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建筑美术;设;素描;创新;实践教学
引言
建筑美术素描作为建筑学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需要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徒手表达能力、空间想象能力、观察能力与造型审美水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强调对学生空间思维的训练,还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艺术造型创造力。因此,教师在建筑美术素描教学过程中应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建筑美术素描表现水平。
1建筑学中对“美”的认知
建筑学开设美术课程的目的是为了让我们懂得欣赏,了解“美”的存在形式。自哲学诞生以来,自思想家开始探究生命的意义和目的以来,关于“美”的问题就已经出现了。其实,所谓的“美”与“丑”并没有统一的评价标准,但我们知道,美的东西就像新鲜的空气一样,带给我们畅快与享受。人们情不自禁地喜欢并渴望看到“美”的事物或“美”的人,人们希望生活在“美”而不是“丑”中,它就像一种力量,指引着我们去追求。当然,这只是我们对“美”最原始的判断与认知。然而,设计中的“美”需要用艺术的语言来解读、来诠释。从咿呀学语开始,语言就成为我们彼此能够交流与沟通的重要工具,而艺术中的“美”则是我们彼此之间构建艺术语言的重要桥梁与纽带。对艺术的表现,我们不再只是通过客观地再现这一种形式获得,而是可以通过抽象的语言提炼,可以用想法或观念进行解读,甚至可以将其当作一种“商品”。现代艺术的出现重新定义了艺术的“美”,艺术语言不再是单一的,而是丰富的,更具有独特性与创新性。建筑学培养的就是个人艺术语言的独特性与创新性。它不需要模仿,不需要重复。它需要设计师从本我出发,在设计与创造中寻找到“美”的语言与形式,并且在对艺术的认知与了解中,提升自身的审美品位与艺术修养,从而在建筑设计中创造出更具有艺术价值的作品。当我们寻找到了眼中的“美”,就会发现事物本身都有其最本质的元素与共同的规律,从而在统一中寻找事物各自的特点与特性,用自我独特的方式解析,诠释它们的“美”,重新定义它们的内容。再创造是设计的主要形式,通过对已知事物的再分析,重新定义新视角下的事物存在的状态与形式,这是我们建筑美术教学探索的途径与方法。而当我们赋予事物新的形式与内涵,提炼全新的语言,进行归纳总结,创造出特有的表现形式,我们就完成了对“美”的再创造的过程,这便是我们学习设计的目的。而一个人懂得艺术,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去记录,呈现自己眼中的感动,或许它不会被所有的人所认可,或许它不具备一定的社会价值与审美意义,却是以独特的视角用心去记录表现出来的,这便是建筑设计中需要具备的审美意识与审美修养。当一个人在纷杂的世界中,具有了另眼看世界的能力,那么他的审美素养也就开始形成了。正如美国自然主义哲学家拉尔夫·沃尔多·爱默生所说:“我们走遍了全世界想找到美,可我们还必须随身携带它。否则,我们就无法找到美。”①设计本就源于生活,生活无处不在,我们不需要远行,不需要特意去寻找。只要你具备一双发现“美”的眼睛,真正地用心去感受周遭的事物,用真诚去创造,这便是属于你的“设计”。
2建筑美术设计素描创新实践教学
2.1构建科学合理的素描课程阶段性教学
素描课程教学的开展需要循序渐进。因此,素描教学过程必须与学生的知识积累相匹配。教师合理划分素描课程教学的阶段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在具体教学活动中,教师应细化教学活动过程,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与知识储备进行合理规划、科学分段,明确每一个教学阶段的教学目标、能力培养目标,增强教学活动的针对性,从而让学生在集中学习的过程中更好地掌握相关知识。如,素描课程教学活动可以分为基础知识积累阶段与审美能力训练阶段,基础知识积累阶段又可以进一步分为结构分解阶段与结构重组阶段。
2.2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当前,高校建筑专业素描课程的开展以写实性、再现性素描教学为主,在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在教学中,部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受到拘束。建筑专业作为一门理性与感性相结合的学科,需要学生对美的表现与创造。以往的素描教学内容与建筑学理念并不相符。对此,教师应调整教学内容,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同时,教学活动应以改变学生的固化思维、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为主。素描在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它可以通过简单的笔触构建全新的、充满艺术魅力的视觉语言,是学生表达思想的重要途径。写实性素描教学虽然在培养学生绘画能力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但并不适合建筑专业这一对学生创造性要求较高的专业。建筑专业的素描教学必须以开放性的自我意图表达教学为主。
2.3创新实践教学研究与探索
设计素描的课程设置在建筑学中的二年级上学期完成,学生在经历过一年的基础训练后,对素描与设计都有了初步的认识与了解。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训练后,他们会在绘画与设计中寻找到一种结合点,并在建筑设计中得以运用。绘画所呈现的是平面的空间意识,而建筑呈现的是三维的空间秩序。我们在不同的空间转化中设立多种联系与可变性,把建筑中的绘画导向一种新的语言形式而存在,从而实现学科的交叉与转换。建筑美术教学在不断的探索与研究中寻找适合专业本身的发展需求,即在艺术表现中获得对“美”的认知与再创造。通过课程的设置,学生在学习中所获得的不是一种技巧,而是学会如何去思考、如何去创新,在已知的事物中寻找再创造的可能与创新意识,这也是我们创新实践教学的根本。
2.4结合学生的特点,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教师在建筑美术素描教学的过程中,应结合学生个人与专业特点,培养学生对建筑美术素描的兴趣,使教学取得良好的效果。建筑美术素描教学强调对学生造型表达能力与造型创造能力的培养,教师应结合学生的自身特点,制订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案,引起学生对素描课程的重视,激发学生对学习素描的兴趣,使其在课堂教学中更加认真地学习,从而提高学习质量。另外,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加强与学生的互动、交流。这样,既能够提高学生对素描课程的关注度,又能够让教师解答学生的疑问,进而使教师更好地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结语
建筑美术教学作为建筑学的重要基础内容,是我们在教学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为了能够适应学科发展的需求,建筑美术教学进行着不断的实践与改革,在探索中寻找学科间的交叉点,在研究中实现艺术与科学的转换。有设计就需要创新,有创新才能发展,而思维方式的转变又将是这一切的出发点。我们将在不断的探索中前行,寻找到适应建筑学发展的教学新形式与教学方向。
参考文献
[1]理查德·加纳罗,特尔玛·阿特休勒著.艺术:让人成为人.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
[2]季翔著.建筑·公共艺术.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5年版.
[3]沈克宁著.建筑现象学.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6年版
[4]理查德·加纳罗,特尔玛·阿特休勒著.艺术:让人成为人.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