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发性脑卒中相关危险因素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2-12
/ 2

复发性脑卒中相关危险因素研究

付胜兰

浙江省丽水市云和县人民医院邮编:323600

摘要:脑卒中(Stroke),也被称为中风、急性脑血管意外,包括缺血性中风和出血性中,发生率前者明显高于后者,大约60-70%。脑卒中是脑血管发生栓塞或者血管发生破裂,导致神经功能的损害,从而引起相应的临床症状和体征。随着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疾病的增加,脑卒中的发病率也随之逐年增加,目前成为危险人类健康的三大疾病之一。本文就对复发性脑卒中危险因素进行分析。

关键词:复发性脑卒中;初发性脑卒中;危险因素;预防

引言

近年来,由于人口日渐老龄化、经济水平快速发展以及生活方式转变,导致脑卒中发病率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己成为我国人口的第一位死亡原因。而发达国家死亡原因统计结果时心脏病占第一位,其次是癌症,第三大致死原因才是脑卒中,而致残的主要原因是脑卒中。中国每年新发脑卒中病例有150万-200万,年发病率为(116-219)/10万人口,年死亡率为(58-142)/10万人口。本文就复发性脑卒中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

1脑卒中

脑卒中发病急骤,像自然界的“风”,故祖国医学称之为“中风”,表现为碎然昏倒,不省人事,或伴口角歪斜、言语赛涩、肢体麻木不仁、半身不遂为主要症状的一类疾病。对于中风的记载,始见于《黄帝内经》曰:“阳气者,……使人薄厥。”自此以后医家有颇多论述。刘河间认为中风是“肾水不足、心火暴亢”所致;朱丹溪认为中风是因“痰湿生热”;李东垣认为“正气自虚”;明代张景岳则主张“内伤积损”导致中风的观点;清代叶天士认为“肝肾不足肝阳上亢而化风”;清代王清任在《医林改错》论述中风病因:“半身不遂,亏损元气,是其本源”,提出“气虚血癖”学说,并创立了“补阳还五汤”,此方至今仍然是中风治疗的常用方剂之一。现代中医学认为,中风病因病机是上盛下虚和本虚标实,主要与虚、气、血、风、火、痰、毒等因素有关。临床以肝肾阴虚、肝阳上亢、痰癖互结等证型最为常见。

2复发性卒中

脑卒中复发,是指一次发作后症状体征缓解或减轻后,再次出现新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大多数脑卒中患者的宿命是中风——偏瘫——再中风——再偏瘫直至生命结束。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口老龄化的加速和现代医学的进步,脑卒中的病死率下降了,但复发率有了增加。即对TIA或已有脑卒中的患者开展积极的脑卒中复发预防工作。

脑卒中复发与多种可控制因素有关。高血压是脑卒中的最常见的独立危险因素。血压高低直接关系脑卒中发病率及复发率大小,尤其脑出血,有效地控制血压,卒中的复发可以明显地减少。TIA或己有脑卒中是脑卒中复发的重要危险因素。

3脑卒中相关危险因素流行病学研究

INTERSTROKE研究是一项关于脑卒中的大型病例对照研究,纳入来自32个国家的27000人,是国际上评估卒中危险因素的最大规模研究。2010年该研究确立了十大卒中危险因素: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吸烟、缺乏运动、腹型肥胖、心脏疾病、饮食、酒精和心理因素,其中高血压是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上述10个危险因素可解释大约90%的卒中风险。因而,探索卒中危险因素,进行积极有效的一级预防,是降低卒中发病率的重要措施之一。

3.1高血压

高血压是脑出血和脑梗死最重要的危险因素,血压越高脑卒中发病风险越高。来自芬兰的一项对73527例基线没有心脑血管疾病的年龄≥30岁的高血压患者的随访研究得出,没有坚持药物降压患者组与降压患者组相比,卒中死亡的风险比明显升高,2年和10年随访期间分别为3.81和3.O1倍。来自我国10组人群的调查结果,亦表明,血压水平与卒中发病危险呈对数线性关系,基线收缩压每升高lOmmHg,脑卒中发病相对危险将增加49%,其中对于缺血性卒中增加47%,出血性卒中增加54%;而舒张压每升高5mmHg,脑卒中危险即增加46%。同时对我国12个流行病学研究资料的Meta分析得出,高血压对脑卒中的相对危险度为5.43。

