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洪玲
作文是一种语文综合素质的表现。因此,作为小学语文中的作文综合素质的培养就十分重要。培养学生作文训练中的综合素质主要应抓住:训练观察方法,训练创新思维,训练独到的见识。下面谈谈在作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小学生之综合素质。
1训练学生观察方法
培养训练学生观察事物的方法,是提高写作能力的基本功之一。
1.1表象观察法。首先应该遵循观察的最简顺序培养起,学生最了解、最熟悉、选择最有效果的事物着眼观察,如:①观察物体。应该总分的顺序观察,先总观物体的全貌,以获得对事物的总印象和整体特征;然后局部观察,可以由上到下、由左到右、或由前到后、由近到远等。不但观察事物的外形特征,还要观察物体的颜色,结构特征等。②观察人物,应注意先仪表、后神情、三动作、四语言,而后再根据人物的所作所为深入观察人物的性格特征等。③观察事物,观察事物有逻辑顺序,时间先后顺序地点转换的顺序,事情发展的顺序等,不管是那一种,只要确定了观察顺序,做起文来就顺手了。行文时先可选取学生自己最喜爱的表达方法:如顺叙法,按事情发生发展、高潮、结局的顺序写;或倒叙法,先写故事的结局,再写故事的发生、发展;这些是记叙文中最基本的写法,观察的顺序也应是记叙的顺序。要边观察、边口述、边记叙,教师在表象观察方法的训练上,不要忽略培养学生的创造。
1.2比较观察法。比较观察是鉴别特点的有效方法。比较能分辨事物、人物的差异性,从而认识其本质特征。比较观察有三种方法:①纵向比较观察法,是对同一事物在不同时期的发展变化的观察方法;②横向比较观察法,是在同一时间内的不同个体之间的观察法;③反向比较观察法,是对两个相反事物或一个事物正反两面的比较观察,通过比较观察鉴别就能把与众不同的事物特征找出来,这样,抓住特征,写出的作文就有特色,就能吸引读者。
1.3深层观察法。写一篇简单的作文不难,但要写一篇有深度、有力度的好作文是不容易的。一般地,对事物的认识,不可能是一次完成的,是要经过多次甚至是长时间的观察思考,多次透过事物的表象深入观察,才能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这样写出的文章才有深度、有力度,有感染力、有说服力。
2写作要追求创新思维
当今小学生写作不足之一是在思维习惯的陈旧———教师和学生认为写作就是对政治口号的图解;这正如有的论者所说:“思维内容保守,思维空间狭窄,导至思维质量低下。”真是一语中的。如何纠正这种现象?笔者以为,学生在生活积累的基础上,还应当拓展学生的阅读面。教材不用说,但不能仅限于此,小学生应有机会读古今中外不同流派,不同风格作家的作品,尤其被教材忽视的作家作品,也应在读之列。最近笔者看到学生读书书目表,觉得也适合小学生读。小学生还应读些易懂的思想大师、文化大师的作品,以增强思想的深度。再者,教师要建立自由开放的思维场,创设民主的写作语境,营造和谐活跃的教学气氛。对学生作文中那些虽说有失偏颇,却不乏独到见解;闪烁着才气火花的文章,应当引导、肯定,这样,培养小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才会真正有希望。
3见识要独到
目前,当今小学生的写作还普遍存在“假、大、空”的倾向,做人做文不统一,读他们的文章好象在读报刊社论,缺乏鲜明的人性,这说明小学的语文教学走入了歧途。对此,语文教师要大胆地摆脱目前笼罩在教坛上的陈旧僵化的观念,明确教育的意义在于把人类的一切经验和文化教给学生,使他们拥有人类创造的精神资源。从而培育自己鲜明的,生机勃勃的教学风格。对学生的写作,不要设置单一僵化的标准,划定狭隘的范围,用一种非此即彼的价值尺度来约束学生思维的翅膀,也不要用某种固定不移的,教条生义准绳去“稳定”、“匡正”生活,强求学生写作必须“尽人吾毂中”。应当引导、鼓励学生去观察、感受、体验和认识人生百态,缤纷世象,放眼历史风云,洞悉世态人情,从大量的、活生生的、丰富多采的生活中形成人生理念,凝铸成自己的价值观。
4语言要有创造性,即小学生写作要追求语言创新
写作能力之一就是写作主体运用语言符号把他对外部世界的观察、体验、认识和审美转化为文章的能力。当今小学生语言状况如何呢?由于影视文化,卡通文化的浸染,小学生们盲目模仿,加之经典文化的投入缺乏,使小学生写作缺乏个性,缺乏意蕴,流于疏浅,失于花巧。其语言标志是“酷毙了”、“帅呆了”之类。马克思说:“一滴水在太阳的照耀下闪烁着无穷无尽的色彩。”小学生的写作语言也应闪烁着无穷无尽的色彩于写作教学中,而现在他们的作文一直太注重简单的思想内容分析,政治是非的判定,很少对语言作深入的鉴赏研究,对此,应引起我们广大教师的足够重视。
由此观之,我们在小学生写作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读经典大师们的作品,学习他们如何遣词造句,学习他们如何对词句、文段进行组合。研究、领会他们语气、文势、韵致的特点,尤其注意他们在表达相同思想时在用语上如何不同。在此基础上学习、借鉴,形成自己鲜明的语言风格。语发自然,率性而为。
作者单位:河北省青县新兴学区周庄子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