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广元市第四人民医院预防保健科628001
【摘要】目的探究预防接种门诊与接种儿童的沟通技巧。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5月-2014年10月收治的预防接种儿童10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每组儿童均50例。对照组采用一般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对接种前、接种时、接种后加强沟通,比较两组儿童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预防接种儿童家属进行相应的沟通有利于提高预防接种的护理质量,为儿童提供人性化的服务,有效提高了护理满意度,值得进一步推广并应用。
【关键词】预防接种;儿童;沟通;技巧
本文旨在探究预防接种门诊与接种儿童的沟通技巧,为临床研究提供有效的参考意见,现将相关资料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5月-2014年10月收治的预防接种儿童10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每组儿童均50例。观察组男女比例为28∶22,平均年龄为18.2个月;对照组男女比例为27∶23,平均年龄为17.9个月。比较两组接种儿童的基本资料无明显差异,两组之间具有良好的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一般性的护理措施,告知接种儿童家属的相关注意事项、进行心理疏导等。
观察组:在上述基础上对接种前、接种时、接种后加强沟通,熟练给药技巧,严格无菌操作等。
1.3观察指标
对接种儿童的家长进行调查统计,比较两组的护理满意度(分为十分满意、满意、不满意),满意度=(十分满意例数+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4统计学处理
将所有数据结果录入到SPSS18.0软件中,以95%作为可信区,录入过程中确保真实客观,护理满意度用百分比、率表示,X2检验比较,以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照组:十分满意12例,满意26例,满意度为76.0%(38/50);观察组:十分满意29例,满意19例,满意度为96.0%(48/50)。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3.1接种前沟通
接种前应做好相应的沟通工作。及时告知儿童家属应怎样做以及产生的后果,认真细致的沟通可以将问题简单化、清晰化。告知儿童家长应妥善保管预防接种证,是保证儿童完成免疫接种的凭证,不可涂改或撕毁,若预防接种证丢失应及时补办,且每次进行预防接种时应带好预防接种证,了解疫苗接种的程度与适宜月龄,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预防接种,并由1-2名家长陪同儿童完成免疫接种,可以更直观准确的了解儿童的健康与接种后的情况,利于接种工作的开展[1-2]。熟知各类疫苗的接种禁忌,对于过敏体质与有相关禁忌症的儿童不可进行预防接种,不然会出现不可预知的不良反应。母乳喂养儿童的母亲不宜摄取刺激性食物,防止儿童接种后产生不良反应。接种前保证身体处于健康状态,包括腹泻、轻微咳嗽、发热、湿疹[3]等患儿都不宜进行接种,待身体康复后方能接种。
3.2接种中的沟通
在预防接种时,要保证安全注射,依据儿童的具体情况将接种疫苗名称、剂量、种类等告知儿童家长,向儿童家长解释接种时儿童的正确姿势,若接种时儿童哭闹不安、不肯合作,应耐心进行诱导,采取鼓励性的语言消除儿童的紧张感,同时儿童哭闹也会影响其他接种儿童的注射恐慌,不利于接种工作的顺利进行。
3.3接种后的沟通
接种疫苗完成后,应留下观察半小时,在这期间工作人员可以严密观察儿童接种后的各项反应,利于及时对症处理。同事工作人员应耐心向儿童家长讲解接种后的注意事项与不良反应,接种后的0-24小时[4]不宜沾水,打针部位保持清洁,防止出现红肿引发感染。不能进行剧烈的运动,多喝水,不能摄取刺激性的食物。少数儿童接种后可能会出现相应的接种反应,接种疫苗属于机体中的一种异物,接种疫苗后可引起机体相应的生理病理与免疫反应,随之产生的临床症状叫做接种反应,主要发生于接种后的24小时左右,儿童发生局部性的红、肿、热、痛等情况,出现持续低热,但一般两天左右便可缓解,由于每个儿童的自身体质不同,接种后机体的反应也随之不同,若出现严重的全身反应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参考文献:
[1]熊龙莲,陆敏,赖洪婵等.预防接种门诊与接种儿童的沟通技巧[J].基层医学论坛,2012,16(9):1211-1211.
[2]许静.浅谈解释性沟通在预防接种中的作用[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1,24(4):1619.
[3]刘凤艳,雒雷鸣,范素娥等.预防接种门诊系统化健康教育模式的实施与效果分析[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4,20(16):2601-2603.
[4]潘银花,黄俊,潘芬忠等.心理护理在社区儿童预防接种中的应用分析[J].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0(2):3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