯酰胺类抗精神病药,作用于中脑边缘系统,具有抗多巴胺能的活性,是新型镇痛及神经精神安定药物。与氯丙嗪、氟哌啶醇等抗精神病药相比,本品能迅速控制症状,无锥体外系不良反应,老人、儿童和体弱患者均可应用;尤其对因脑血管硬化所致的老年性精神病疗效更佳。治疗舞蹈病及抽动-秽语综合征的疗效好。此外,还有镇痛、镇吐和轻微降压作用,无镇静、抗惊厥作用。本品口服吸收迅速,用药1小时后血药浓度达高峰。半衰期为3~4小时,大部分以原形随尿排出,72小时后排出量为91%。
2.2适应证①舞蹈病:对舞蹈样运动疗效好,即使氟哌啶醇或舒必利无效者,用本品仍能改善症状,使异常运动明显减少。②抽动-秽语综合征:本品不像氟哌啶醇锥体外系的不良反应大,治疗本病时仅有轻度嗜睡反应;且对氟哌啶醇无效或因氟哌啶醇不良反应太大不能耐受者,改用本品多可取得满意疗效。③老年性精神病:对老年人精神运动不稳定(激动、震颤、过敏、多言)并伴有精神错乱、失眠、幻觉或谵妄等症状,可使其减轻或完全消失。④疼痛:对顽同性头痛、痛性痉挛、关节疼痛及肩关节周围炎的疼痛均有明显疗效。⑤急、慢性酒精中毒:对大多数患者有效。急性酒精中毒患者应用本药后可迅速改善精神运动症状;对慢性酒精中毒所致运动障碍、消化障碍或行为障碍等均有效,对抗戒断症状的作用显著。
2.3用法和用量①舞蹈病及抽动一秽语综合征:口服,开始一般每日150~300mg(可用至300~600mg),分3次服。待症状控制后2~3个月,酌减剂量。维持量每日150~300mg。肌注或静注,每日200~400mg,分次使用,然后根据病情调整,或改为口服维持。对7~12岁的精神运动不稳定或抽动秽语综合征患儿,平均每次50mg,每日1~2次。②老年性精神运动障碍:静脉注射或肌内注射,剂量为24小时内注射200~400mg,根据病情逐渐减量,然后改为口服。③各种疼痛:头痛、痛性痉挛、神经肌肉痛等,开始每日200~400mg,连服3~8日,严重病例每日肌内注射200~400mg,连续3日。维持量每次50mg,每日3次。
2.4不良反应较常见的不良反应为嗜睡、溢乳、闭经,消化道反应及头晕、乏力等。个别人可出现兴奋。减量或停药后均可消失。
2.5药物相互作用①本品能增强中枢神经抑制药的作用。可与镇痛药、催眠药、安定药、抗忧郁药、抗震颤麻痹药及抗癫痫药合用,但在治疗开始时,应减少合用的中枢神经抑制药剂量。②与锂剂合用,可能出现乏力、运动障碍、锥体外系症状加重,脑病和脑损伤。③与左美沙酮合用,可增加对心脏的毒性。
参考文献
[1]祝英禄;任清涛;祝强;阿立哌唑的神经系统副作用[J];中国医药导刊;2008年01期.
[2]兰智勇;奥氮平联合抗抑郁药物治疗难治性强迫症疗效观察[J];临床医学;2008年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