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罗县湖镇中心小学广东博罗516100
摘要:为了响应新课改关于基础教育的教育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向,小学数学课程必须要迎合新时期背景下的教育规划。计算技能作为数学教育在低年级教学中的主要教育目标,一直以来都是备受重视,但是学生在计算方面的错误率依旧较高,怎样提高低年级小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怎样在具体的课堂中有效地去解决计算难的问题是接下来要讨论的主要议题。本文根据相关教育资料和个人教育经验,为提高小学低年级的数学计算能力做出相关探析。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数学计算能力;教学措施;有效性
数学作为基础教育的主干学科之一,需要从小学就打下夯实的基础方能够在以后的长久学习中保持前进的动力。在小学低年级的数学教育中,计算能力是教学的重难点。一方面,这个阶段的学生都是年龄很小的儿童,其在思维能力、逻辑能力、整理能力上都存在一定欠缺,这对于数学计算思维的巩固存在一定的理解障碍,另一方面这个阶段的学生在注意力、持久力方面比较差,而数学又是一门严禁的理科性质学科,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会出现不配合的现象进而影响教学的有序进行。所以针对这个阶段的教育目标和特殊性教育对象,老师应该积极探讨一种新型教育模式,利用丰富的教育手段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且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掌握数学能力,从而提高整体教学效率,促进小学生数学能力方面的发展。
一、在小学低年级强化计算能力教学的意义
数学学科是每一位学生最初接触到的严谨性理科学科,数学要求学习者具有严谨的运算能力和逻辑性的思维能力。对于小学生来说,在小学低年级阶段打好数学的基础十分有利于他们在今后数学生涯中的成长。所以在小学低年级就要着重对学生进行数学基础能力的培养。而数学基础能力就是指的运算能力,教师必须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从小锻炼其数学运算的严谨性,为其在数学道路的成长中,无形地培育出有序的思维逻辑性。
对于运算能力来说,首先,数学学科不仅仅是只参照于数学这一基础概念,今后学习生涯中的物理、化学等都需要很强的数学基础以进行有难度的数学运算,所以数学运算能力不仅仅是只面对于数学。其次,数学的计算能力是非常严谨的,结果只有一个,这就会在学生进行运算的过程中锻炼学生的思维严密性,对于拓展学生的数学思维、理性思维都大有裨益。最后,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正处于数学启蒙的阶段,他们刚刚结束幼稚园里的适应教育,来到小学的学习环境,所以面对这种特殊的学习背景,老师就应该从小抓起,从低年级的学生就做好数学能力的培育工作,从小就给他们打下关于数学方面的夯实基础,以让他们在今后的学习中具有扎实的基本功,为他们今后的长远教育发展做好教育的第一步。
二、如何有效地提高小学低年级数学计算教学的效率
(一)趣味性教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对数学这一个学科有了足够的兴趣,才会对数学进行长期的坚持和探讨,所以老师在进行教学工作中第一步要做的就是营造一个趣味性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课堂中有学习的欲望,而不再是上课思绪漫天飞。对于数学课程来讲,老师的教育目标和方向是培养薛恒关于数学方面的运算能力、思维能力、理解能力,所以老师在进行具体课程实践的时候可以将教学目标和灵活的教学表达进行巧妙的结合,比如在学习计算能力的时候开展课堂小火车、运算抢答等,充分地调动学生的注意力和上课积极性,引导他们自主性地参与到课堂中来[1]。
比如,北师大版数学教科书里面有《加与减》这一章节,其目的就是为了锻炼学生关于基础运算方面的能力,但是传统的数学课堂就是以课本内容为中心,进行教学,这样就会使教学内容枯燥无味,让学生无法感到兴趣从而是半被动式地参与到学习中来。而现在老师如果灵活地开展以下课堂小游戏,如小火车,老师根据课本中的训练习题,让学生轮流参与到口算问答中来,你一题我一题。这种最基础的课堂游戏环节就能够调动课堂氛围,让学生都来参与到教学情节中来,每个人都具体落实了课本的训练并且都对运算能力进行了实践和巩固。课堂氛围、学习氛围一下子就高涨了起来,小学生们会对教学有兴趣有积极性了,这就有利于教学的开展和延伸工作。
(二)创新教学方式,营造互动型双向交流课堂
