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下山》登台,黄梅戏王子摘下“梅花奖”桂冠
第24届中国戏曲梅花奖南片赛区在杭州拉开了帷幕,数十位明星演员参加角逐梅花奖桂冠。不少剧种有好几个选手,有的省还推出几个演员。更为难得的是,各省市的主要领导亲自挂帅,拨出资金对参演剧目精心打造,对演员全面包装,大有不拿梅花奖誓不收兵之势。这是一场实力的较量,也是艺术领域的一场高层比拼。
2009年5月13日,湖北省黄梅戏剧院以自己的创作剧目《双下山》,在杭州登台展示风采,演员们精彩的表演,使杭州的观众为之一振,让所有评委眼睛一亮。5月18日的颁奖晚会上,主演张辉以强大的实力,继黄新德后,摘取了黄梅戏男演员的第二朵梅花奖。
这朵梅花奖意味着张辉的表演得到了最高层艺术界的首肯,成为当下黄梅戏的王子。其实在观众的心目中,张辉早已是黄梅戏的白马王子。
现为湖北省黄梅戏剧院院长、党委书记、黄冈市文化局副局长的张辉,扮相英俊、嗓音浑厚、基本功扎实,文武兼备,早已深受国内外观众喜爱。他曾随团出访过香港、台湾、乌克兰、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印度,所到之处均引起强烈反响。张辉曾在黄梅戏电影《孟姜女》、《龙女》、《血泪恩仇录》等剧目中提纲主演,也拍摄过多部黄梅戏电视连续剧《貂蝉》、《赊官》、《这家没有男人》、《家春秋》等。他所主演的剧目获得过多项奖励:电影《孟姜女》参加新加坡国际电影展、电视剧《这家没男人》获全国第三届戏曲片一等奖、《赊官》获全国第二届戏曲片二等奖、《貂蝉》获第十一届全国电视剧“飞天奖”。他本人也获得过诸多奖励,如在湖北省黄梅戏剧院新编传统黄梅戏《双下山》中成功扮演小和尚,获得全国第二届黄梅戏艺术节表演金奖、湖北省戏曲剧目会演表演一等奖、湖北省第二届“牡丹花”奖、“青年金凤”奖、湖北省“文艺明星”奖,随后又获得了湖北省“楚天文华奖”表演一等奖。他在现代黄梅戏《未了情》中成功地塑造了年青海员的形象,该剧获得全国第七届“文华新剧目”奖,并作为大陆的第一部赴台湾演出的现代戏,轰动宝岛。正由于取得了这么多的成果,张辉的追星族已经遍布全国各地,公认为黄梅戏小生第一人。
张辉在艺术上的成熟,引起了业内专家的器重,也使他逐步登上了中国万众瞩目的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舞台。仅2OO9年春晚至元宵节,张辉就应中央办公厅、文化部和中央电视台邀请,相继参加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文化部春节晚会;元宵节时,作为湖北文艺界唯一代表赴人民大会堂为党和国家领导人进行了专场演出,受到了中央政治局常委胡锦涛、吴邦国、温家宝、贾庆林、李长春、李克强、贺国强、周永康等领导的接见。这既是张辉个人的荣誉,也是湖北戏曲界的骄傲。
获得了梅花奖,只是实现了张辉的一个心愿。张辉另一个心愿,就是把发源地的黄梅戏做大做强,把黄冈真正发展成黄梅戏的基地,把湖北、安徽的黄梅戏联合成一个整体,让黄梅戏以强大的阵容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但是,这是一个非常艰辛,甚至带有苦涩的奋斗历程。实现这个目标,比获得梅花奖还要艰难得多,张辉为此已经付出了很多的心血,而且还将为实现这个庞大的目标而努力继续奋斗。
黄冈是中国戏曲的发源地之一。在这里形成的汉剧、花鼓戏,采茶戏已经流传全国,中国的国剧京剧就是汉剧的一个支脉。二十世纪,在采茶戏基础上分蘖出来的黄梅戏流传全国,几乎受到了全世界人民的喜爱。黄梅戏已经被国务院认定为黄梅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了弘扬黄梅戏,省政府决定将湖北省黄梅戏剧院设在黄冈市,让它成为湖北黄冈的名片与招牌。
