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隐喻理论的对外汉语方位词教学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4-14
/ 2

基于隐喻理论的对外汉语方位词教学研究

张锐杨仲韬

(吉林大学公共外语教育学院)

摘要:人类认知系统的形成就是对自身所处空间环境中的位置开始的。虽然中英文对“上、下、左、右”方位的客观体验是一致的,但是它们在方位表达上仍有差异。英语方位表达词语的分类比汉语细致,可以区分“是否接触”、“是否垂直”、“静态或动态”等意义;但汉语方位表达词的内涵和外延都比英语丰富。汉语方位词除了有复杂的语法属性和表义功能外,还体现了汉民族的风土人情、历史传承、思维习惯等文化特性,外国学生在学习汉语方位词的过程中往往会遇到诸多方位词文化的问题。对外汉语词汇在其基本意的基础上负载一定的社会文化信息,而隐喻作为认知语言学理论系统的一个基本范畴,是语言与文化之间的一座桥梁。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如果能把词语的不同义项之间的隐喻关系理顺清楚,那么就有助于丰富和深化学习者的汉文化知识,提高他们的汉语交际能力。

关键词:方位词;隐喻;对外汉语教学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有时候学生会提出一些这样的问题:“上一个学期”和“网上”里面的“上”意思相同吗?“从电视上看到”是“从电视里看到”的意思吗?“为什么灯在天花板下面吊着却说“天花板上吊着灯”?“记在心上”和“记在心里”有区别吗?这些问题主要是围绕方位词展开的。方位词是名词的一个小类,是表示方向或位置的词,分单纯词的和合成的两类。方位词数量虽少,但与介词和名词结合后,又有较为丰富的隐喻功能,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习得中仍是偏误常出的一个范畴,比如:“上”“下”的用法丰富灵活并表现出不对称性(缑瑞隆,2004):Aa放在桌子上b放在地板上Ba.写在黑板上b贴在墙壁上Ca吊在天花板上b长在脚底板上Da穿在身上b落在树枝上Ea拿在手上b坐在车上Fa守在边防线上b屹立在海岸线上Ga在思想上b在感情上c在这个问题上d在这一点上。

传统文字学认为“上”是指示字。A组表达式中所体现出来的是“上”的基本义,外国人学习汉语也觉得最好理解,因为大家对这一空间位置的认识有着共同点。B组表达式中“上”指的是空间位置则不同,它是指一个垂直的平面(立面)内的任一位置。C组“上”的位置正好与A组中的“上”相反,指一个平行放置的面朝下的一面内的任一位置。A,B,C表示的物体与平面的相对空间关系都一样,不同的是方向发生了变化,B是A在心理上旋转90度造成的;C是A旋转180度造成的。这个过程就是认知心理学中所谓的“意象加工”过程。在这里“上”不仅表示以一个平面为基准的空间位置,而且还有“接触”“附着”的要素。平面是背景,是被附着物;某物是形象,是附着物。所以这里“上”的语义的两个义素是[+接触][+附着]。汉语如果要表示“非接触”性的纯空间位置的“上”,需要在“上”的后面加上标记“方”,并且只能用于A的情况,如:a桌子上方吊着灯b黑板上方写着五个字因此,“上方”的语义含有[-接触][-附着]的义素。D和E的语义中[+接触][+附着]的义素比较明显,但却没有“平面”这个被附着物。它们都涉及到“体”,但“体”包含着“面”,所以它们仍然是具有“平面”这个要素的,这个平面也包括曲面(弯曲的平面)。所以D和E的认知基础得以从A引申出来的。乍一看,F意象中有“线”无“面”,其实F里的“线”都是在地平面上的分界线,其本身都“附着”于一个“面”上。G中则完全没有“面”,因而是外国人学汉语最不容易掌握和一般人最不容易说清楚的。在后续的例子中会从隐喻及“在+名+方位词”引申义的分析的角度加以说明。在说明G词义的引申和发展情况之前,先看一下“上”的原型的语义概括:如果:有一个平(曲)面A和一个物体(B)且:平(曲)面A足以承受或固定物体B并:物体B与平(曲)面接触并附着于平(曲)面A则表述为:物体B在平(曲)面A上。人们常常将“上”“下”对举,但是它们的语义构成具有不对称性。“下”的语义中有[+空间位置][+或-接触]的义素,没有[+附着]的义素。如(缑瑞隆,2004):放在桌子上——放在桌子下;坐在树上——坐在树下。所以,如果有一个平面A和一个物体B,且在垂直方向上物体B相对于A更接近地面并物体B不附着于平面A则可表述为:物体B在平面A下。正因为“下”的意象中物体B不附着于平面A上,这就决定了下面右边竖行的说法是不存在的。吊在天花板上——吊在天花板下*;写在黑板上——写在黑板下*;拿在手上——拿在手下*。含有方位词的语言结构之所以成为留学生学习汉语的难点,一个重要原因是学生掌握不住其引申义,而其引申义是通过隐喻的过程产生的,隐喻和人的认知心理密切相关。同一个结构可以表示很多的意义,这些意义之间在理据上的联系要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来解释。隐喻不仅仅是一种修辞手法,而且还是我们认知世界的一种方式,Lakoff把隐喻看作是人们思维,行为和表达思维的一种系统的方式。隐喻把概念从来源域映射到目标域,一般来说,来源域往往具有实体性,而目标域则具有相反的非实体性。空间处所具有目标域的一切特征,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概念。是认知的基本出发点。时间的表达大都是借助空间的语言表达形式,也就是说,时间是空间的隐喻。汉语采用的是直线型时间,我们可以使用表示位置高度差距的“上”“下”来表示抽象的时间领域。即用具体实际的概念来隐喻抽象的概念。人们对时间的认识和表达借助了空间的概念表达(周平2014)。

综上所述,隐喻是人类认知的基本方式之一,它是深层的认知机制,有巨大的语言生成力,它是将原始意象的框架投射到目标域上。认知语言学家认为,人们的亲身体验,决定了对外部世界的认知,方位概念是人类最基本的概念。人们运用各种感官去认识空间的上下,前后,里外等,而时间,等级等的抽象概念却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人们通过空间方位概念来认识和构建这些抽象的概念,将方位概念映像到时间,等级等概念上,从而就将这些概念空间化了(周平,2014)。隐喻是客观现实和主观认识的结合,方位词的语义由原型到各种变体的引申不是任意的,而是受人的认知制约的。实践证明,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教师如能从隐喻的角度讲解方位词的用法,就容易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如果留学生从隐喻角度学习类似的介词结构,必将可以大大提高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缑瑞隆,方位词“上”“下”的语义认知基础与对外汉语教学[J]语言文字应用,2004年11月第4期69-75

[2]高桥,弥守彦;关于名词和方位词的关系[J]世界汉语教学,1997年01期25-33

[3]张少姿,从隐喻角度分析“在+名+方位词”机构的多元义[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9月,第26卷,第9期74-76.

作者简介:张锐,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英语文学.

杨仲韬,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认知语言学,应用语言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