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东县人民医院透析科
【摘要】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患者应用永久性深静脉留置导管的护理方法与效果。方法:将血液透析应用永久性深静脉留置导管的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2组,各2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加用针对性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组感染率、血栓栓塞率及导管脱落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一次性置管成功率与置管时间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对性护理干预应用在血液透析永久性深静脉留置导管患者中效果明显,显著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借鉴。
【关键词】血液透析;永久性深静脉留置导管;针对性护理;效果
我院近几年接诊的血液透析治疗患者应用永久性深静脉留置导管率越来越高,如何预防其并发症发生,成为研究重点。我院针对接诊的患者实施护理研究,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共计入选对象50例,全部为我院接诊的血液透析应用永久性深静脉留置导管的患者,入选时间为2013年1月-2015年1月,所有患者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愿意配合本次研究。随机均分为2组,各25例,对照组:男18例、女7例;年龄25-79岁,均值55.9±3.8岁。研究组:男17例、女8例;年龄22-78岁,均值55.7±3.9岁。两组患者在前述资料上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可比。
1.2方法
两组患者置管时均取仰卧位,取颈部正中置管,方法为Seldinger技术,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如消毒、心理疏导、环境护理等,研究组加用针对性护理干预,具体措施如下:
1.2.1心理干预:长期留置导管,使得患者出现焦虑、抑郁及担忧等情绪,而且患者及其家属若不了解置管的作用、方法等,极易发生恐惧与不安,为此要予以耐心、细致地解释,将相关知识、注意事项等告知他们,减轻心理压力,提高战胜疾病的信心,更好地配合治疗与护理。
1.2.2导管护理:血液透析前应将封管液缓慢抽出,然后加用加压生理盐水冲洗双腔导管,而且该导管除了特殊急救可以用之外,对于输液、抽血等严禁使用;按照医嘱每天对导管周围皮肤实施消毒与更换,并对导管及周围皮肤有无脓性分泌物进行观察,若出现则要及时更换,确保皮肤干燥,可采取少量红霉素软膏消肿止痛;留血样标本进行培养,根据药敏实验合理选择抗生素抗感染。
1.2.3并发症护理:血栓栓塞属于常见并发症,需采取尿激酶溶栓法实施溶栓处理,一次不成功可多次处理,直到血液凝块消失。感染也是常见并发症,可能是无菌操作、局部换药等方面未能严格处理,而且在置管时局部皮肤消毒不到位也可能引发。为此,要确保无菌环境,置管期间进出人员要严格控制,打开管腔后要尽快操作,减少在空气中的暴露时间。此外,对于发生导管脱落时,则要严格消毒处理后重新置管[1]。
1.3观察指标
观察记录两组患者一次置管成功率、置管时间,以及感染率、血栓栓塞率与导管脱落率,并对比分析。
1.4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计数资料采取百分比表示,计量资料采取均数表示,利用统计学软件SPSS18.0处理,计数资料行卡方检验,计量资料行t检验,将P<0.05作为统计学有意义的标准。
2结果
2.1一次置管成功率与置管时间对比
两组患者一次置管成功率均为100%,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组置管时间为1.91±0.34年,对照组则为1.89±0.35年,两组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
2.2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研究组感染率、血栓栓塞率及导管脱落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注:与对照组相较,*P<0.05
3讨论
近几年,国内老龄化加剧,糖尿病与高血压等疾病逐年增多,患者面临巨大生存考验,而血液透析治疗属于常用疗法,在一定程度上可增加患者生存时间。从以往研究报告来看,该疗法已经被证实属于简单易行、安全有效的净化血液的方式,但要确保良好的血管通路,而大部分维持性血透治疗患者会受到自身周围血管条件限制,使得无法开展血管造瘘术,为此予以永久性深静脉留置导管则成为首选方式[2]。
本次研究针对我院接诊的永久性深静脉留置导管的患者50例进行对照,随机均分为2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加用针对性护理干预。结果显示研究组一次置管成功率与置管时间与对照组相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研究组感染率、血栓栓塞率、导管脱落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针对性护理干预从患者的心理、导管、并发症等方面对症护理干预,提高患者的信心,发生感染、血栓栓塞等及时处理,改善了患者生存质量,提高了效果,值得借鉴。
【参考文献】
[1]伍成霞.预防血液透析患者永久性深静脉留置导管感染的护理体会[J].吉林医学,2014,11(20):4593-4593.
[2]齐海霞.永久性深静脉留置导管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J].中国医药指南,2014,09(36):326-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