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前超声诊断胎儿完全性大动脉转位的超声特征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5-15
/ 2

产前超声诊断胎儿完全性大动脉转位的超声特征观察

曾林波

怀化市溆浦县中医医院

【摘要】目的:探讨产前超声诊断胎儿完全性大动脉转位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12年2月至2015年11月期间收治的4例胎儿完全性大动脉转位的超声特征,对比病理结果。结果:所观察的4例完全性大动脉转位胎儿中,其中1例有室间隔缺损症状,3例四腔心切面正常。观察左右两室流出道切面可得,4例胎儿大动脉与心室连接关系存在异常,2例胎儿室间隔膜部存在缺损症状。观察三血管气管切面可得,4例胎儿均仅可见2条血管。结论:对左右两心室流出道切面及三血管气管切面进行观察可得,胎儿完全性大动脉转位具有较为明显的超声特征,产前对胎儿完全性大动脉转位进行超声诊断具有较好的临床价值,建议在医疗单位推广应用。

【关键词】完全性大动脉转位;超声检查;胎儿;产前;

完全性大动脉转位是先天性心脏畸形中一种较为常见的疾病,主要表现为在胎儿出生后容易发生心力衰竭及肺动脉高压等症状,大约占先天性心脏病的10%,同时也是新生儿期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在产前对完全性大动脉转位进行诊断,有助于提早对该疾病进行干预,降低新生儿期的发病率及死亡率。本文回顾性分析本院2012年2月至2015年11月期间收治的4例胎儿完全性大动脉转位的超声特征及临床表现,以期提高对胎儿完全性大动脉转位的产前诊断效果,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研究对象

选取本院2012年2月至2015年11月期间收治的4例完全性大动脉转位的胎儿,孕周在21-26周之间,平均为23周,孕妇年龄在30-34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1.5岁。4例患儿无统计学差异(P>0.05),可进行比较。

1.2排除病例

右室双出口等合并其他先天性心脏畸形病症除外。

1.3治疗

1.3.1治疗仪器

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频率为2.0-5.0MH;二维凸阵探头及三维容积探头)[1]。

1.3.2治疗方法

对选取的所有胎儿首先进行系统的常规检查,后进行心脏超声检查。第一步,确定胎儿方位,第二步,确定胎儿心轴及心脏位置;第三步,依次显示出四腔心切面、左室流出道切面、右室流出道切面、三血管切面以及三血管气管切面。第四步,追踪大血管走行及关系,对其心脏血流动力进行观察,并将房室位置关系、大动脉内经、大动脉位置关系、分流特征、室间隔缺损情况等异常超声表现进行记录。

2.结果

4位孕妇均没有明显高危因素,其完全性大动脉转位胎儿的临床

超声特征进行记录分析[2]。如下表1。

表1:4例完全性大动脉转位胎儿的临床超声特征观察

图3:

4例胎儿均为引产,其中1例超声检查未发现室间隔缺损,3例超声检查准确。均未进行染色体检查。

3讨论

完全性大动脉转位是先天性心脏畸形中最为复杂的疾病之一,常常与其他的轻微甚至严重的心脏畸形合并在一起[3],产前诊断非常困难,容易发生漏诊现象,但是在产前对完全性大动脉转位进行正确的诊断非常有必要,能够尽早采取措施进行干预,对降低新生儿死亡率及发病率有显著作用。完全性大动脉转位现象主要是由于在动脉干分段及动脉球的缺陷以及不正常扭转造成的,主要表现为心室大动脉不正常连接,肺动脉自左心室而主动脉自右心室,肺动脉与主动脉的位置不正常,但是心房与心室的连接关系正常。完全性大动脉转移中,绝大部分是大动脉右转位,占总数量的80%左右,大动脉左转位的比较少见。大动脉右转位表现为肺动脉在主动脉左下方,心房正位。大动脉左转位表现为肺动脉在主动脉右下方,心房反位[4]。

三血管及气管切面,能够较好的显示完全性大动脉转位的筛查切面,如果切面显示两条血管,则首先应考虑的是是否为大动脉转位,排除后再考虑永存动脉干、矫正型大动脉转位等心脏畸形。

四腔心切面,是对胎儿心脏进行检查的常规切面,此项检查可以检查出65%左右的先天性心脏畸形,但是对大动脉根部与心室之间的关系不能很好的显示。因为大动脉转位只有与左右心比例合并或者与房室瓣异常合并,四腔心切面才会显示异常。所以,单纯依据此项对大动脉转位与否进行判断容易发生漏诊现象。

心室流出道切面,也是对胎儿心脏进行检查的常规切面,已经被大部分医院列为产前常规超声检查项目之一。大动脉转位诊断最可靠的征象是大动脉平行发出,而左室流出道切面能够较好的观察到肺动脉从左心室发出,右室流出道切面能够较好的观察到主动脉从右心室发出。

综上可得,完全性大动脉转位的诊断要以三血管及气管切面和心室流出道切面为主,四腔心切面为辅,这几种方法相辅相成才能对完全性大动脉转位做出更加准确的判断,建议在医疗单位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张一休,孟华,鲁嘉,赵大春,欧阳云淑,姜玉新,戴晴.胎儿完全性大动脉转位产前超声诊断[J].协和医学杂志,2014,01:64-67.

[2]接连利,许燕,刘清华,徐延峰,胡冰,吴乃森.产前超声诊断胎儿完全性大动脉转位[J].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2006,11:876-877.

[3]王慧芳,熊奕,吴瑛,佘志红,梁海南,卢峻,林琪,林琳华,任景慧,王晓玫.胎儿心脏三血管气管平面在先天性心脏病筛查中的价值[J].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2006,02:120-123.

[4]苏虹,陈明,杨志荣,舒晓丽,申庆欣,王云,常红,陈孟华.完全型大动脉转位胎儿产前超声表现及漏诊分析[J].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2012,10:904-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