控制血压是预防卒中发生、发展的重要措施。脑血管病后降压治疗研究(PRO一China)表明血压升高是脑卒中再发的重要危险因素。基础血压和治疗4年的平均血压水平与脑卒中再发有关,治疗后平均收缩压>150mmHg的患者脑卒中再发风险是<110mmHg者的8倍;舒张压>90mmHg者是<70mmHg者的5倍。

3.2血脂异常

近年来的研究显示,血脂异常与动脉粥样硬化密切相关。虽然对于血脂异常与脑卒中的关系,尚未达成统一的结论,但是目前的流行病学调查及大型临床试验均表明,积极的他汀降脂治疗对卒中的二级预防有极大获益。

目前研究认为,高胆固醇血症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但血浆总胆固醇(Totalcholesterol,TC)水平与脑卒中的关系尚未形成统一结论。韩国的一项大型前瞻性队列研究显示血浆TC水平与缺血性卒中的发生存在显著的线性关系(HR4.54,95%CI3.07^-6.70),TC每升高lmmol/L,缺血性卒中风险增加1.2倍。同时有一些研究则认为胆固醇水平与脑卒中的发生并不相关。

对于甘油三醋(Triglyceride,TG)与卒中的关系,至今并无统一结论,多数研究并未发现TG升高与卒中相关。高密度脂蛋白(High-densitylipoprotein,HDL)可将外周多余的胆固醇运送至肝脏代谢,转变成胆道游离胆固醇或胆汁酸。很多流行病学研究均证实血清HDL的水平与卒中发病风险呈负相关。Soyama等的研究发现,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lipoproteincholesterin,HDL-C)血症是所有类型卒中风险增高的独立相关因素。此外还有一些大型队列研究均显示血清HDL-C水平与缺血性卒中的发生呈显著的负相关。

低密度脂蛋白(Lowdensitylipoprotein,LDL)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主要脂蛋白。日本一项纳入2351例人口的前瞻性研究发现,LDL水平与缺血性卒中或出血性卒中发生的关系并不显著。但是,目前报告的大型前瞻性研究和Meta分析均认为他汀降脂治疗可显著降低缺血性卒中的发病率。SPARCL研究指出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lipoproteincholesterin,LDL-C)水平<1.82mmol/L可显著降低卒中风险,血清LDL-C水平降低越明显,缺血性卒中再发风险越低。与血清LDL-C水平无变化组比较,LDL-C降低<50%组患者发生卒中的风险降低11%;LDL-C降低水平)50%时,缺血性卒中发生风险下降31%。

在一项关于血脂、血压与血管事件发生的Meta分析中指出,在血脂的各个指标中,TC与HDL的比值(TC/HDL)是预测缺血性心脏病死亡率最有力的指标,其中对于40-69岁年龄组人群的分析显示,TC/HDL值升高与卒中死亡率相关。

3.3糖尿病

高血糖是缺血性卒中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糖尿病患者卒中发病时间较非糖尿病患者早10年,以2型糖尿病为主。流行病学统计数据显示,全世界每年约有100万新发糖尿病病例,而且这个数字还在继续上升。相关研究发现,糖尿病可显著增加所有年龄组的中风风险,尤其是年轻女性。牛津大学糖尿病和代谢中心(OxfordUniversitycentrefordiabetesandmetabolism)发现,血红蛋白含量每增加1%,致命中风的风险就会增加1.37倍。此外,大多数研究表明,糖尿病只会增加缺血性卒中的风险,对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发生没有影响。

3.4心房颤动

心房颤动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心律失常。国际房颤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普通人群房颤患病率约为0.4%,并有随年龄增长的趋势。2004年,中国房颤患病率为0.65%。国外研究表明,房颤患者发生卒中的风险是正常人的5倍,80-90岁年龄组中有36%的卒中患者是由房颤引起的。Wolf等指出心房颤动是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卒中的危险每年为3%-5%,其中半数为缺血性卒中。胡大伟等的研究结果。的研究表明,我国多中心房颤住院患者卒中发生率高达24.8%,且随年龄增长趋势显著。

参考文献

[1]陈静非,陈桂生.首发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复发及危险因素分析[J].宁夏医科大学学报,2015,05:546-548.

[2]于庆海,董彦慧.老年脑卒中患者复发的危险因素临床分析[J].河北医学,2015,11:1880-1883.

[3]郑江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复发的危险因素及LDL/HDL的预测价值[J].

[4]李薇薇,石学敏,王佳,刘春霞,陈光,寇鹏.复发性脑卒中危险因素研究[J].天津中医药,2015,11:648-651.

[5]韦世友,王炎林.青年脑卒中患者复发危险因素的研究[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3,17:1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