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颌中切牙埋伏阻生正畸治疗的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12-22
/ 1

上颌中切牙埋伏阻生正畸治疗的体会

沈振华

沈振华(楚州医院江苏淮安223200)

【中图分类号】R781.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1)39-0137-01

【摘要】目的对上颌中切牙埋伏阻生进行正畸治疗并分析其阻生的原因。方法上颌中切牙埋伏阻生11例,男6例,女5例。大多数均通过外科手术开窗加正畸牵引。结果大多采用外科开窗后正畸牵引使不能自行萌出的牙齿得到保留复位,恢复功能与美观。结论上颌中切牙埋伏阻生可通过各种方法得以保留恢复牙弓的完整性。

【关键词】上颌中切牙埋伏阻生开窗正畸牵引

上颌中切牙萌出异常,多表现为埋伏阻生,在临床较为常见,其病因较多且复杂。近年来,有逐渐增多的趋势。随着固定矫治技术的应用与推广,对错牙合畸形的矫治标准也不断提高,能尽可能保留并矫正上颌中切牙阻生齿,维护牙弓形态的对称性,越来越引起正畸医师与患者的高度重视。对此治疗方法多种多样,但真正达到保留埋伏阻生齿并使其复位,则临床难度较大。本文通过对11例上颌中切牙埋伏阻生齿临床矫治进行小结,以便对其治疗有所帮助。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选取2005-2008年门诊正畸科患者317例,其中上颌中切牙埋伏阻生11例,男6例,女5例。年龄10-21岁,平均年龄12.2岁。

1.2论断标准:①阻生:上颌恒中切牙根已大部形成,在应萌出的年龄不萌而对侧同名牙已萌。②骨内阻生:阻生牙埋伏于牙槽骨内没有突破骨面。③骨外阻生:阻生牙已突破骨面,于粘膜下形成膨隆或于牙列不完全萌出。

1.311例中切牙埋伏阻生的原因及治疗方法见表1、表2。

表1中切牙埋伏原因

2典型病例

陈Ⅹ,女,14岁,门诊号90827。主诉:牙列排列不齐。可见1+处空缺,2+1向缺隙侧移位,1+唇侧牙槽骨膨隆明显,Ⅹ片显示:1+水平骨内阻生,冠向唇侧,牙根发育完成。于2005年采用方丝弓固定正畸治疗。扩出2+1间隙排齐牙列。3月后开窗手术,暴露1+切缘及部分唇面牙冠,粘贴舌侧扣,橡皮圈向下内侧牵引,1+于正常位萌出,等1+唇面可容纳方丝弓托槽时改用托槽粘贴牵引。6个月后牙冠全部牵出牙龈外。10个月后排齐牙列,固定保持3个月后去除矫治器,戴活动保持器1年(见图1)。

3讨论

3.1中切牙阻生后一般情况:317例错畸形患者中11例上中切牙阻生,在正畸门诊病例中的构成比为3.5%,男女比例为1.2:1,骨内阻生牙牙数8个(73%),骨外阻生3个(27%),本组病例1+7颗多于1+4颗。

3.2中切牙阻生诊断;中切牙阻生通常以逾期未萌引起患者和医生的注意。阻生齿的诊为必须借助全颌曲面体层片或根尖片及头颅正位片,摄X片可观察牙根的发育情况,牙生牙与邻牙之间的关系,阻生牙与颌骨间所处和位置关系,以评估手术途径及移动牙的距离及方向。

3.3中切牙阻生的病因分析:中切牙埋伏阻生的原因较多,可归纳为遗传及局部两大因素。遗传包括内分泌缺陷、纤维性变及放射等。局部因素更重要一些,公认萌出间隙不足为最常见病因,依次为乳牙滞留、多生牙、乳牙早失、邻牙移位、牙瘤、萌出方向异常等。本组病例以萌出间隙不足为首要因素,另为乳牙滞留、牙瘤、冠根方向相反及纵向水平位次之。

3.4中切牙阻生的治疗:阻生牙情况复杂,治疗方法较多,变化较大。首先需分析迟萌、阻生的原因,尽早拔除多生牙、滞留乳牙、残根、残冠、切除囊肿、牙瘤和致密的软硬组织。如恒牙牙根已形成2/3以上而萌出力不足时可用外科手术开窗,民萌阻生牙,必要时用矫治器控制邻牙的移位。一般可观察到自行萌出。牙列拥挤间隙不足的可扩大牙弓,相应减数,以保证中切牙萌出位置和对称性。本组治疗大多数采用外科手术暴露与正畸牵引法,此法即外科暴露埋伏牙,直接粘接正畸附件,对暴露阻生牙面较少者可分次粘贴较小附件(如舌侧扣,自制牵引钩等。待牙面组织暴露后,再粘方丝弓托槽)。再用固定矫治器进行牵引,其牵引力应小于60克,力量要轻柔,力量过大会致骨吸收过多,影响就位后牙槽嵴高度及齿龈外观。一般经过1年左右的矫治,可使不能自行萌出的牙齿得到保留、复位,恢复功能与美观。

中切牙阻生可致中线偏斜,牙弓不对称及咬紊乱,另外萌出道异常的阻生齿可造成邻牙根的吸收甚至松动、脱落或压迫神经转为囊肿,炎症病灶,因此有矫治的必要。

上颌中切牙阻生在牙槽骨中,如不开窗牵引导萌,在根的发育时,因牙槽骨的阻力可使牙根弯曲,因此在牙根一定长度时(约为1/2长),借助外科手术开窗,暴露牙冠并立即在牙冠上粘接钮扣或锁槽,同时借助活动矫治器的基托或唇弓长的拉钩,或固定矫治器上的弓丝,用橡皮圈、弹力线等进行牵引,引导切牙萌出。

正畸前正畸后

参考文献

[1]曾祥龙主编.口腔正畸直丝弓矫治技术,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143-144.

[2]傅民魁主编.口腔正畸学,第五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96-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