尽管黄冈市委、市政府尽最大的努力对剧院给予了支持,但是长期背着老区、经济欠发达地区包袱的黄冈市,给湖北省黄梅戏剧院的财政拨款只有同级院团财政拨款的一半。长期营养不良,使剧院人心涣散,有的人不得不上街做生意维持生计,有才华的人才相继离开剧院,演出工作处于半瘫痪状态。张辉也可以有另外的选择,新加坡曾高薪聘请他出国定居,传授黄梅戏。他也可以自由组团走穴,获得更大的利益。但是张辉放不下他所热爱的黄梅戏艺术,他甘受清贫,接下了湖北省黄梅戏剧院院长的重担,带领湖北省黄梅戏剧院艰苦创业,为发扬光大黄梅戏默默地奉献。“四两拨千斤”,借外力改变剧院面貌
社会上有一种有钱者趾高气扬,无钱者垂头丧气的现象。搞戏曲相当于无钱的代名词,自然低人一等。张辉上任后的第一个目标,就是要彻底改变演员的经济状况,不能让艺术人才为生计发愁,更不能让从事艺术的人才低人一等。
为了迅速改变剧院的面貌,张辉把全部心血用到了发展黄梅戏事业上。他以科学发展观的理念为准则,以“四两拨千斤”的借力方式,去解决眼前的难题:设立市场外联部,引进资金;让剧院与企业联姻,使剧院的艺术宣传职能与企业的宣传要求结合在一起,互利互惠,相得益彰;开拓演出市场,积极与有关职能部门合作,创作演出行业定向晚会,三年来与电信、移动、烟草、消防、交警、国地两税合作,创作专场晚会到各地演出,出色地完成了对行业的宣传任务,也增加了剧院的演出收入;聘请著名黄梅戏表演艺术家吴琼加盟剧院演出,发挥名人效应作用,使剧院在全国掀起了一个又一个演出高潮,“娘家”的黄梅戏演爆了黄梅县城,演醉了黄州古城,演火了武汉三镇,演迷了华北油田,演红了北京长安大剧院和国家航天城。2007年剧院演出116场,收入60万元,2008年演出138场,收入128万元。创下了历年演出场次与收入的新高。
同时,张辉响应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政策,积极向上级反映情况,力争市委、市政府从根本上解决剧院的经费问题。说来也巧,在世界发生经济危机,中国在不同程度受到影响的情况下,黄冈市的经济形势却一直稳步上升。经济好转后的市委、市政府不忘扶持黄梅戏。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黄冈市政府通过人大表决,作出了将湖北省黄梅戏剧院定为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的决定,在原有拨款基础上再增170万。加上演出收入,湖北省黄梅戏剧院彻底改变了贫困面貌,演员们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剧院眼前的问题解决后,张辉着手全面地思考和解决剧院长远发展的问题。要发展黄梅戏,首先得有一个高素质的演出队伍;要形成高素质的演出队伍,必须要有铁的纪律。为此,张辉将大批爱岗敬业,事业心强的青年骨干充实到各个业务部门的领导岗位上,形成活力。修改完善剧院内部管理制度,使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规可依,对于违纪者绝不留情。张辉大胆推行低职高聘和高职低聘制度,提高了广大演职员工钻研业务的积极性。同时大批引进人才,充实演出队伍。目前剧院已经形成了早上有人练功,白天有人排戏,晚上有地方演出而无人违反纪律的良好风气。
兴办戏迷节,培养黄梅戏观众市场
发展黄梅戏是一个系统工程,要解决方方面面的问题,需要各方面的支持。纵观戏曲的发展史,除了经济、文化动因外,戏曲票友的捧场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黄梅戏的发展也需要票友的捧场。虽然黄梅戏的一些明星名角各自有一些票友,但是分散的,只限于爱好,没有奋斗目标。张辉深深地认识到,黄梅戏要发展,必须培养观众,而戏迷就是戏曲观众的中坚骨干。安徽为培养观众,举办了《花戏楼》,在电视上教唱黄梅戏。湖北应该怎么做呢?他看到黄梅戏迷们在网上组织唱黄梅戏的活动,很感兴趣,认为这是一个培养戏迷,培养观众的好方式。只要做大做强,黄梅戏就有了坚实的观众基础。于是张辉亲自到新浪聊天室与黄梅戏迷结为朋友。他发现这些戏迷们不满足于在聊天室里自娱自乐,很想登台展示自己的艺术才华。为了让黄梅戏迷感受舞台氛围,实现登上舞台穿戏服表演的梦想,他决定运用自己掌握的演出场地与设备,把分散的戏迷们组织起来,给他们施展才华的机会。