教学的效果一方面是学生的配合,另外一方面也需要老师的教学引导,只有这两方面得到很好的协调才能够保障教学的有序进行、保障教学的效果。所以在进行具体的教学实践时,老师也要适当去改变、创新自己的教学方法,让教学方式更加多元化,更加直观性,从而方便学生的理解,让学生能够在课堂上积极和老师展开学习上的交流,营造互动型的双向交流课堂。
例如在学习“两位数的加减法”时,老师可以针对学生注意力不持久这一特点营造情景式教学,首先老师可以设计一个比较轻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发表对这一运算能力的看法,如“你觉得这种加减法有用吗?有用的话它体现在哪里呢?可不可以做一个演示”“你觉得它没用,那请给我没用的理由?”等等,让学生充分在课堂上发表意见,然后在这种意见出现的时候,老师有意识地引导回教学的主题——运算,如老师可以说“加减法直接关乎我们的生活,你们在学校小卖部买零食的时候不就得进行加减法吗?你们春节被家长给红包的时候不还得自己算算多少钱么?”通过这种他们感兴趣的话题给引回到具体的教学中来,积极让学生及时和老师产生学习上的联系,然后再进一步拓展教学内容,这样就利于让学生保持长时间持续性的思考,并且有兴趣、自主性地参与到教学中来[2]。
(三)积极践行分组学习模式
学习是一个吸收、整理、反馈、共享的过程,特别对于基础教育阶段,学生们同处一个教室,同时面对相同的学习问题,所以老师应该积极去创造学生们小组合租的学习环境,让知识实现传递性,让学生们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掌握问题。
对于低年级数学计算的学习来说,虽然这种计算是比较简单,但是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他们在具体运算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运算盲点,这些只有他们自己最清楚,所以如果能够给他们在课堂上创造一定的小组交流学习时间,这种盲点就能够被发现,被解决。比如在学习北师大版数学中的《时、分、秒》这个章节的时候,老师就可以组建相关学习小组,让每个人都去思考关于时间的一个点,然后进行小组分析讨论,对讨论过程中的问题老师做好相应的记载,在后期的教学进程中逐一解决。课后,老师还可以安排一些作业,如让合作小组去进行一些社会实践,并且记录下来,放在班级里面一起分享等等,调动学生们的学习自主性,寓教于乐,从而循序渐进的培育他们的数学运算能力。
(四)着重对学生反向思维的培养
在低年级的数学计算能力教学过程中,老师还可以进行反向思维能力的培养。运算都是比较死板,所以如果进行长期一种方向的思维训练就产生思维僵化的状况,所以老师在具体的教学中可以故意将数学计算结果写错或者将数学例子和书上所写的颠倒顺序,看看学生是否能够继续进行计算。比如在学习加减法的时候,老师把讲解完的例子——23-11=12,写成23-12=10,然后询问学生这个结果是否正确,如果学生发现问题的话则证明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他们掌握的比较透彻,如果学生没有发现问题的话则表明他们对于这一知识点是不明确的,所以需要进行强化训练和纠错训练。所以,老师在具体进行教学的时候,不要一味地朝着一个方向训练,应该适度运用反向思维训练,锻炼学生们的综合思维能力[3]。
(五)强化运算练习,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程度
古人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这就表明学习一门新的知识需要做好巩固和复习这一步骤,所以对于小学低年级的运算能力来讲,除了要掌握课上的知识,还要落实课后的复习步骤,让知识成为自己的知识。这就要求老师要强化学生们的运算训练,但是要强调一点,在做这个工作的时候老师不能一味地去布置大量的运算练习,让学生去刷题,那样做的话会让小学生产生对学习的厌烦感,会让他们在今后的学习中大打折扣,所以老师应该做的是找对习题,即结合当下所学的知识,让复习题有针对性的迎合这些知识点,让学生在复习巩固的环节能够发现自己的问题,并且改正问题,而不是盲目的追求量化的习题训练。老师还可以通过多媒体等技术,在课堂上放映相关的习题训练,在教学过程中,一起和学生展开习题巩固训练,以提高他们关于知识的理解和运用程度。
三、结语
小学低年级的数学教育,需要着重培养他们的运算能力和数学思维,这就要求老师从这个年龄段学生的特点出发,探索出一套适应这个年龄段学生的教学方法,从而有效的提高小学低年级数学计算教学,为学生们的数学能力打下夯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伍雁仪.探究小学低年级数学计算教学的有效性[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7(19):104.
[2]涂景淋.提高小学低年级数学计算教学的有效性[J].数学大世界(下旬),2018(01):35.
[3]刘珊.提高小学低年级数学计算教学的有效策略[J].中华少年,2015(25):88.