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显芳(威信县人民医院657900)
【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慢性心脏患者康复的相关影响。方法将40例患者按照随机的方式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和观察组人数各为20人。医护人员对观察组采取专业的护理措施实行干预,而对照组进行常规的护理措施。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之后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的有效人数达到18人,占总数的90%,对照组的有效人数为15人,占总数的79%。观察组的有效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统计学具有差异性(P<0.05)。结论对慢性心衰患者进行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相关症状,有助于患者的心功能恢复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慢性心衰护理干预康复影响
【中图分类号】R4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3)20-0219-02
慢性心衰也叫做慢性心力衰竭,它是所有心脏病的最终阶段。其预后效果很差。目前,我国的心衰病死率、心血管发生率、死亡率都非常高。由于疾病对人体的伤害,导致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很差。因此,慢性心衰是一种非常严重的临床综合病症。一旦诊断为慢性心力衰竭的话,有百分之五十的患者会在五年以内死亡。根据我国相关医院的调查发现,心力衰竭的住院率要比其他的心血管疾病要多,占总数的22%以上,患者的死亡率占到42%。为了能够有效地控制好这种现象,缓解相关的症状。医护人员一定要对患者进行专业的心理护理、控制患者并发症的出现。本院针对40例病患者进行护理方面的研究工作,并取得了良好的效益,现将其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针对本组的40例慢性心力衰竭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的人数为20人,平均年龄为60岁,观察组的人数为20人,平均年龄为59.5岁。患者的主要原发病为以下几种:肺心病、心肌病、冠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等。其中,所有患者的心功能都在Ⅱ—Ⅳ级之间。两组患者的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两组患者在进行日常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进行不同的心理护理。其中,对照组的心理护理方法是给予日常慢性心衰的常规护理,而观察组则是根据患者的心功能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下面本文对护理方法进行详细介绍。
1.2.1饮食护理
在日常的治疗之下,医护人员要给患者配合合理的饮食指导,这样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病状。慢性心衰病患者的食物应该是以低热量为主,这样可以减轻患者的心脏负担,尽量选择含有钾、镁等微量元素以及富含维生素的食品。心力衰竭的病人应该严格地限制盐的摄入量,饮食尽量采取低盐饮食,每天的摄入量以不超过5克为准。
1.2.2患者的心理护理措施
在进行临床护理的过程当中,护理人员的态度一定要和蔼可亲。在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应该积极地与病人相沟通,了解病人的想法,结合病人的性格进行心理辅导,及时调整好病人的心理状态。通过沟通,让病人克服焦虑、悲观、厌世等负面情绪,积极、勇敢地面对困难,树立信心,勇于战胜疾病。
1.2.3对患者进行休息和活动指导
合理的休息能够减轻心衰患者的负担,帮助患者减少心肌的耗氧量。因此,对于心衰患者,除了要做好日常的运动,保证患者的活动时间之外,一定要多进行休息。
1.3统计学分析
本次统计主要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采用X2进行检验,P<0.05,具有差异性。
2.结果
经过调查,观察组的有效人数达到18人,占总数的90%,对照组的有效人数为15人,占总数的79%。观察组的有效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统计学具有差异性(P<0.05)。
3.讨论
药物是治疗心理衰竭的一个基础,但是护理干预依然是必不可少的。护理干预对于患者的症状改善有着良好的效果。护理人员通过对患者的心理情况进行总结,及时跟患者进行沟通,了解患者的情况,并及时反馈给医生。对于控制患者的病情是非常有帮助的。另外,患者的病情跟其情感状态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根据统计发现,具有心理疾病的病患者死亡率要比没有心理疾病病患者的死亡率要高。由此看来,护理应该要帮助患者驱除烦恼、焦虑的情绪,要用理解的心情去帮助和鼓励他们,满足他们心理上的需求。
除此以外,运动锻炼对于治疗心理衰竭是有重要的作用。在进行护理的过程当中,要指导患者进行适当地运动,并根据病情逐渐增加运动量。对于不适合运动的重病患者,一定要提高患者的信心,维持他们心理和情绪上的稳定。
综上所述,护理干预是根据患者的心理、生理、精神等多个方面,寻找最适合患者的护理。对慢性心衰患者,在采取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还必须要尽早采取相关的护理干预措施。让患者能够尽早适应社会,及早治疗好慢性心衰疾病。
参考文献
[1]于江.对慢性心衰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的效果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1.15(12):25-27.
[2]张艳桦.护理干预对慢性心衰患者康复的影响[J].中国医学工程.2012.20(03):104.
[3]杨跃进,华伟.阜外心血管内科手册[M].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2008: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