张辉与新浪聊天室的黄梅戏迷一起,于2008年4月18日在黄冈举办了首届全国黄梅戏戏迷联谊活动。公告一出,竟然从东北、新疆、蒙古、上海、广东、四川等地汇集来了三百多人。戏迷们与专业演员一起,在湖北省黄梅戏剧院的排演厅整整演唱了两天,湖北省黄梅戏剧院的专家们也为他们服务了两天,剧院还请电信公司将光缆牵进了剧场,把演出实况在新浪网上直播了两天,让没有来的戏迷们看到了实况。戏迷们振奋了,他们的兴趣更浓了,决心要把这种联谊活动永久的办下去。张辉又承诺第二年的4月18日继续在湖北黄梅戏剧院举办全国黄梅戏戏迷联谊活动。2009年4月18日继续成功地举办了黄梅戏戏迷联谊会,此届时间延长到三天,参加的人数增加了一倍。这一创举,使黄梅戏的戏迷与专业人员结合在一起,这些戏迷如同黄梅戏的种子,已经扎根在全国各地,由此,“4·18”便成了黄梅戏戏迷的品牌,也为在全国范围内培养黄梅戏爱好者骨干打下了基础。
适应市场需要,改变演出形式
观众需要培养,专业演出团体的演出形式也需要改变。
张辉在上任之初,已经进行了为行业创作专题演出的尝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安徽创办黄梅戏会馆式的演出形式引起了张辉的重视,他认为这种演出由针对未知的观众群,变为已知的单位企业,满足他们文化及社交的需要,这是一个很大的市场,是有着很大商机与生命力的演出形式。于是决定自己要搞黄梅戏会馆,而且要在全国范围内建立黄梅戏会馆演出网络,让黄梅戏各院团到各地交流演出,让黄梅戏走遍天下,也让天下的黄梅戏汇聚黄冈。湖北省黄梅戏剧院也由大剧场,走进了形式灵活的小剧场。张辉的想法与尝试,得到了黄冈市委、市政府的支持,政府决定将文化中心的小剧场拨给省黄梅戏剧院作为黄梅戏会馆。一个大黄梅戏演出网络的蓝图正在建设与形成之中。
在此期间,剧院的演出形式灵活多了,除了常规演出与会馆式的演出外,还与美国、新加坡等国家有关部门签订了出国巡演的协议,让湖北的黄梅戏唱红全国,走向世界。
如果说湖北省黄梅戏剧院是湖北黄梅戏的领头羊的话,那么,接任了湖北省黄梅戏剧院院长重担的张辉,也就承担起了发展湖北黄梅戏的责任。
一个剧种的兴旺,必须源源不断地生产出观众喜爱的剧目。张辉清醒地认识到剧目生产的重要性,他积极组织创作和引进优秀剧本。在继打造出大型黄梅戏《和氏璧》、《风花雪月》之后,又请来著名导演余笑予重新加工《双下山》,冲刺全国第九届黄梅戏艺术节与国家精品工程。创作、排演现代戏《李四光》,力争夺取全国五个一工程奖。同时提出在纪念建国六十周年大庆时,于武汉、黄冈举办湖北省第七届黄梅戏艺术节,让更多的创作剧目展现在戏曲舞台之上。
为了打造好湖北黄梅戏的品牌,张辉向黄冈市委、市政府提出修建集演出、拍摄、展览于一体的黄梅戏大剧院,使黄冈成为黄梅戏的发展基地的规划。黄冈市政府采纳了这个建议,以政府的名义提出投资1.2亿元建设黄梅戏大剧院的提案。2009年,黄冈市人大通过了这个提案,黄冈市政府正式立项建立一个在几十年内都不落后的黄梅戏大剧院。几年后,风景秀丽的遗爱湖公园旁边将会耸立起一座现代化的中国黄梅戏大剧院。这里既是休闲娱乐场所,也是黄梅戏艺术的最高殿堂。
张辉在会上常讲的一句话是:“对剧院的发展要敢想,不敢想就什么事也做不成。只要你去想了,去做了,去努力了,所想的事情就一定能办成。”回顾三年的奋斗和拼搏,张辉提出的设想一一得到落实,剧院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
张辉,这个黄梅戏的王子,托起了黄梅戏的一片蓝天,但他没有止步,而是继续向新的目标冲击、奋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